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对粮食的严重浪费,违背公序良俗:网传此次被倒掉的大米约有两千斤,市值近万元,这些粮食是农民历经数月劳作才收获的成果。当事人却为了所谓“积德行善”将整袋大米倒入海中,这和大众秉持的“珍惜粮食”的共识严重相悖,就连不少老人都觉得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该捡起,这种大规模倾倒行为自然引发全网对浪费粮食的强烈谴责。 2. 暗藏生态隐患,违背科学常识:大米在海水中会快速发酵分解,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容易造成局部海域缺氧,影响鱼虾等海洋生物生存;而且腐烂的大米还会滋生细菌,污染海水水质。有水产养殖网友还担心,泡胀的米粒可能导致小鱼误食撑死,对海洋生物的消化造成影响,此前也有过放生馒头致鱼类大量死亡的先例,可见这种行为对生态的潜在危害并非杞人忧天。 3. 是迷信误导下的畸形放生,与正规理念无关:当地佛教协会已明确撇清关系,称这并非佛教理念,和宗教无关。这些人的行为大概率是被“放生大米能积德”“救活米魂”这类迷信说法蛊惑。他们彻底歪曲了放生的核心——放生本是拯救生命、尊重自然,而大米并非生灵,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只是自我感动式的形式主义举动。且该群体并非首次做类似事,今年7月曾在同一地点放生蟹类,可见这类被迷信误导的行为已形成一定惯性。 4. 暴露监管与科普漏洞,需多方引导规范:目前该行为虽被认定为个人行为,但暴露了相关问题。一方面,针对这类非物种投放的奇葩放生,现有法规界定和监管存在空白,导致暂时难以对当事人追责;另一方面,公众科学常识科普不足,才让迷信说法有机可乘。后续既需要相关部门明确此类行为的规范边界,也得加强环保和科学理念宣传,引导公众用捐赠粮食给困难群体等合理方式行善,而非以破坏和浪费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