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激励错位” 俞敏洪在南极游泳,分享内心感悟:在负一度的海水里游泳,冻si只要两分钟时间。 俞敏洪因为一封内部信,暴露出对企业管理中“激励错位”的核心问题。 俞敏洪事业已成功,他追求的是社会声誉和战略宏图。而年轻的基层员工面对房贷、房租,生活费等现实压力,两种截然不同的圈层,眼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俞敏洪“激励错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俞敏洪在南极发贺信谈情怀,员工凌晨在加班。 时光倒流,假如俞敏洪写信时再加一个小动作,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公司成立32周年之际,俞敏洪在遥远的南极看企鹅,感念员工的一路相陪,每人可领取公司红包予以祝贺。俞敏洪发钱的动作要快,姿势要帅,看到他要给大家发钱的内部信,员工的回应肯定会被改写,事实证明,给员工发钱更容易产生共情。 二、俞敏洪明年将挑选优秀员工去南极旅游。 这本来是俞敏洪的一番好意,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员工。送10名员工去南极旅游,这绝对是笔不小的开销。 但是将心比心,有效的激励必须建立在对员工真实需求的洞察上。 企业不妨提供“激励菜单”:让员工在旅游、现金、培训等选项中自主选择。这既尊重了员工的现实困境,也体现了管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真正的共情,是给予员工选择的权利,而非给予我们认为他们需要的东西。 杜子建给俞敏洪提建议,公司32周年纪念日,直接给员工发钱才是正确的做法。 俞敏洪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