QS大学排名在中国遭嘲讽:最新榜单被批“胡扯”“好笑”曾被视为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大学排行榜之一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如今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成了笑柄。由英国教育咨询机构 QS 自 2004 年推出的榜单长期被视为“金标准”,一些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甚至仍将其作为招聘或落户的重要依据。但最新发布的 2026 年 QS 亚洲大学排名 令许多人大跌眼镜,其结果和评价方式都引发大量吐槽,被网友称为“胡扯”“不自觉的搞笑”。榜单前列包括:香港大学第 1北京大学第 2新加坡南洋理工第 3复旦大学第 5清华大学仅排第 9这让不少人不解,因为清华在各类全球排名中通常都高于复旦及香港多所大学。更离谱的是榜单中的国际部分:拥有十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 东京大学仅排第 26马来西亚三所知名度不高的大学却排在其前面(第 15、22、24 位)而在QS全球榜中,东京大学位列第 36,几所马来西亚大学均远低于它,这让网友困惑:“亚洲榜怎么反而把 UM 排在东大前面?这是什么逻辑?”网友调侃:“把这锅甩给实习生都侮辱实习生。”“更像 AI 幻觉式的把数据随便拼出来。”QS 未回应置评请求。根据 QS 网站,其全球榜重视科研(引用占 20%),但亚洲榜中“国际化指标”占25%,包括国际教师比例和交换生比例等。这导致擅长国际合作、英语环境更强的学校更占优势,而像清华、东京大学这种科研巨头反而吃亏。教育专家多年来也质疑QS过度依赖声誉调查(全球与亚洲榜均占50%),难以保证客观性。一些中国网友指出:当一个排名系统50%靠主观调查,20%靠国际化,“它还能客观吗?”权重一改,名次就大变,学校只需按指标“对症下药”即可冲榜。有评论称大学排名是“双刃剑”:能作为参考,但商业榜单本质是生意,难免会被“吹大”。 这就是PUA,通过榜单让你们多搞国际化,至于科研,那不重要。问题在于有些老帮菜就他妈挺喜欢国际化的。
30年沧海桑田,30年前的国内排名(唯一官方排名)前35名的大学,6所已经明显掉
【1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