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扬州陷落的同时,南明弘光帝却在南京贡院悠然的选着淑女,在70人中选中一人,即

运赛过去 2025-11-23 19:53:14

就在扬州陷落的同时,南明弘光帝却在南京贡院悠然的选着淑女,在70人中选中一人,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阮大铖的侄女,随后杭州又送来淑女50人,弘光帝选中周氏一人,王氏一人。 1645年5月,清军多铎部已经把扬州围得水泄不通,史可法带着残兵死守,城头箭矢如雨,炮声一天比一天急,史可法几次上疏求援,朝廷那边却跟没事儿人一样。这时候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干啥呢?据野史笔记和当时一些私修史料记载,他正把贡院腾出来当选美场地,先从各地弄来70个姑娘,让他一个个过目,最后挑中一个,正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兵部尚书阮大铖的侄女。没过几天,杭州又送来50个,他又从中点了周氏和王氏两个。 这事儿听起来荒唐,但放到弘光朝那摊烂事儿里,一点都不意外。弘光政权从头到尾就没正经过,北京丢了之后,南京那帮大臣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是马士英带着江北四镇的兵硬把福王朱由崧扶上台。朱由崧这人,从小在洛阳王府吃喝玩乐惯了,当年崇祯还嫌他爹朱常洵太肥,把“福”字拆开说成“有田有肉才是福”,朱由崧也差不多一个德行,登基后根本不管北边打成啥样,天天喝酒听戏,马士英说什么他听什么。 马士英把阮大铖拉出来当枪使,阮大铖是万历进士,早年跟东林党混过,后来见魏忠贤得势立刻倒戈,崇祯一上台把他列进逆案,开除出朝。弘光一朝,他又死皮赖脸爬回来,靠着马士英,直接做到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权势熏天。他一上来就大搞报复,东林、复社的人被整得鸡飞狗跳,朝堂乌烟瘴气,谁敢说一句北边军情紧急,立马被扣上“扰乱朝纲”的帽子。 扬州那边史可法苦苦支撑,兵少粮缺,四镇的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各守各的地盘,谁也不肯真心出兵。高杰本来还算能打,结果在睢州被许定国暗算死了,部下乱成一团。刘泽清那家伙更是个祸害,军队走到哪儿抢到哪儿,老百姓恨不得清军早点来把他们赶走。史可法急得不行,写信给朝廷要钱要粮要兵,弘光帝看都不看,直接扔一边,转头继续在宫里快活。 就是这么个节骨眼上,弘光帝还想着扩充后宫。明末皇帝选妃本来就乱,崇祯那会儿还算收敛点,弘光这儿彻底放开了。贡院本来是考举人的地方,这时候被清空,铺上黄毯,摆上龙椅,姑娘们排队让他挑。阮大铖把自家侄女塞进去,弘光帝一点就中,这摆明了是阮大铖拍马屁拍到家了。 扬州到底还是没守住,1645年5月20日左右城破,史可法自杀没死成,被清军抓住,宁死不降,最后被杀。那边扬州刚破,南京才慌了,弘光帝这才想起问问军情,马士英说赶紧往贵阳跑,钱谦益说清军怕热,肯定不过江。结果清军根本不管热不热,直接从瓜州、镇江渡江,镇江守将直接开门投降。 5月11日夜里,弘光帝带着几十个太监溜出南京,百官早上上朝才知道皇帝跑了。5月15日,大雨瓢泼,钱谦益带着魏国公他们开城门投降,清军长驱直入。弘光帝跑到芜湖,被黄得功旧部抓了,押回南京,后来送到北京杀了。马士英跑去浙江,被张煌言抓住砍了。阮大铖跟着弘光帝跑,半路被乱民打死,尸体扔在路边没人收。 整个弘光朝,从1644年6月到1645年5月,就活了不到一年。扬州血战十天,南京却在挑美女,这事儿说出去谁信啊。可这就是事实,南明开头就这么荒唐,后面隆武、永历再怎么折腾,也翻不了盘。弘光帝挑的那几个姑娘,最后下场也没好到哪儿去,南京城破后,后宫乱成一锅粥,有的自杀,有的被清军掳走,总之没几个有好结局。 这事儿放到现在看,就是典型的亡国之君做派,前方将士拼命,后方皇帝快活,阮大铖这种小人当道,正人君子全被排挤,军心民心全丢光了。清军南下基本上没遇到像样抵抗,弘光朝垮得比纸糊的还快。史书上骂弘光帝“昏庸误国”,真是一点不冤枉他。扬州那一仗要是朝廷稍微上点心,史可法再多点兵粮,说不定还能多撑一阵,可惜就因为后方这帮人醉生梦死,一切全完了。

0 阅读:53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