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公布反家暴案,母亲逼女翻供,施暴者获刑15年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反家暴典型案例,在一重组家庭里,13岁女孩被妈妈的同居男友长期伤害,而妈妈为了留住这段关系,居然逼着女儿改口撒谎。这案子不光暴露了有些未成年人没人好好保护的问题,更能看出法律对伤害孩子的犯罪那是绝对零容忍的。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这事。
从2021年开始,一个叫任某的男人和13岁女孩王小某(化名)的妈妈王某同居,三个人住在一块。这期间,任某多次对当时才9到12岁的王小某做了伤害和侮辱的事,还在手机里存了女孩的隐私照片和不正常的聊天记录。 到了2024年5月,王小某实在受不了了就找了舅母求助,把自己受伤害的事说了出来。舅舅一听马上就报了警。警方前两次问王小某的时候,她把事情的细节说得明明白白,那些话也符合她这个年纪的认知,还有些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的关键信息。可没想到,同年7月第三次询问时,王小某突然改口,说之前是撒谎,就是想让妈妈和任某分开。后来调查才知道,这都是妈妈王某逼的,她为了保住重组的家庭硬是让女儿改了口。
法院靠什么定的罪: 王小某前两次说的话前后一致,细节也都是真的。 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和隐私照片,都是实打实的证据。 舅舅、舅母、姥姥这些亲戚,也都能证明女孩当初确实找过他们求助。
法院审理后认定,任某明知道王小某还没满14岁,还多次伤害她,已经构成了强奸罪和猥亵儿童罪。而且任某和女孩一起生活属于对女孩有照护责任的“特殊职责人员”,利用这种关系犯罪,情节更恶劣,所以依法要从重处罚。 最终判决结果是:强奸罪判12年,猥亵儿童罪判6年,两罪并罚,一共执行有期徒刑15年。 这里还有个关键:法院并没有因为女孩后来改口就不采信之前的说法,明确说了“因为监护人干预而改口,不影响核心事实的认定”,这也给以后类似的案子提供了参考。
这案子里,妈妈王某眼里只想着自己的感情,完全不管女儿的安危,这也反映出重组家庭里未成年人很容易变成“没人护着的受害者”。最高人民法院在二审之后,也对王某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就是想让她明白当父母的得尽到监护责任。
结语:这起案子揭开了家庭里隐藏的暴力,也让我们看到法律正在为未成年人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只有家庭、社会和法律一起发力,才能让每一个像王小某一样的孩子远离伤害,重新过上安心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