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了,岛内最新民调出炉,赖清德大跌眼镜! 赖清德上台至今,特别是两次“大罢免

云景史实记 2025-11-25 20:16:46

打脸了,岛内最新民调出炉,赖清德大跌眼镜! 赖清德上台至今,特别是两次“大罢免”失败之后,民调呈现雪崩式下滑,即便全民普发一万块新台 币也无济于事。 扎心的是,今天岛内绿营公布了一份最新民调,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仅存26.8%,不满意度高达35.6%,不满意比满意多了8.8个百分点。 最讽刺的是,第二轮罢免前,连他们自己这边的牵头人曹兴诚都看明白了,知道大势已去,劝他们赶紧停手,可赖清德就是不听,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为了挽回民调,赖清德想出个笨招 —— 全民普发一万块新台币。可老百姓又不傻,这钱哪是白给的?不过是想拿纳税人的钱买支持罢了。关键是这一万块根本填不上他搞出来的窟窿。 就说美国对台加征 20% 的叠加关税吧,一下子就把 80% 的传统产业和内需产业给打懵了,4.2 万名劳工直接面临失业风险,多少家庭等着开工吃饭呢。 还有台积电,被美国一步步 “掏空”,产业都往外迁了,赖清德不仅不管,还凑上去逢迎,把台湾的经济支柱都给卖了。这时候发一万块,顶个啥用? 刚拿到钱的时候可能有人高兴两句,转头一看物价还在涨,工作还没着落,该不满意还是不满意,这招根本不管用。 要说赖清德的施政有多烂,看看民生细节就知道了。去年七月初台风 “丹娜丝” 过境,南部闹水灾,灾情那么严重,他倒好,过了 4 天才慢吞吞去台南勘灾。灾民拉着他求救,他居然说 “不能什么事都靠台军”,修屋顶 “要自己爬啦”。 这话一出口,谁听了不气?老百姓交税养着他,就是让他在危难的时候扛事的,结果他倒好,甩锅甩得比谁都快。 还有能源问题,72% 的台湾民众都担心供电不稳,43% 的人 “非常担心”,可他不管这些,执意关停核电,搞得大家整天提心吊胆怕停电,这日子能过舒坦吗?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他那套 “司法政治化” 的把戏。为了打压异己,把司法当工具,国民党搞反罢免,就被他们司法机关 “抄家灭族式” 侦办,几百名党工因为所谓 “连署瑕疵” 被起诉,东西都给扣了;可民进党自己的罢免案里也有一堆瑕疵,却没人管。 还有柯文哲的案子,没什么直接证据,就敢求刑 28 年,还把人关在禁见房快一年了。这哪是司法公正,分明是 “绿色恐怖”!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那点信任早就磨没了。 现在这民调数据,简直是全方位的 “翻车”。不光是满意度低,反对的人遍布各个群体。35 到 44 岁的人里,六成不赞同他的施政;55 到 64 岁的更夸张,58% 都不满意。 就连以前最支持他的中学及以下学历者、退休人员和家庭主妇,现在也大多不买账了。 地域上更惨,以前绿营的 “铁票仓” 云嘉南地区,现在不满意度 44% 都超过满意度 43% 了,台南是他的 “政治本命区”,也变成 36% 赞同、43% 不赞同,老家都守不住了,这脸往哪搁? 游盈隆算过一笔账,台湾一个百分点大概等于 19.5 万人,现在不赞同赖清德的人比赞同的多了近 500 万,这支持率丢得太吓人了。 对比他刚上台的时候,支持率跌了 24.7 个百分点,这哪是下滑,分明是雪崩!而且这还是绿营自己的民调,要是对手的民调,说不定数据更难看。 以前民进党还能靠意识形态骗骗票,现在大家看清了,他嘴里的 “抗中保台” 就是空话,实际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 防务预算提到 GDP 的 3%,还要往 5% 冲,把纳税人的钱拿去买武器,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一边阻挠两岸交流,一边对美国摇尾乞怜,让台湾变成美国的 “血包”,这日子谁能忍? 赖清德现在是彻底陷入死循环了:民调越低,政策越推不动;政策推不动,民怨越重,民调再跌。他搞的 “四个调整” 没人买账,内阁改组换汤不换药,卓荣泰的团队不满意率都快六成了。 连日本以前对民进党友好的媒体,像《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现在都公开批评他搞罢免是 “排除在野党”,说他在制造分裂。内外都不讨好,这执政困境根本绕不出去。 说到底,赖清德的民调大跌,就是因为他太把自己当回事,太不把老百姓当回事。满脑子都是 “台独” 和权力,把政治斗争当主业,把民生经济当副业,出了问题就想靠撒钱、耍手段蒙混过关。 可台湾民众心里有杆秤,谁真心为他们好,谁在瞎折腾,看得明明白白。这 26.8% 的满意度就是给赖清德的警告,再这么折腾下去,别说民调破 20%,跌到个位数都有可能。民意不可违,他这脸,怕是还得被打更狠!

0 阅读:1305

评论列表

韭菜炒大葱

韭菜炒大葱

3
2025-11-26 19:38

全民普发一万块新台币什么时候成了赖清德提出来的了?当时是大罢免前国民党立委提出来的,赖清德当时是坚决发对的,让下面的青鸟黑熊喊口号是普发一万块,台湾死的快。国民党民众党联合让普发案过关。

李靖德

李靖德

1
2025-11-26 16:25

民调如此低还能当总统,啥玩艺儿民主!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