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

雪地勇攀雪山 2025-11-17 14:00:18

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罗斯自己。就这么明晃晃地,用你的钱,买炮弹,轰你的家。 怎么做到的? 就是欧洲之前不是冻结了俄罗斯一大笔钱嘛,这笔钱它不会死躺在那儿啊,它会生利息的。 欧洲人把这笔钱产生的利息美其名曰“意外收益”。这笔横财可不是小数目,俄罗斯被冻结的海外资产总额高达约3000亿美元,其中超过2000亿欧元就存放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光是这部分资产,每年就能滚出约30亿欧元的利息。 欧盟已经不止一次这么干了,光是2025年1月到9月,他们就从中向乌克兰转移了140亿欧元。丹麦这次交付的8.3亿欧元装备,不过是这个巨大资金池中的又一笔支出。 表面上看欧洲人玩了一手空手套白狼,实际上这招风险十足。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就急得跳脚,坚决反对欧盟委员会提出的融资方案。比利时境内存放着欧盟约90%的被冻结俄资产,一旦俄罗斯反击,比利时首当其冲。 俄罗斯的反制利剑早已悬在欧洲头顶。俄方明确警告,任何没收其资产的行为都将引发“对等回应”。他们手里也握着西方的资产,规模与欧洲持有的俄罗斯资产大体相当。这场博弈就像一场危险的赌局,双方都握有足以伤害对方的筹码。 欧盟内部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奥地利反对直接用于武器采购,法国、卢森堡担忧法律先例。德国联邦议院前委员马蒂亚斯·穆斯多夫警告说,“欧洲不应该继续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美国挑起的事端买单”。 美国在这场游戏中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他们不断向欧洲施压,要求动用俄资产,自己却远离风险中心。有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实质上是“用俄罗斯的钱还乌克兰的债,让欧洲承受长期损失”。 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石正在被动摇。北京外国语大学崔洪建教授指出,欧盟正在“不惜牺牲金融利益,损害自身信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弘警告,这将导致国际资本对欧洲市场失去信心,最终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雅库舍夫谴责这种行为“超出法律框架”,是“赤裸裸的盗窃”。俄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言,纽伦堡审判确立的原则正在被西方自己践踏。 这场围绕冻结资产的博弈,表面上是一场金融操作,实则揭示了国际关系中赤裸裸的权力政治。当规则成为工具,信用于不顾,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国际社会的信任基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丹麦对乌军援

0 阅读:1
雪地勇攀雪山

雪地勇攀雪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