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杨志刚说:“我每次去郭靖宇家,都得喊我的亲生妈妈叫大姑,她就晚上偷偷地给我煮鸡蛋吃,在她弥留之际,我三个哥哥就说,快喊妈妈,快喊妈妈,但直到她去世,我也没叫出那声妈来。 杨志刚,是家里第四个孩子,当时家里经济紧张,母亲生下他后身体不好,又是男孩,心里有些失落,外婆觉得家里难以再养育他,就提议把他过继给没有孩子的舅舅和舅妈。 刚满月的杨志刚就被抱走,户口还没办好,姓氏随了母姓,成了“杨”。 后来他送走之后,生母一直牵挂他,童年记忆里常是深夜偷偷煮鸡蛋给他吃,蛋黄半熟,蘸上自家酿的酱油,递碗时眼神温柔,还嘱咐他快吃,别让哥哥们看见,那时的杨志刚不懂这些,也不明白别人偶尔叫他“郭小四”。 他很早察觉自己身世不同,十岁时,他追问三哥郭靖宇,才知道真相,自己被过继给舅舅,这消息让他敏感、沉默,有些自闭,心里像压了块大石。 他开始逃课、顶撞长辈,用这种方式表达困惑,养父母疼爱他,但每次提到“大姑”都欲言又止,生母看他的眼神里有爱,也有愧疚。 直到生母弥留,他没能喊出“妈妈”,哥哥们在床边催,他也没出口,这成了心结,长大后,他逐渐理解父母不易,也觉得能有两份爱很幸运。 郭靖宇一直觉得亏欠弟弟,这份愧疚让他努力帮助杨志刚,他发现弟弟学习不佳,就建议他学舞蹈,把他送进河北省艺校。 杨志刚误以为是武术才同意,14岁骨骼已定型,压腿很痛,郭靖宇常在练功房外守护,还陪他补习文化课,艺校毕业后,他又鼓励弟弟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为他的演艺道路提供支持和引导。 杨志刚从小受到家庭的不同爱,他的成长经历并不简单,年轻时,他受到了三哥郭靖宇的很大帮助,在看过《过把瘾》后,杨志刚被王志文的表演吸引,开始产生了当演员的想法。 郭靖宇帮助他找资料,陪着他备考,最终,凭借舞蹈特长,杨志刚成功考入了北京电影学,他与姚晨、杜淳成了同班同学,后来,郭靖宇成为了知名导演,他不仅为弟弟提供了很多资源,还常说“如果不用弟弟,那就对不起祖宗”。 在承德话剧院工作时,郭靖宇也为叛逆期的杨志刚操了不少心,毕业后,杨志刚坚持想拍电影,拒绝了电视剧的邀约,但这让他陷入了事业低谷,连房租都支付不起。 2008年,杨志刚在拍摄《秘密图纸》时发生了严重的爆破意外,造成全身30%的烧伤,背部的排汗系统也受损,几乎终结了他的演艺生涯。 郭靖宇自责不已,在医院外反复向道歉,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弟弟在演艺圈站稳脚跟,伤愈后,杨志刚接连出演了《铁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等剧。 杨志刚的演技一直有争议,他的表演风格较为沉稳,节奏慢,与科班出身的演员不同,虽然有些人批评他演技生硬,但他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 慢慢的精炼演技,显示出更多的沉淀和稳重,过去被批评的“生硬”,现在变成了他塑造角色的独特优势。 如今,杨志刚能够笑谈曾经的遗憾,明白亲情并不在于名字或称呼,而在于细节中的关爱、困境中的陪伴以及相互的包容。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用户14xxx51
[爱心][爱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