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50

托克科普 2025-11-21 18:21:53

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官宣2026年起,150欧元以下进口小包裹要征税,91%都来自中国,明眼人都清楚,这不就是针对咱中国小商品嘛。 一个小小的数字——150欧元——被欧盟正式宣布“寿终正寝”,从2026年1月1日开始,这个让无数来自中国的小包裹一路“免税通关”的规则,就要彻底结束了。 这听着像是税收制度的小修小补,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它瞄准的就是中国跨境电商,欧盟自己公布的数据说明得很清楚:免税包裹里,有91%都来自中国,一年多达46亿件,换句话说,这项政策一改,最先被“打中”的就是中国卖家。 过去,因为有150欧元这一条“线”,Shein、Temu这样的跨境平台加上义乌、广州无数中小卖家,靠着低价直邮,硬生生在欧洲打开一条通道。 几毛钱、一欧元的东西,也能漂洋过海送到欧洲消费者手里,有些产品便宜到连欧洲本地店主看了都想骂娘——法国一个店主就说,面对中国线上4.9欧元的同款,他怎么卖?德国财长干脆一句话:这是“钻漏洞”。 所以,欧盟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漏洞”堵死,用他们的话说是“公平竞争”“补税收缺口”,但从结果看,就是要把原本偏向中国卖家的那杆秤,重新掰平。 这一改,对谁的冲击最大?源头当然是中国,像义乌做手机壳的王老板算得很清楚:一个2欧元的产品,未来要加增值税、加普通关税,再加个2欧元的统一处理费,价格直接翻一倍,便宜没了,优势也没了,他厂里五十多个工人已经开始轮休,生意肉眼可见地下滑。 接着受影响的是跨境平台,行业有人估计,Shein在欧洲的利润可能一下子蒸发三成,Temu也必须重新规划仓库在哪、货怎么走、税怎么报,以前靠低价冲市场的那套打法,要么大改,要么淘汰。 最后冲击到的,是欧洲消费者,法国零售商当然拍手叫好,但消费者组织可不这么乐观,他们警告:以后不少东西可能会直接涨价两到三倍,也就是说,表面是“修制度”,其实最终还是让普通人买单。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税收问题,而是全球贸易规则在改写,以前,全世界都是在既有规则里尽可能利用漏洞赚钱,现在变成谁有权力,谁就把规则往自己有利的方向推,91%这样的数字太显眼,很多人都觉得这根本不是制度优化,而是赤裸裸地“针对中国”。 这也让全球更担心一个问题:世界是不是又要往“筑墙经济”方向滑?中美贸易战就是前车之鉴,双方都喊着“公平”,但结果是双输,全球化讲的是互惠互利,可当规则变成围墙的时候,信任就会变成稀缺品。 150欧元门槛的取消,看似只是一个政策点,但背后牵扯的,是市场格局、产业链布局、消费者成本、贸易逻辑的全面重置,短期看,欧洲本地商家可能松了口气,中国卖家压力山大,但从长远看,当贸易壁垒越来越多、成本不断叠加的时候,其实没有谁能真正站在岸上。 谁会是最终赢家?现在没人说得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由一个小数字引发的大变动,远不只是中国卖家的烦恼,而是一场牵动全球的商业和规则重塑。

0 阅读:0
托克科普

托克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