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玮拍案大怒,请你滚出国民党。日前,针对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参加马场町秋祭事件,国民党内讧升级。 这一拍案大怒,震得台岛政坛嗡嗡作响!谁都知道周锡玮向来温和,可这次却红着眼眶拍碎了桌子,连“滚出”这种重话都喊了出来——不是他性情大变,是郑丽文的所作所为,实在戳中了他心底最不能碰的底线。这位出身台北的国民党老将,父亲是跟着国民党来台的老兵,临终前还攥着他的手念叨:“咱们是中国人,党不能忘了本,不能丢了统一的根!” 这句话,周锡玮记了一辈子。 周锡玮打小在眷村长大,巷子里住的都是当年从大陆过来的老兵,他们总给孩子们讲家乡的黄河长江,讲抗击日寇的岁月,讲“反攻大陆”的执念(虽然后来变成和平统一的期盼)。他16岁就加入国民党,从基层党工做到台北县县长,一路摸爬滚打,图的就是守住“一个中国”的立场,护住老兵们的家国情怀。可这些年,国民党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有人模糊九二共识,有人讨好“台独”势力,还有人把老兵们用鲜血和乡愁坚守的信念,当成换取政治利益的筹码。 这次郑丽文参加的“马场町秋祭”,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追思活动”。熟悉台湾历史的人都清楚,马场町是上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的刑场,而所谓“秋祭”,早已被“台独”势力和分裂分子篡改内涵,变成了美化叛乱、抹黑两岸历史、鼓吹“去中国化”的工具。更讽刺的是,郑丽文作为国民党主席,党内章程明明白白写着“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她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种充满分裂意味的活动上,甚至对着被美化的“叛乱分子”献花鞠躬——这哪里是国民党主席,分明是在砸国民党的招牌,伤的是所有坚持统一立场的党员和老兵的心。 周锡玮不是没劝过。事件发生前,他私下找过郑丽文,苦口婆心地说:“丽文,马场町秋祭背后全是‘台独’的影子,你去了就是跳进他们的圈套,党会分裂的!” 可郑丽文却以“尊重多元历史”为由搪塞,转头还是穿着得体地出现在了活动现场。看着新闻里郑丽文和“台独”分子并肩站立的画面,周锡玮想起了眷村里那些已经离世的老兵,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自己入党时的誓言——怒火瞬间冲昏了头脑,才有了那句“请你滚出国民党”的怒吼。 这场内讧,看似是一次活动引发的矛盾,实则是国民党长期以来立场摇摆的总爆发。这些年,为了争夺选票,国民党在统独问题上越来越模糊,既想留住统派支持者,又想讨好“台独”倾向的选民,结果两头不讨好。统派党员觉得党丢了初心,纷纷出走;“台独”支持者根本不买账,转头投给民进党。而郑丽文参加马场町秋祭,就是这种“摇摆政策”的极端体现——以为能靠模糊立场争取中间选票,却没想到直接点燃了统派的怒火。 更让周锡玮寒心的是,党内还有人帮郑丽文圆场,说什么“要包容不同声音”。包容?包容分裂分子的歪理?包容对历史的篡改?包容对老兵家国情怀的践踏?周锡玮在记者会上气得发抖:“国民党如果连‘一个中国’的底线都守不住,连分裂活动都能包容,那这个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那些牺牲的老兵、那些坚守的党员,又算什么?” 他的质问,像一记重锤,砸在了每个国民党人的心上。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国民党的困境从来不是“选票不够”,而是“初心丢了”。当年国民党能在台湾立足,靠的是老兵们的忠诚和民众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后来失去政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统独问题上含糊其辞,让支持者寒了心。如今郑丽文的行为,不过是让这种“离心离德”摆到了台面上。周锡玮的愤怒,不仅是对郑丽文个人的不满,更是对国民党“忘本”的痛心,是对两岸统一前景的焦虑。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定论,也是国民党党章明确的立场。任何企图模糊这一立场、讨好分裂势力的行为,终将被历史唾弃。周锡玮的拍案大怒,或许能唤醒一些国民党人的良知,让他们明白:丢掉了“一个中国”的根,国民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怎么内耗、再怎么摇摆,也逃不过衰败的命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