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因为不肯妄杀一人,妄报一功,一直没能得到升迁,甚至动过南归家乡养母的念头,他真的是袁崇焕口中的十恶不赦吗? 说起明末辽东那摊烂事,毛文龙这人总被扯进来当话题中心。很多人觉得他死得冤,牵制后金八年,皮岛那块地像根钉子扎在后金后背上,让他不敢放心大胆往关内冲。可也有人说这家伙就是个军阀,虚报兵额,吃空饷,吃得比谁都狠,私下还跟后金做买卖,十二条罪状一条都跑不了。到底咋回事,得把来龙去脉掰扯掰扯。 先说毛文龙早年那点事。他杭州钱塘人,祖籍山西,家里原本靠盐业过日子,算不上大富但也不穷。九岁丧父,跟着寡母投靠舅舅沈光祚家,那舅舅是进士出身,后来还当过顺天府尹,家里有钱有人脉。毛文龙小时候读过几年书,但对四书五经死活不感兴趣,一门心思扑在兵书和骑射上,练得一手好火器。成年后北上投军,舅舅把他荐给李成梁,从底层小军官干起,先是千总,后来升到叆阳守备。 在守备这个位置上,他卡了十几年没动弹。辽东军风气就这样,军官为了升官抓老百姓杀头冒功的事儿太常见,毛文龙死活不干,也不肯瞎报战绩。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他就是因为不肯妄杀一人、妄报一功,才一直升不上去,甚至一度灰心得想回江南老家侍奉老母亲。直到万历四十七年,熊廷弼经略辽东,让他去边境下毒阻敌,又擒了几个探子,才慢慢升到都司、游击。 天启元年,辽东彻底乱套,他主动请缨,带不到两百人从海路钻后金后方,一举拿下镇江堡,生擒佟养真父子,那仗打得漂亮,全辽都震动,后金急得调大兵来追。他边打边撤,退到朝鲜境内,最后落脚皮岛。朝廷一看这块地能用,直接设东江镇,让他当总兵,赐尚方剑。从那以后,东江镇就成了明朝在后金后方唯一的据点,招抚流民,骚扰后金粮道,策反汉人军官,皇太极确实头疼了好几年,不敢把所有兵力都扔到关宁锦防线上。 但毛文龙这人也有大毛病。皮岛孤悬海外,朝廷拨的饷银年年拖欠,到他手里常常只剩两三成。养几万兵加十来万难民,钱从哪儿来?开马市、招商船、跟朝鲜借粮,甚至跟后金边境私下交易,这些事儿他都干了。塘报里战绩吹得天花乱坠,说斩首几万,《满文老档》里常常啥记录都没有。兵额也越报越多,从两三万报到七八万,吃空饷吃得飞起。崇祯一查账,吓一跳,东江镇实兵撑死三万出头,饷银却按十万拨。 袁崇焕上台后,死活要统一军权。东江镇听调不听宣,粮饷自己搞,袁崇焕咽不下这口气。先禁海,掐商路,又改陆运,卡死补给。毛文龙急了,上疏骂袁崇焕“操戈同室”,还两次带兵闯登州耀武扬威。袁崇焕一看,这人留着就是定时炸弹,崇祯又给了他便宜行事权,干脆借阅兵的名义渡海去双岛,把毛文龙骗来,当场数十二条罪:专制一方、虚报兵额、杀降冒功、开马市、私通敌境、勒索朝鲜……一剑砍了。 这十二条里,有几条铁板钉钉:虚报兵额、开马市、跟后金私下交易,这些史料里都有记录,《满文老档》里毛文龙的信也留着呢。私通后金倒不是真想投降,更多是想两边通气保命,但这在明朝就是死罪。专制一方、不受节制也确实,皮岛九年没文臣监军,毛文龙说一不二,跟土皇帝没区别。 毛文龙被杀后,东江镇彻底乱套。袁崇焕把部队拆成四协,本想稳住,结果内斗不断。刘兴治杀了陈继盛,孔有德在吴桥叛变,耿仲明、尚可喜跟着反水,一大批精锐带着红夷大炮投了后金。崇祯六年,后金水师一到,皮岛直接陷落,东江镇就此完蛋。后金再没后顾之忧,几年后松锦大战把关宁军打崩,明朝辽东防线彻底垮了。 所以毛文龙到底是不是十恶不赦?早年他确实硬气,不肯乱杀人不肯冒功,镇江大捷也打得漂亮,皮岛八年牵制作用实打实有,后金自己都承认“蚤虱之扰”。但后来为了保军队,虚报、贪墨、走私、私通这些事儿一件没少干,放在国难当头,确实该治罪。袁崇焕杀他,军事上统一指挥没错,但时机太烂,杀完没管好后事,直接把东江镇玩崩,导致后金解除了后顾之忧,这锅袁崇焕得背大头。 说白了,毛文龙不是什么十全十美的英雄,也不是袁崇焕嘴里那种彻头彻尾的祸害。他就是个典型的明末边将,功劳有,毛病更多,在那个饷银不够、朝廷掣肘、党争不断的破环境下,谁都难干净。杀他容易,杀完收拾烂摊子难,结果明朝自己把最后一根牵制后金的绳子给剪了,后果大家都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