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个日本军官和1个日本士兵在天空刚刚大亮的时候,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山东

平蓝皮蛋 2025-11-24 17:35:21

1938年,1个日本军官和1个日本士兵在天空刚刚大亮的时候,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山东省邹县城镇一个叫做北沙的小山村。 谁也没料到,这两个鬼子的出现,会让这个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经历一场生死劫难。北沙村背靠凫山,前临白马河,村民世代靠种地、打鱼为生,1938年之前,这里从没见过外国兵。可自从年初日军占领邹县县城后,周边村庄就没安生过——鬼子的扫荡队三天两头进村抢粮食、抓壮丁,邻村南沙村上个月就被烧了半村房子,好几户人家的男人被强行拉去修炮楼,再也没回来。 那天早上,村民王老汉正在村头磨镰刀,准备去地里割麦子,抬头就看见两个穿着黄军装的鬼子顺着田埂走来。前面的军官挎着军刀,腰里别着驳壳枪,脸上留着小胡子,眼神像刀子一样扫过村庄;后面的士兵背着三八大盖,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走路踮着脚,看着年纪不大,估计也就二十出头。王老汉心里咯噔一下,扔下镰刀就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喊“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村里的人刚起床,有的在烧火做饭,有的在喂牲口,听到喊声瞬间乱作一团。年轻人抄起锄头、扁担就往村后的山里跑,老人和孩子则被家人拉进地窖或柴房藏起来。王老汉的儿子柱子刚结婚半年,媳妇怀着孕,他背起媳妇就往村西的芦苇荡跑,临走时还不忘把家里仅有的一袋白面塞进地窖。可村里的李奶奶因为腿脚不便,没能及时躲藏,被鬼子堵在了家门口。 那个日本军官会说几句蹩脚的中文,指着李奶奶的院子问“粮食的有?花姑娘的有?”李奶奶吓得浑身发抖,摇着头说“没……没有”。鬼子士兵不耐烦了,一脚踹开院门就往里闯,翻箱倒柜找粮食,还把李奶奶养的鸡拧断脖子塞进布袋。军官看到墙角堆着几捆棉花,一把火把棉花点燃,火苗瞬间窜起,浓烟滚滚。 这时候,藏在柴房里的少年狗剩忍不住了。狗剩才14岁,父母去年被鬼子的炸弹炸死,跟着李奶奶过日子。他看着火光中的鬼子,想起父母的惨死,悄悄摸出柴房角落里的一把铡刀,趁着鬼子士兵弯腰捡鸡蛋的功夫,从后面猛地砍了过去!鬼子士兵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门槛。 军官见状,拔出军刀就朝狗剩砍来。狗剩年纪小,反应快,就地一滚躲开了,军刀砍在门框上,溅起火星。王老汉在山上看到村里冒烟,放心不下李奶奶,又偷偷跑了回来,正好看到这一幕。他抄起院墙上挂着的镢头,朝着军官的后背狠狠砸下去!军官闷哼一声,转过身来,军刀划破了王老汉的胳膊,鲜血直流。 就在这危急时刻,柱子带着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从芦苇荡赶了回来。他们手里拿着锄头、扁担,对着鬼子军官一顿猛打。军官虽然凶,但架不住人多,很快就被打倒在地。柱子怕他没死透,又补上一锄头,结束了他的性命。 村里人把两个鬼子的尸体拖到村外的乱葬岗埋了,然后赶紧扑灭了大火。李奶奶抱着狗剩哭着说“傻孩子,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奶奶可怎么活啊!”王老汉看着胳膊上的伤口,咬着牙说“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咱不能等死!”那天晚上,村里人聚在祠堂里商量,决定组织民兵,轮流站岗放哨,再挖几条地道,万一鬼子再来,也好有个藏身和反抗的地方。 后来,北沙村的民兵加入了当地的抗日游击队,柱子成了队长,狗剩也跟着队伍学打枪。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多次袭击小股鬼子和伪军,抢粮食、毁公路,成了邹县一带有名的抗日堡垒村。有人问狗剩当初怕不怕,他挠着头说“怕!但一想到爹娘,想到鬼子烧咱的房、抢咱的粮,就啥也不怕了!” 1938年的北沙村,只是抗战时期无数中国村庄的一个缩影。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正规的训练,普通的村民们凭着一腔热血,用锄头、铡刀反抗侵略者的暴行。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却明白“守家就是守国”,明白侵略者一日不滚出中国,就没有安稳日子过。这些平凡人的勇敢与坚守,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最终将鬼子赶出了家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66
平蓝皮蛋

平蓝皮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