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荣归故乡 11月23号,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回到故乡,受到乡党们的热烈欢迎。 郑丽文这次回家乡云林口湖乡,乡亲们挤得水泄不通,握手、拍照热闹得像过节,有人说,看到她回来就像自家闺女衣锦还乡,那种亲切感,让人忘了她如今是国民党主席。 其实,这背后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讲。 1969年,她出生在普通家庭,母亲是闽南人,两岸分离的历史,让她从小就对两岸事务敏感,小时候,她聪明伶俐,成绩优异,后来,她考入台大法律系,继而赴美英深造,在美国天普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修得双硕士学位,学成归国,以其条件本可投身模特界闯荡时尚圈,她却毅然投身政治领域。 早年,她加入民进党,当过发言人,嘴巴利索、辩才无碍,可随着党派逐渐偏离初心,即便她已经做到党团副总召集人,仍毅然退出,跑去剑桥读博士,重新思考两岸关系,2005年,经连战介绍,她加入国民党,才真正找到了方向。 从党发言人、立委到行政机构发言人,郑丽文凭着敢说敢做的风格圈了不少粉,2020年,她在立法院连续30分钟抨击苏贞昌,场面至今还在乡亲间传颂,被称为“敢为百姓说话的女战神”。 这次回家,她没有刻意造势,拉着乡亲聊收成、问生活细节,甚至连长辈随口说的小事都记在心上,大家说,这才是真心。 不过,政治舞台不只是乡亲的掌声,国民党内部,深蓝浅蓝派系摩擦不断,友党合作进展有限,回乡秀热闹,却掩不住两岸路线模糊的现实,郑丽文嘴上喊和平,行动上却畏首畏尾,既想争取大陆让利,又不敢明确反“台独”,这套摇摆策略难以持久。 乡亲们欢迎她,不是因为主席头衔,而是因为她记得从哪里来,记得初心,这种亲切感能带来选票,但不能替代清晰的政治路线,台湾选民和两岸民众关心的,是国民党到底能不能拿出坚定的两岸政策和实在的和平诚意,而不是一场热闹的回乡秀。 回顾她的经历,从云林小镇到台北立法院,从民进党到国民党,她每一步都透着韧劲,今天的郑丽文,既是乡亲眼中的骄傲,也是台湾政坛的焦点。 然而,无论她有多受欢迎,政治现实提醒她,初心和热情固然重要,但实际行动才是能让国民党走得更远的关键。 乡亲们热烈的掌声背后,是期待与监督并存,回乡的光鲜画面只是开场,接下来的考验是能否在党内派系博弈和两岸关系上,拿出真本事,这条路,热闹是表象,稳住根基才是核心。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