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纽约的豪华别墅里,88岁的孔祥熙躺在床上,手指轻轻滑过一本泛黄的孔氏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1-14 19:02:56

1967年,纽约的豪华别墅里,88岁的孔祥熙躺在床上,手指轻轻滑过一本泛黄的孔氏族谱,这位儒家圣人的第75代孙,一辈子都在盘算各种“遗产”,精于经营,却在生命尽头,面对一个自己设下的死局,这可不是随口感慨!孔祥熙这辈子最看重两件事:一是钱,二是孔家香火传承,可偏偏到最后,金山银山在手,香火却成了他跨不过的坎,这种绝望,是刻在骨子里的无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孔祥熙的出身可不一般,他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后人,还娶了宋家的大女儿宋霭龄,这个身份在以前的中国,几乎就是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年轻时他本事也大,做生意有头脑,跟着孙中山干过革命,后来又成了民国的财政部长,把国家的钱袋子管得牢牢的,别人还在为生计发愁时,孔家已经是名利双收,加上宋家三姐妹都嫁得好,整个家族在上海、南京、重庆这些大城市里,谁提起来都得竖大拇指。   家族的荣耀和财富,孔祥熙算是都拿到了,他一直觉得,只要钱和权在手,后代一定不会差,可偏偏,四个孩子各有各的活法,让他后半生都不太省心,长女孔令仪一直性格温顺,家里人本来觉得她肯定会找个合适的人过日子,结果她坚持自己选对象,第一任丈夫不幸早逝,第二任婚姻也没能生下孩子,到了晚年,她身边只有几只宠物陪着。   二女儿孔令伟,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她喜欢穿男装,喜欢骑马打枪,性格里透着一股不让须眉的劲,家里本来想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可她谁都看不上,后来干脆一直单身,外人都觉得她潇洒自在,其实家里人也有点无奈。   长子孔令侃是家里的希望,他头脑灵活,做生意也有一套,年轻时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可感情上却总是让家人担心,他最后娶了个比自己年长不少、而且有过婚史的女人,两人感情不错,却一直没孩子,家里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小儿子孔令杰在美国生活得低调,他原本对从政没什么兴趣,专心做自己的石油生意,几年下来也赚了不少钱,后来,他娶了美国的电影演员,生下了一个混血儿,这就是孔祥熙后来床边常看的那个小孙子。   虽然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安稳下来,但孔祥熙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老觉得,家族传下来的传统和文化,在国外的环境里慢慢淡了,平时,他会把老家的来信一遍遍地看,尤其看提到曲阜祖坟、孔府和族谱这些内容时,总是发呆很久,他担心,等到自己走了,这些东西就没人真正关心了。   他其实一直很重视家风和祖先的传承,走到哪里都带着那本族谱,每年清明、春节,他都会叮嘱家里人记得给祖先烧香,可美国的生活节奏和氛围完全不一样,孙子从小说英语,对中文和家里的传统没什么概念,每次看到孙子在院子里和松鼠玩闹,他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曾经有一年,孔祥熙去台湾见了蒋介石,席间,蒋先生提到孔家作为圣人后裔,理应有人守着祖坟,这句话让他很受触动,回到美国后,他更加关心家族的事情,总怕家族的名字传不到下一代,后来,他经常让秘书拿来孙子的出生证明,盯着“美国”两个字发呆,他明白,这个孩子虽然姓孔,但以后很可能就是个美国人了,到这时,他才深刻体会到,金钱和权势固然重要,但文化的根要是断了,家族再有钱也只是表面风光。   1967年夏天,孔祥熙在纽约去世,葬礼办得很隆重,三岁的孙子按照长辈说的方式给祖父行了礼,可对于红色的棺材、孔子画像和老族谱,小孩子其实并不理解这些东西的意义,葬礼后,族谱被好好收了起来,家里人还是按照美国的生活习惯过日子,孔令杰的儿子长大以后,成了美国有名的地产商,他给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取了中文名字,但孩子们还是习惯用英文名,每年清明,孙子会带着孩子们在后院的红豆杉下坐一会,偶尔也会讲讲家里的故事,只不过,孩子们对这些已经没多少兴趣,反倒是后院的小动物更能吸引他们。   家族的财富和荣耀还在,可老一辈最看重的文化和传统,却像院子里的红豆杉一样,只剩下静静的陪伴,红豆杉每年秋天都会结出红色的果子,仿佛在默默见证这个家族的变化,孔祥熙用一生积攒下来的金山银山,最终也没能留下他最想要的东西。   信息来源:南方人物周刊——孔祥熙的功与过  

0 阅读:52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