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在迪拜坠机,印媒:美国负全责 印度国产“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的坠毁事故

青雪饼干 2025-11-24 20:40:31

“光辉”在迪拜坠机,印媒:美国负全责 印度国产“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的坠毁事故,其调查结果虽未正式公布,但印度国内舆论已迅速将矛头指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美国。 从《今日印度》的头条评论到社交媒体的热搜话题,美国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了印度舆论场中的“众矢之的”。 印媒的指责声浪呈现出两种看似不同的路径:一派以《今日印度》《印度时报》为代表,将矛头对准美方的“消极态度”,批评美国在发动机交付环节拖延怠慢,声称这种“不友好”间接导致了“光辉”战机维护不足、隐患累积; 另一派则以“第18新闻频道”《印度斯坦报》为主导,更直接地质疑美国通用电气提供的F404发动机本身,暗示其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无法承受战机的高强度机动动作。 但这两种论调,真的能经得起推敲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先回顾印度国产航空发动机那段“屡败屡战”的历史。 “光辉”战机作为印度独立后自主研发的首款国产战斗机,从立项之初就被赋予了“工业自主”的象征意义,而这份象征的核心,本应是国产“卡弗里”发动机——这是印度燃气轮机研究院自1986年便启动的研发项目,目标是让印度跻身全球航空工业“精英俱乐部”。 然而,现代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巅峰之作”,其研发涉及单晶涡轮叶片的耐高温技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双合金整体叶盘的精密加工等上百项尖端技术,每一项都需要材料科学的突破、工程工艺的积累,以及海量的测试数据支撑。 当时的印度航空工业,却仅有修理和组装外国战机的零散经验,在核心技术领域几乎一片空白。 更致命的是,印度燃气轮机研究院为“卡弗里”设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直接对标法国“阵风”战机使用的M88-3发动机,却忽视了自身工业基础的薄弱; 印度政府则进一步要求发动机从设计到材料必须100%“印度制造”,拒绝任何关键技术的外部合作,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 如此一来,“卡弗里”的命运早已注定。 2014年,印度国防部不得不正式宣布“卡弗里”项目失败;十年后的2024年,在“光辉”战机因缺乏可靠动力而迟迟无法量产的压力下,印度最终选择向美国通用电气采购F404发动机,作为过渡动力装置。 事实上,通用电气对印度的技术开放程度已属罕见——除了供应F404发动机,美方还同意向印度转移更先进的F414发动机80%的技术,这在国际军售中并不常见。 那么,印媒如今将坠机责任归咎于美国,究竟是基于事实的理性判断,还是习惯性的“甩锅”? 答案或许藏在印度军工项目的“老毛病”里:从“卡弗里”项目历时38年失败,到“光辉”战机研发30余年仍问题不断,印度军工长期存在目标虚高、管理混乱、基础薄弱等问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将一次尚未查明原因的坠机事故,迅速归咎于外部供应商,这种做法,与其说是追究责任,不如说是逃避对自身工业短板的正视。 毕竟,当一个国家连自主研发发动机的基础能力都不具备时,又怎能在依赖外部供应出现问题时,轻易将责任推给别人? 这种“甩锅”或许能暂时转移舆论焦点,却无法让印度航空工业真正“光辉”起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青雪饼干

青雪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