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本就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 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满满当当站着一排等着办登机手续的人。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没提醒,是官方把该说的都说透了。外交部和驻日使馆11月中旬就明确说了,今年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特别多,好几起遇袭事件至今没侦破,安全环境越来越差,加上日本领导人发表涉台挑衅言论,人员交流氛围早就变了味,人身安全风险直线上升。 文旅部紧跟着也发了通知,直接提醒近期别去日本旅游,已在当地的都得绷紧安全弦。这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警告,是基于真实案件和局势变化来的,字字都是为了护着大家。 更关键的是,航司都把退路铺好了。国航、南航、东航这些八大航司,11月15号就同步出了政策,只要是11月15号前买的、年底前飞日本的机票,都能免费退改,不用花一分手续费,变更一次还免服务费。 以前有人说“退了亏机票钱”,现在这借口压根站不住脚,官方都帮着规避损失了,还硬要往风险里冲,这就不是舍不得钱的事儿了。 可偏偏有人就是听不进去,觉得“官方提醒太夸张”“自己小心点就没事”。就像今年3月,有个中国游客在神奈川县的三石海岸看落日,没注意涨潮被困在礁石上,多亏当地游艇公司紧急救援才没出事。 这还只是意外风险,现在官方明确说了有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这种人为风险可比涨潮难预判多了,真遇上事,可不是“小心点”就能躲过去的。 说起来,日本观光厅的数据显示,咱们中国游客不管是人数还是消费,都是访日外国游客里的第一,去年一年消费就1.73万亿日元,占了外国游客总消费的21.3%。 说白了,日本放宽签证、贴中文标语,本质是离不开中国游客的消费力,但这绝不意味着咱们得拿安全换购物。他们要的是钱包,可咱们得守着自己的平安,这账怎么算都不该糊涂。 那些排队的人里,可能有人觉得“就去几天,能有啥事儿”,但风险这东西从来不分行程长短。 使馆都特意公布了紧急求助电话,还有领事保护热线,就是怕大家出事没人帮,可这是兜底的办法,不是让咱们主动去冒险的理由。 以前说退改麻烦,现在八大航司都开了绿色通道,不用纠结手续费,不用硬扛损失,为啥还要抱着“不会轮到我”的侥幸? 其实官方做的已经够多了:提前预警风险,帮着减少损失,甚至准备好了后续求助渠道,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保护。 咱们没必要跟自己的安全较劲,日本的风景、商品什么时候都能体验,可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就再也回不去了。 那些排着队的人,不妨想想,官方都把“风险牌”亮出来了,把“退路”铺好了,真没必要硬闯。平安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珍惜这份官方守护,等局势稳了再出发,才是真的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