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为鳌拜是想自己当皇帝。拉倒吧。说句扎心的大实话,他根本就没那个资格,也没那个

若南光明 2025-11-26 15:30:33

都以为鳌拜是想自己当皇帝。拉倒吧。说句扎心的大实话,他根本就没那个资格,也没那个胆儿。那会儿的清朝,与其说是皇帝一个人的,不如说是一个股份制的“家族企业”。那八大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的超级大股东,手里死死攥着军权,也就是公司的核心资产。 太和殿偏殿的檀木椅还没坐热,十几个少年侍卫就从屏风后扑了出来,鳌拜的铁护腕在挣扎中撞翻了案上的青瓷笔洗,墨汁泼在明黄奏章上,像极了他此刻的狼狈。 后人总说鳌拜权倾朝野,可翻开《清实录》才发现,他连调兵的虎符都没碰过。 他曾在朝堂上逼康熙杀苏克萨哈,八大铁帽子王里的康亲王杰书当场把腰牌拍在案上:“镶黄旗的兵,轮得到你镶白旗的人指手画脚?” 直到被擒那天,他还在喊“太祖爷赐我的巴图鲁称号”,却忘了顺治遗诏里,辅政大臣排名他在索尼、苏克萨哈之后。 有人说鳌拜要是真想反,凭他手下的镶黄旗劲旅早该动手了。 可镶黄旗的牛录章京们,祖上都是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的老满洲,族谱里写着“世受皇恩”,鳌拜不过是他们的旗主之一,真要扯旗造反,第一个把他绑了送宫里的就是这些人。 清朝初年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远在内阁之上;每个议案都得八大铁帽子王点头,连皇帝都得让三分。 这种贵族共治的传统,像一张无形的网,把“皇权”框在“族权”的笼子里——鳌拜想破笼而出,就得先问问那些握着网绳的王爷们答不答应。 康熙擒鳌拜后,立刻恢复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例会制度,与其说是巩固皇权,不如说是向宗族势力递了台阶。 再猛的权臣,也敌不过“非我族类”的猜忌——这大概是所有封建王朝里,异姓臣子的宿命。 当年鳌拜被押出宫时,路过太庙,据说他突然挣脱侍卫,朝着太祖努尔哈赤的神位磕了三个头,额头渗出血来。 那血印子,像个没写完的“忠”字,也像个醒目的“戒”字——提醒后来者,权力这东西,借来的终究要还。 可他忘了,权力的本质是信任,还是畏惧?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功,亲手宰了张献忠的狠辣,皇太极顺治两代君主的信任,这些都让他错把“倚重”当成了“依附”。 他骨子里信的是拳头和血统,却没看透这“家族企业”的规矩:打工的再能干,也成不了股东。 康熙那句“念其旧劳,免死禁锢”,与其说是仁慈,不如说是给所有股东一个交代——看,跳得再高的打工仔,也翻不出咱们的手掌心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

3
2025-11-26 19:32

那是也不看看康熙他爹是谁 那可是洪承畴唉。鳌拜在能打能玩的过洪承畴吗

若南光明

若南光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