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进行回敬,不知道现在新加坡脸上还挂不挂的住!11月25日,我们驻日大使馆

冷紫叶 2025-11-26 12:16:46

对新加坡进行回敬,不知道现在新加坡脸上还挂不挂的住!11月25日,我们驻日大使馆刊文称,1942年3月,日军决定在新加坡设立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兄弟部队,内部通称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总部设在新加坡,分支遍及东南亚,名义上负责消杀和给水,但实际饲养实验鼠、培养染有鼠疫杆菌的跳蚤。 1942年,当时日军刚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就急着把细菌战那套阴招搬过来,南京的荣字1644部队受命组建这支部队,当年5月还专门给东条英机发了秘电,没过一个月,部队就从上海动身往新加坡赶。 谁能想到,新加坡中央医院的医学院旧址,当年居然成了这支部队的总部,打着消杀给水的幌子,干的全是断子绝孙的勾当。 可别以为这只是个空架子,人家实打实干着灭绝人性的勾当,已故的新加坡前社会事务部长奥斯曼渥年,年轻时居然被迫给这支部队当助手。 他1981年留的口述历史里说得明明白白,日常就是抓老鼠,让跳蚤吸老鼠的血染上鼠疫,再把这些毒跳蚤混养起来,每隔三四个月,这些装在大玻璃罐里的活跳蚤就通过火车运去泰国,不知道要喂饱多少死神。 能撑起这么大规模的恶行,这支部队的底子可不简单,核心成员全是从哈尔滨731部队、南京1644部队抽来的老手,还有日本本土研究所的专家。根据日本国家档案馆的资料,光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实验室干活的就有850人,加上本地招的人,总数轻松破千,说是日军在中国战场外最大的细菌战部队一点不夸张。 新加坡这地方被日军选作总部,还有点“天然优势”,周边的马来西亚瓜拉庇劳常年27℃,湿度又大,成了培育毒跳蚤的天然工厂。日军在马来西亚淡杯、马六甲和印尼万隆都设了点,养老鼠的养老鼠,培细菌的培细菌,最后全汇总到新加坡,再分发到东南亚各地的分支。 部队成员大快良明后来回忆,1944年他在马来半岛中学里饲养老鼠,还见过轰炸机机舱里堆得像山一样的老鼠笼子,全是从日本空运过来的“毒原料”。 他们研究的东西五花八门,早就超出了“防疫”的范畴,新加坡学者林少彬和中国学者王选耗了五年写的书里披露,除了鼠疫跳蚤,这支部队还培育天花病毒、疟疾寄生虫和破伤风细菌。 《桑德斯报告》里更清楚,那些医学实验报告原件记录着,伤寒、疟疾、鼠疫是他们的“主攻方向”,完全是冲着大规模杀伤来的。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日本的国家行为,9420部队总务部长内藤良一提交的架构图里,天皇就在最顶端,下面三层指挥体系直接连着各个细菌战部队。 英国国家档案馆有记录,1945年在马来西亚,4名日军军医给囚犯下毒观察死亡过程,战后3人被判终身监禁。澳大利亚档案馆也藏着证据,巴布亚新几内亚有13名战俘被做了60天饥饿试验和抗疟疾试验,6人活活被折磨死。 这些罪行可不是谁瞎编的,全是学者们跑遍三大洲挖出来的,林少彬研究了四十多年,买了3000多件文献,还找到了11份部队档案照片。他和王选的书里收录了1942年的日军文件,明明白白写着荣1644部队执行731的南方战略,在东南亚布下这张细菌战大网。连明治大学研究员松野诚也都承认,这就是日军进军东南亚后专门建的细菌战核心据点。 日军溃败时还想毁尸灭迹,大量设备和资料被销毁,不少成员改头换面躲了起来,可纸包不住火,那些当年没清理干净的场地,现在还可能藏着污染隐患,马来西亚学者玛丽娜・阿卜杜勒・马吉德就专门提过这事儿,只是到现在都没人彻底评估。 南京大学吕晶教授也说,从哈尔滨到新加坡,这些细菌战部队串成了网,只是很多细节还没挖透。 想想看,当年日军在新加坡明目张胆搞细菌武器,总部就设在市中心的医院里,那些装毒跳蚤的玻璃罐从这里运出去,不知道让多少东南亚民众死于非命,现在驻日使馆把这事儿摆出来,全是有档案、有人证、有学者研究撑着的铁事实。 不知道新加坡面对这些沉甸甸的史料,再想想自己总爱说的“历史认知”,脸上还挂不挂得住。

0 阅读:7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