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让人意外了!简直是石破天惊!就在全世界都以为和平谈判终于有了眉目时,基辅方面

地缘历史 2025-11-26 14:50:24

这太让人意外了!简直是石破天惊!就在全世界都以为和平谈判终于有了眉目时,基辅方面却突然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乌克兰议长直接摊牌:除非拿回克里米亚,否则战争绝不会停止!   时间回到2025年11月24日,地点是瑞典斯德哥尔摩。   在全球瞩目的“克里米亚平台”峰会上,乌克兰最高拉达议长鲁斯兰·斯特凡丘克的话语,像一道寒流席卷了整个会场。   他斩钉截铁地划下了三条“红线”,每一条都像是在给刚刚有所缓和的局势浇上一盆冰水。   这三条红线,刀刀见血,直指要害。第一,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斯特凡丘克明确表示,乌克兰绝不承认俄罗斯对包括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在内的任何一寸土地的占领。   任何和平协议,都不能在法律或事实上削弱乌克兰对这些领土的主张。这等于直接否定了任何“以土地换和平”的可能性。   第二,军事自主不容妥协。针对此前美国方案中限制乌军规模的条款,斯特凡丘克的态度异常强硬。   他不接受任何对乌克兰武装力量规模的限制。在他看来,削减军队就是自断臂膀,将国家的未来防卫能力置于危险境地。   这无疑是对美国草案中“军队限员60万”提议的公开叫板。   第三,联盟选择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乌克兰有权自主决定未来是否加入北约或欧盟,任何试图剥夺这项权利的条款,基辅都无法接受。   这番表态,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乌克兰的命运,必须由乌克兰人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大国在谈判桌上私相授受。   斯特凡丘克的这番惊人言论,绝非空穴来风。   其背后,是正在日内瓦艰难推进的和平谈判,以及一份由美国主导、充满争议的“28点和平方案”。   这份于11月20日被披露的草案,要求乌克兰“沿接触线冻结战线”,这在基辅看来,无异于变相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永久占领。   更让乌克兰无法接受的是,方案还要求将乌克兰军队规模限制在60万人,并彻底断绝其加入北约的念想。   同时,方案中关于将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用于美国主导的重建项目,并允许美国企业控制乌克兰能源矿产的条款,更是引发了“出卖国家利益”的巨大争议。   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基辅的愤怒可想而知。   尽管在11月23日的日内瓦会谈中,这份“28点计划”被精简为“19点新草案”,暂时搁置了裁军等争议条款,但核心的领土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泽连斯基总统虽然表示“清单已更具可行性”,但也承认,最敏感的议题需要他与特朗普总统直接协商。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斯特凡丘克作为乌克兰立法机构的代表,发出了最强硬的声音。   这背后反映的,可能是乌克兰内部一种精心设计的策略。   总统泽连斯基在外交层面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甚至在今年9月还曾提出过暂时搁置主权争议的“韩国模式”停火方案。   然而,议长的强硬表态,则为乌克兰的谈判底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律和民意防火墙。   这相当于告诉全世界,尤其是华盛顿:即便总统迫于压力想要妥协,但任何损害国家主权的协议,都绝无可能在乌克兰最高拉达获得通过。   欧洲的介入,让这场大国博弈变得更加复杂。     11月22日,欧盟与德、法、英等国发表联合声明,虽然同意以美国方案为谈判基础,却也划出了自己的三条红线。   他们同样反对以武力改变国际边界,并对限制乌军规模表达了严重关切,甚至建议将乌军规模维持在80万。   这表明,欧洲不愿看到美国与俄罗斯绕过他们,单方面决定欧洲大陆的安全格局。   法国外长呼吁无条件停火,英国则强调“乌克兰的命运须由乌克兰人民自决”。   欧洲的立场,虽然与乌克兰不尽相同,却在客观上为基辅提供了一定的外交支撑,使其不至于在与美俄的周旋中被彻底孤立。   然而,战场上的现实却异常残酷。就在各方外交官唇枪舌剑之时,俄军的攻势并未停歇。   11月下旬,俄军已控制哈尔科夫州重镇库皮扬斯克市大部,并在红军城方向对乌军形成合围之势。   战场的失利,正不断侵蚀着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下,斯特凡丘克“收复克里米亚”的强硬立场,与其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说是一种悲壮的宣示。   它所强调的核心,并非立即在军事上夺回失地,而是在法理和国家意志层面,永远不放弃对每一寸领土的主权要求。   这是一种原则的坚守,也是对国民精神的动员。   俄罗斯方面的反应则显得游刃有余。   他们对美国方案的“多数内容”表示肯定,但胃口显然更大,坚持要控制敖德萨、尼古拉耶夫等黑海要地。   其国内的主战派更是叫嚣要“一直打到乌克兰投降”。这表明,即便乌克兰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和平也未必会到来。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