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破防! 否认与克林顿有性行为,普京手里还有亲密照? 11月18日,美国众议院以427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要求司法部公开全部相关文件。 这场横跨数年的丑闻在2026年总统大选预选冲刺期炸锅,邮件里“特朗普与克林顿有染”“普京握有亲密照”的劲爆内容,让华盛顿的权力黑幕再次被撕开一道大口子。 其实爱泼斯坦2019年在监狱“上吊自杀”本身就是一场充满疑点的闹剧,监控录像恰好损坏,负责看守的两名狱警同时离岗,独立法医事后公开质疑尸检报告,认为伤口更符合他杀特征。 如今这2万封解密文件曝光,更让人怀疑他的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为了掩盖更大的阴谋。 更巧合的是,当年负责看守爱泼斯坦的两名狱警,在2025年10月先后辞职并移居海外,拒绝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这种反常操作让网友忍不住猜测“他们是不是被封口了”。 此次公开的文件是第三轮解密,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涵盖2010至2019年的通信、日程表及财务记录。 最核心的编号“030719”邮件里,杰弗里·爱泼斯坦与弟弟马克·爱泼斯坦讨论特朗普竞选时,马克让哥哥询问史蒂夫·班农,普京是否持有“特朗普给‘Bubba’发生关系的照片”。 “Bubba”是克林顿的标志性绰号,邮件里定冠词“the”的特指用法,再加上爱泼斯坦兄弟向来爱开性暗示玩笑的习惯,马克事后“非特指克林顿”的辩解,在网友看来纯属欲盖弥彰。 大家不妨对比一下水门事件,当年仅凭窃听丑闻就撼动了尼克松政府,而如今涉及两任总统、跨国情报机构的惊天丑闻,却在选举年被当成政治工具反复拉扯。 特朗普的态度反转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政治算计,11月14日还痛斥支持解封文件的共和党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是“叛徒”,两天后就改口支持公开,声称“问心无愧”。 这种转变背后是实打实的选举压力,路透社与益普索10月民调显示,特朗普在共和党内部的支持率已从58%跌至49%,而竞争对手罗恩·德桑蒂斯正趁机拉拢对丑闻不满的选民。 史蒂夫·班农的沉默比任何回应都更有杀伤力,作为特朗普前首席战略师,他在邮件中被直接点名,却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公开记录显示,2018年3月邮件发送时,班农正主导特朗普团队的“反通俄门”公关,FBI 2020年公布的通话记录也证实他与爱泼斯坦有密切联系。 更关键的是,班农2021年因欺诈案被捕时,警方在其住所搜出多份与爱泼斯坦相关的加密文件,而他2025年2月刚认罪,如今选择沉默,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手握足以颠覆选举的重磅内幕。 更值得琢磨的是 “通俄门” 与此次邮件的微妙呼应,2018 年正是 “通俄门” 调查最紧张的阶段,特朗普团队一直在极力撇清与俄罗斯的关联,而邮件中突然冒出 “普京握有亲密照” 的说法,仿佛是精准戳向特朗普的要害。 有人翻出当年 “通俄门” 调查中的细节,特别检察官穆勒曾提到 “特朗普团队与俄罗斯方面有未公开的接触”,但最终因证据不足未提起指控。 如今这封邮件的曝光,让不少人猜测 “当年或许不是没有证据,而是证据被刻意隐藏了”。 这场丑闻的爆发时机选得极为精妙,就在文件解密前几天,特朗普刚签署临时拨款法案,结束了长达43天的美国历史最长政府停摆。 停摆期间,2200万美国人面临保费暴涨114%的困境,民众对民生问题的不满情绪达到顶峰。 此时爱泼斯坦案热度回升,成功转移了公众视线,让两党得以从民生困境中抽身,继续投入到选举前的政治攻防中。 克林顿团队的沉默同样耐人寻味,面对邮件指向和特朗普的公开指责,其发言人仅在14日简单回应“克林顿没做任何事”,之后便不再发声。 这种回避态度引发民主党内部分裂,部分支持者呼吁与克林顿家族切割,避免影响预选策略,而特朗普则借机将火力集中在克林顿身上,试图巩固自身“反建制”的基本盘。 目前仍有5000封文件因“涉及未成年人隐私”“国家安全机密”未被披露,这些文件是否藏着更劲爆的内幕,没人能给出答案。 这场裹挟着权力、欲望与选举算计的政治闹剧,早已超出单纯的丑闻范畴,变成了美国民主制度失灵的缩影。 信息:特朗普和克林顿有私情?爱泼斯坦弟弟否认 凤凰网天下事2025-11-18 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