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开国少将贺健去军营看望儿子时,却被哨兵拦在门口,贺健没有为难哨兵,而是说:“叫你们师长裴飞正跑步来见我! 1970年春天,贺健正好路过河北保定一带,顺道想去部队驻地瞧瞧儿子。他那时候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没穿军装,也没带军官证,就这么步行到了营区门口。营区是113师的,守门的哨兵是个小伙子,按规章办事,见来人没证件,就把他拦住了。贺健解释说是来找儿子的,哨兵摇头,说必须有证明才能进。 贺健站那儿想了想,没跟哨兵计较。他知道部队规矩严,哨兵做得对。他就让哨兵去传话,叫师长裴飞正跑步过来。哨兵一听愣了,这老头口气大得离谱,直呼师长名字,还指定跑步。哨兵没敢怠慢,用对讲机向上级报告了情况。消息一层层传上去,很快就到了师部。 裴飞正那时候是师长,早年是贺健的手下,从新兵开始跟着贺健学打仗。裴飞正听到通报,马上猜到是谁来了。他放下手头工作,整理好军装,从办公室快步往外走。跑到大门时,他已经出了点汗。裴飞正对贺健敬了个礼,喊了声老首长。哨兵一看师长这态度,傻眼了。 贺健没责怪哨兵,反而夸他守岗认真,说部队就得这样铁的纪律。裴飞正把贺健领进营区,安排人去叫儿子贺东平过来。贺东平是贺健的二儿子,那时在师里服役,从基层士兵干起,没沾父亲的光。贺健见了儿子,问了问部队生活和身体情况,儿子汇报说一切正常,训练挺苦但有收获。 贺健叮嘱儿子记住当兵的初心,别仗着家里有关系就松懈。他还跟裴飞正聊了聊师里的训练和装备,说现在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得抓紧练兵。裴飞正汇报了师里的工作重点,贺健听了点点头,没多停留。整个过程没用公车,也没吃部队的饭,贺健坚持公私分明。走前,他又看了眼哨兵,说这小伙子站得直,让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站岗的样子。 这个事在师里传开了,大家知道贺健是开国少将,都佩服他不摆架子。裴飞正后来在会上提了这事,强调纪律对每个人都一样,不管啥身份。贺健的举动成了教育材料,提醒官兵别忘本。儿子贺东平也从中学到不少,继续在部队踏实干活。 贺健对子女管教严,从不许他们靠关系走捷径。儿子贺东平入伍后,从普通一兵起步,全凭自己努力升职。贺健偶尔去部队,但从不干预工作。有次冬天,贺东平胃病犯了,贺健买了药,坐火车赶过去,把药交给儿子,叮嘱注意饮食。 晚年贺健住在大连,生活简单,每天早起锻炼,听广播了解国家事。他还写回忆录,记录革命经历,教导后辈。2008年,他97岁时病逝,临终抓住儿子手,喊出战斗口令,像还在战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