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办的2025人工智能世界之旅国际会议上明确表态,俄罗斯必须拿下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全套自主技术与产品,他直言这项技术直接关联国家主权和技术主权,长期依赖外国系统根本行不通,早晚会陷入被动局面。 普京之所以把AI自主化提得这么重,本质是当下国际技术博弈越来越激烈,不少国家在AI领域搞技术壁垒,俄罗斯此前就因依赖外部系统,在部分行业AI应用上屡屡受限。 从实际发展来看,俄罗斯AI产业正处在关键爬坡期,2025年其AI应用市场规模比2023年涨了89%,企业级解决方案占比首次超消费级,达到52.3%,主要参与者在AI领域投入已超6500亿卢布,市场规模有望冲到1万亿卢布,算力也挤进了全球前十,经济优先领域的AI使用率更是达到31.5%,这样的基础的下,自主化才能守住发展成果。 不过俄罗斯也面临现实难题,AI领域专业人才短缺、国际合作受阻都是绕不开的坎,这也是普京急着推进自主技术的核心原因之一。 为了补短板,普京已提议推进数据处理中心发展规划,让科研机构和企业能便捷用上算力资源,还计划未来近20年在乌拉尔等地区新建38座核电机组,靠充足核电提升AI算力支撑。 同时他还要求设立专门部门统筹所有AI事务,推动技术在工业、医疗、公共管理等领域落地,避免自主技术只停留在研发阶段。 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俄罗斯也没放弃国际合作,重点依托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框架拓展协作,尤其和中方在AI领域的合作走得很近,双方在开源大语言模型改进、行业应用落地等方面联动,既能帮俄罗斯加快技术突破,也能拓宽合作赛道。 说到底,俄罗斯拼AI自主化,不只是为了技术层面不被卡脖子,更是为了让AI真正赋能经济、国防等关键领域,在全球AI格局中站稳脚跟,毕竟当下AI早已不只是科技话题,更是各国竞争力博弈的重要筹码,自主可控才是长远发展的底气。AI发展战略 ai人工之智能 人工智能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