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大教授冯玮替日本解围:彼此给个台阶,给国民有个交代,差不多得了。网友怼道:国家

经略简料 2025-11-21 12:20:41

复大教授冯玮替日本解围:彼此给个台阶,给国民有个交代,差不多得了。网友怼道:国家出钱让你研究日本人,不是让你成为日本人! 一句“彼此给个台阶下,差不多得了”,让复旦大学的冯玮教授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心。 这位拿过国家津贴、长期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在谈及中日关系的紧张局势时,不像是在分析博弈,倒像是个两头受气的居委会大妈,忙着劝自家孩子“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话听着像是要息事宁人,但老百姓听完不干了,直戳脊梁骨地反问:国家花钱养你做研究,是让你看透对手,不是让你成了对手的说客。 这事儿最让人心里不痛快的地方,不在于学术观点的高低,而在于立场的错位。 作为一个拿着科研经费、享受着国家退休待遇的学者,冯教授的职责本该是作为国家的“大脑”和“眼睛”,在波诡云谲的国际较量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对方的软肋和底牌。 可冯教授倒好,搬出自己“祖父是抗日分子”的家族背景,试图证明自己根正苗红,转头却把复杂的国家利益之争,简化成了只要我们“大度一点”就能解决的人情世故。 这种想靠血缘关系给言论打掩护的做法,恰恰忽略了公众最朴素的判断标准:不论出身,只看你的屁股到底坐在哪边的板凳上。 冯教授言之凿凿地抛出“开战根本不可能”的论调,甚至急于驳斥“局部冲突”的风险,这种把“对手不敢”当成安全保障的思维,实在让人捏把汗。翻翻历史的老皇历就知道,我们这个邻居向来有着极强的“赌徒心理”。 当年偷袭珍珠港前,日本人不也是一边派外交官在那儿摆出一副要谈和平的诚意姿态,一边磨刀霍霍准备给美国太平洋舰队来个灭顶之灾吗?那时候美国的专家们也觉得日本国力不行,断然不敢宣战,结果呢?炮火直接打醒了所有盲目乐观的人。 对于这样一个有过偷袭前科、善于险中求胜的对手,身为专家,不论任何时候,轻言“绝对安全”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现实的教训也摆在眼前,所谓的“面子”和“台阶”,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一文不值,真正能守住家业的,靠的从来都是硬碰硬的实力和寸土不让的决心。 看看台海局势,佩洛西当初不顾警告硬要窜访,结果我们没给任何“台阶”,反手就开展常态化军演,直接抹去了那条所谓存在多年的“海峡中线”,把防线实实在在地往前推了一大截。 再看南海,面对菲律宾的反复横跳,正是因为我们握紧了拳头,才掌握了主动权。反观越南在争议问题上相对收敛,我们才有了“搁置争议”的空间。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尊重是打出来的,权益是争出来的,从来不是靠给别人找借口送出来的。 国家投入大笔资源建立日本研究体系,初衷是为了“知己知彼”。我们需要的是能剥开对方政治文化伪装,看清其进攻逻辑的“智囊”,而不是沉浸在对方语境里,反过头来教育国人要“学会妥协”的传声筒。 学者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这种思考如果脱离了国家利益的底座,变成了毫无原则的“和稀泥”,那就是既丢了文人的风骨,也辜负了国民的信任。 毕竟,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安全的问题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模糊的“中间地带”,更不需要谁来劝我们“差不多得了”。 警惕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对历史负责的底线。 信源:微博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梦言言梦

梦言言梦

2
2025-11-21 16:15

复旦大学出了不少精日教授呢,不奇怪,连祖上是抗日英雄的后代都这样被渗透了,可想而知里面的普通人受影响有多大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