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敲打后,高市政府仍在嘴硬:中方主张不符合事实 被特朗普打电话敲打一番后

被特朗普敲打后,高市政府仍在嘴硬:中方主张不符合事实 被特朗普打电话敲打一番后,高市早苗政府还在嘴硬。 25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答记者问。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中美元首通话时,木原稔拒绝发表评论,只是一味地强调日美同盟的重要性,生怕别人不知道美国是日本的盟友。 然而,当记者问起高市早苗涉台言论时,木原稔又恢复了死不承认的说辞。他坚称,日方一直在试图缓和局势,与中方重新建立沟通渠道,这也是日本政府的一贯方针和立场,从未变过。 木原稔的说法和高市早苗如出一辙,后者在上周也曾表态,称日方涉台立场从未变过,却拒绝收回自己说过的话,也不打算认错。 国际政治的舞台上,一通电话往往能掀起不小的波澜。当特朗普与中方的通话结束,聚光灯便瞬间打在了日本身上,尤其是那个刚刚因为涉台言论而引发争议的高市早苗政府。 人们都在看,在来自大洋彼岸的“敲打”之后,东京会做出怎样的调整。然而,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的表现来看,这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期待。 面对记者们抛出的关于中美元首通话的尖锐问题,木原稔的回答显得格外谨慎,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闪烁其词。他拒绝直接评论通话的具体内容和可能对地区局势产生的影响,仿佛那是一个碰不得的烫手山芋。 但他紧接着又反复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与安保的基石,其重要性不容置疑。这种近乎本能的表态,与其说是在阐明立场,不如说是在向特定对象示好,生怕别人忽略了美国在日本心中的分量。这种小心翼翼的姿态,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然而,当话题转向真正的风暴眼——高市早苗此前在台湾问题上的争议性言论时,木原稔立刻换上了一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他不再是那个谨言慎行的发言人,而是恢复了日方在此次事件中一贯的“死不承认”模式。他坚称,日本政府始终致力于稳定局势,并一直在努力与中方重建沟通渠道,声称这是东京从未改变的一贯方针。 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是在努力缓和关系,但仔细品味,却充满了回避和辩解的意味。他口中的“缓和”与“沟通”,似乎并不包括对自己官员错误言论的纠正和道歉。 这番说辞,几乎就是高市早苗本人上周表态的翻版。这位以强硬著称的自民党议员,在引发轩然大波后,同样坚称日本的涉台立场从未改变,却对自己将台湾称为“国家”的刺激性言论绝口不提,更谈不上收回或认错。 这种“我没错,但我想沟通”的逻辑,在旁人看来,无异于一种变相的嘴硬。一边说着要缓和,一边却拒绝撤回点燃火药桶的引信,这种矛盾的做法,让所谓的“沟通诚意”大打折扣。 那么,是什么让东京如此执着于这种看似拧巴的立场呢?这背后,是日本国内政治生态与地缘战略的深度捆绑。 高市早苗作为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得意门生,其政治理念深受安倍路线影响,在对华问题上向来持强硬态度。她的言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国内部分保守势力和选民,为其未来的政治生涯铺路。 而日本政府,一方面要维护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紧跟华盛顿的步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及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和地区稳定。当高市的言论触碰到中方的红线时,东京陷入了两难。 木原稔的表态,正是这种两难处境的缩影。他必须向美国展示“忠诚”,强调同盟的牢不可破,以此作为应对一切外部压力的底气。 同时,他又试图向中方传递一个信号:我们内部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但政府层面还是想维持关系的。可惜,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把戏,在严肃的主权问题上显然行不通。 中方的反应已经非常明确,通过外交渠道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做出澄清和道歉,这并非可以靠几句空洞的“沟通”就能蒙混过关的。 这场风波,更像是一次压力测试,测试着日本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平衡能力。特朗普给全球政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其交易式的执政风格和对盟友的苛刻要求,让日本这样的传统追随者感到不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京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与最大邻国中国的关系。然而,高市早苗式的政治表演,却亲手将这种稳定性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木原稔在记者会上的“嘴硬”,或许能暂时安抚国内的某些声音,却可能让日本在未来的外交博弈中失去更多的回旋余地。 当矛盾不断累积,这条钢丝,日本还能走多久,又该如何走?这恐怕是东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53
史气沉沉讲国际军事史

史气沉沉讲国际军事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