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人阵亡,100艘战舰会被击沉?美媒表示,台海开战解放军伤亡惨重,大陆在

非常盘点中 2025-11-26 10:33:13

40000人阵亡,100艘战舰会被击沉?美媒表示,台海开战解放军伤亡惨重,大陆在军事实力上已大幅提升,具备对台实施精确作战和局部封阻的能力,且在近海作战、火力覆盖和信息化体系方面具有地利优势。 美媒炒作的台海战事数据简直像好莱坞编剧拍战争片编出来的,40000人阵亡、100艘战舰被击沉,这些数字连基本的军事常识都不顾,更别说对解放军实际战力有半点了解。 问题出在推演的起跑线就歪了,台湾海峡平均宽度130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南通的距离,解放军火箭军的近程导弹从发射到命中只需几分钟,而美军航母从菲律宾海驰援需要三天。 这种“家门口打架”的地理优势,被美媒刻意忽略。他们的推演假设解放军登陆舰队在毫无制空权的情况下横渡海峡,仿佛东风导弹和歼-20战机集体休假。 现实中,2025年“海峡雷霆”演习已实现24小时内封锁台海,火箭军常规导弹覆盖台湾全岛军事目标,台军仅有的“爱国者”导弹连大陆无人机蜂群都拦不住,更别提饱和攻击。 美媒的数据游戏藏着三个致命漏洞,首先是兵力换算的魔幻逻辑:4万阵亡对应100艘战舰,相当于每艘军舰搭载400人,这比二战时期的登陆舰密度还夸张——现代驱逐舰乘员不过300人,075两栖攻击舰满编也就千余人,按这个比例,100艘战舰得装下整个东海舰队的员额。 其次是战场感知的双重标准,推演中解放军的侦察卫星、预警机、电子战飞机集体失明,而美军的宙斯盾系统能在千里外精准拦截,全然不顾解放军北斗导航已实现台海区域厘米级定位,电子战部队早在2022年就瘫痪过台军雷达网。 最荒诞的是后勤假设,美媒声称解放军登陆后“弹药三天告罄”,却选择性遗忘福建沿海的预置仓库群,以及民船动员体系。2024年“联合利剑”演习中,浙江渔船改装的无人机母舰已能支援前线,这种“人民战争”的底蕴是任何兵棋推演都算不出的。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推演的剧本预设,美国智库的台海兵推从来不是军事分析,而是政治游说。以CSIS为例,2023年的24轮推演中,19次设定“美日提前六个月进驻台湾”,这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假设,本质是为军售铺路。报告发布后,美国对台军售激增280亿美元,从“鱼叉”导弹到“毒刺”防空系统,全是过时的库存货。 更讽刺的是,推演中反复强调的“美军导弹库存不足”,恰恰是他们自己造成的——2024年美军印太司令部承认,支援乌克兰消耗了70%的精确制导弹药,关岛基地的“战斧”导弹仅够维持三天高强度作战。 解放军的实战化演训早已打破这些纸上演算,2025年5月的“联合利剑-2024B”演习,055驱逐舰抵近基隆港12海里,山东舰航母编队前出台湾东部海域,构建起“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这种体系下,美军航母只能在菲律宾海画圈圈,里根号战斗群近年每次演习都保持1500公里距离,生怕成为东风-26的靶标。 台湾岛内的真实情况更让美媒数据露馅:台军2024年征兵缺口达40%,后备役训练时长从14天砍到5天,所谓“全民防卫”连基本的弹药分发都做不到。去年台南军火库爆炸,暴露的不仅是管理混乱,更是整体战力的空心化。 美媒的数字狂欢,本质是用好莱坞式的战争爽文掩盖战略焦虑。当他们算出“4万阵亡”时,刻意忽略了解放军的体系化杀伤链:从卫星侦察到无人机引导,从电磁脉冲弹瘫痪指挥系统到精确制导导弹点名目标,这种“发现即摧毁”的能力,让传统登陆战的伤亡模型彻底失效。 更关键的是,台海战事的本质是中国主权问题,解放军的决心和能力不是靠兵棋推演能衡量的。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舰机绕台已成常态,2025年更是实现对台岛的“小时级封控”,这种实战化准备,岂是几张推演表格能束缚的? 那些耸人听闻的数字,说到底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生意经。当他们在报告里虚构“解放军损失100艘战舰”时,台湾地区的防务预算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美式武器的天价账单正一张张贴在台北的墙上。 而真实的台海局势,早已不是美媒笔下的“血肉磨坊”,而是现代战争体系的降维对决。当东风导弹的精度达到米级,当075两栖舰搭载的无人机能覆盖全岛,那些用二战思维算出来的伤亡数字,不过是过时战略的遮羞布罢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