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名警卫递给粟裕一包烟,没想到粟裕看到烟盒和里面的简笔画后,顿时脸色

陈砚之 2025-11-25 19:17:09

1942年,一名警卫递给粟裕一包烟,没想到粟裕看到烟盒和里面的简笔画后,顿时脸色大变,并命令:“召集全军,关闭所有电台。 抗日战争期间,施亚夫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工人家庭,从小接触工厂生活,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党员。他早年在南通从事地下联络,抗日爆发后参与抗战支队和新五军作战。1940年,党组织安排他进入汪伪绥靖军,担任队长。他带领小队印发招募告示,自称第七师师长,利用旧电话簿虚报人数,通过汪伪审查,获任中将师长。在南京集训班,他接触汪伪高层和日军顾问,逐步深入伪军核心。粟裕则来自湖南会同,1927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抗日时期,他率新四军开辟苏中根据地,担任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多次组织反击日伪进攻。他的指挥经验在苏中地区积累,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基础。施亚夫的情报工作与粟裕的军事行动相配合,形成有效联动。 1942年11月,日伪高层决定在苏中苏北实施大规模清乡,由日军总司令畑俊六和汪精卫批准,出动重兵。施亚夫在伪军内部获知计划,通过渠道告知粟裕。粟裕据此在滨海南坎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反清乡对策。会议保密严格,包括名单和地点。不久,日军司令小林信男获得会议情报,准备派伪军师袭击新四军高层。施亚夫察觉泄露异常,在作战会议上套出情报来源为新四军电报员。他画耳机图案作为暗号,塞入烟盒传递。烟盒未满,代表敌军规模。情报送至粟裕,他认识到电台泄密,下令关闭电台,调整干部路线。管文蔚等改走水路,避免伏击。保卫部门查出电报科长为内奸,予以处决。此次情报保全新四军高层安全,阻断了日伪计划。施亚夫继续使用烟盒火柴传递敌情,帮助新四军调整阵地。 施亚夫在伪军中未暴露,小林信男增加信任。他扩展联络网,沿运河传递信息,夜间用火光信号。粟裕利用情报指挥反击,1942年8月进行持续42天战斗,消灭日军1300多人,维护根据地。施亚夫壮大队伍,到1943年达千人,伪装伪军实际听党组织指挥。日伪监视加强,粟裕评估风险,1943年夏下达撤离命令。施亚夫1944年1月5日率部起义,分路突围,加入新四军。起义后,他参与苏中解放作战。抗日胜利后,施亚夫在江苏解放中出力,建国初期任江苏省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基建,推动公路桥梁恢复。他晚年居南京,2010年11月去世,享年95岁。粟裕在解放战争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建国后任总参谋长,1955年获大将军衔,1984年2月在北京逝世。 苏中根据地作为抗日敌后阵地,面临日伪清乡压力。粟裕领导的反清乡斗争以武装为主,结合政治经济手段。1943年4月起,日伪对通海五县重点清乡,新四军摧毁碉堡200余座,攻克据点49处。施亚夫的情报在其中发挥作用,提供日伪调动信息。新四军采取水上游击和地雷战,瓦解伪军。粟裕强调公开武装斗争,扩大根据地。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加强掠夺,苏中成为后方基地。新四军坚持游击,发展苏南浙东。施亚夫潜伏提供内部情报,支持这些行动。他的队伍在起义前已融入抗日训练,增强实力。整个时期,苏中军民作战2100余次,毙伤敌伪军多,体现了坚持抗战的韧性。 施亚夫的潜伏经历反映了抗日情报战的复杂性。他从工人家庭起步,早期地下工作积累经验。打入汪伪后,利用招募伪装扩军,情报价值巨大。传递方式如烟盒火柴,代表兵力规模,避免直接暴露。粟裕的军事生涯从土地革命延伸到抗日,指挥黄桥战役打开华中局面。解放战争中,他率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歼敌55万,战略意义重大。施亚夫起义后,部队编为自卫军,施为司令。建国后,他的基建工作促进江苏经济恢复。粟裕任军委常委,贡献于国防建设。两人合作体现了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历史资料显示,施亚夫的行动救新四军高层,避免了南坎会议损失。 抗日战争中,伪军内部潜伏者如施亚夫,提供关键情报。1942年事件后,他继续传递日伪计划,帮助新四军设伏俘敌。粟裕指挥车桥战役,歼灭日伪军,扩大根据地。施亚夫的队伍在1944年起义,缴获武器,支持解放作战。抗日胜利后,许多伪军投降国民党,但施亚夫率部归新四军,体现了忠诚。粟裕南渡长江,发展苏浙皖边区。施亚夫晚年参与江苏建设,审查图纸,巡视工地。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