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唤醒东大的,不是海湾战争,而是这场用时仅仅11分的战争! 1986年,美军联合多种战机和电子设备突然袭击利比亚,很快瘫痪了利比亚苦心经营的防空体系。短短几分钟,他们的雷达和通信设备都成了“摆设”,指挥系统和雷达站接连被摧毁,剩下的操作员当场关掉了雷达,不敢再动。 而此时,一大批美军飞机又赶来,将弹药倾泻到卡扎菲指挥部、机场、基地这些核心位置。这一切从头到尾不过十几分钟,利比亚的防线彻底崩溃,美方却几乎毫发无损。 这场被称为“黄金峡谷行动”的打击,对彼时的中国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彼时的中国军事理念还很传统,认为密集的地面部队配合防空火力,可以抵御来犯之敌。 但通过利比亚的遭遇,才突然明白,原来战争可以如此“无声”,不用上万人硬拼,只要几架飞机、几枚导弹,就能让防空系统瞬间失去作用。 此时,中国才意识到,距离和国界不再能给安全带来绝对保障,因为对方能从千里之外发动精准打击。 而且,美军展现的不是一两件先进装备,而是从侦察、识别、电子压制再到打击,整个流程都是连贯的,每一步几乎没有空档,没有明显短板。大型飞机还能绕弯、远距离加油飞到作战区,联合行动得天衣无缝,精准炸毁核心设施。 连串的高科技手段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这样的战争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兵对兵、炮对炮,就像有人把整体的棋盘都看得很清楚,落子行云流水,几步下来就已决定胜负。 当时中国自查后发现,自己的军队各兵种配合上还不够顺畅,关键技术和精确打击武器极度短缺,遇到强电子干扰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科技差距和体系差距带来的落后感让高层彻底警觉,现代战争早就不是靠人头堆出来的,眼前这条仗还没打就输了。不想挨打,就要主动变化。 从1990年代起,中国彻底调整了思路,军队建设重心转向能打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从组织指挥、技术装备到联合行动都立起新目标,很快提出依靠科技强军。陆续大力发展大型加油机、精确制导导弹、先进舰艇和隐身战机。 运油-20、歼-20、055型这样的装备接踵而至,配合新的联合作战体系,大大延伸了打击半径和反应速度。过去那种靠“国门”防守的方式彻底被抛弃,现代战争的新逻辑完全走上了中国的强军大道。 虽然之后的海湾战争进一步展示了美军的实战能力,但“黄金峡谷”首先唤醒了中国。真正要赢得未来战争,不靠数量,也不靠堆装备,而是靠更高效的体系、更精准的打击和更敏锐的战场感知。 可以说,那场惊心动魄的短暂战争,不仅刷新了中国对于现代战争的认知,更让全军上下找准了努力的方向。中国国防如今已是攻防兼备,而起点正是那11分钟里,美国战机在地中海夜空留下的深刻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