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韩联社报道,韩国前国务总理韩德洙涉嫌内乱主谋协助等罪名的审判已进入收尾阶段,本案将于本月结束辩论,2026年1月作出一审判决,成为韩国首位因内乱罪被起诉的国务委员级官员的首个法律定论,其结果或将为后续相关案件提供审判参考。 这个案子最让人琢磨的不是审判流程,而是那些被挖出来的细节——尤其是监控里李祥敏和韩德洙协商时的微笑。16分钟的对话里,李祥敏居然能笑出来,这画面一放出来,网上直接炸了。有人说他是觉得戒严计划能成所以放松,也有人说他是在嘲笑那些即将被戒严影响的普通人,不管哪种,都让人觉得这些高官根本没把民众的死活放在心上。韩德洙作为前总理,50年公职生涯难道白干了?前副总理崔相穆都提醒他“要结束50年公职生涯吗”,他还是选择附和戒严,这到底是被逼的还是自愿的? 更有意思的是那几个作证的国务委员,说法一个比一个矛盾。前国土部长说“国务委员也是受害者”,这话听着就离谱——受害者会主动翻尹锡悦的指示文件,还帮着说戒严合理?明显是想给自己甩锅。尹锡悦那句“实际做了也没什么”更扎心,合着他觉得权力大就能随便来,法律在他眼里就是废纸? 法官李珍官的硬气倒是让人眼前一亮,速战速决不说,对拒不出庭的尹锡悦等人直接罚款、发逮捕令。辩护律师喧哗被拘留,后来还敢骂法官,这说明有些人根本不把法庭规则当回事,但法官没惯着他们,该追责就追责。有人说法官太激进,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任由这些高官躲着不出庭,法律的脸往哪放? 这个案子的结果真的很关键,不只是韩德洙一个人的事。如果他被判有罪,至少能给后面的官员敲个警钟:权力不是护身符,滥用就得坐牢;如果判无罪,那以后韩国的高官可能更肆无忌惮了。现在大家都等着2026年1月的判决,想看看韩国法律到底能不能给民众一个像样的交代——毕竟,那些被戒严影响的普通人,总不能白受委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