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经常去爬秦岭。他说,他遇到过一座尼姑庵,里面的尼姑都很瘦,因为没钱,每

小杰水滴 2025-11-27 00:43:17

我有个朋友经常去爬秦岭。他说,他遇到过一座尼姑庵,里面的尼姑都很瘦,因为没钱,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有一次爬山时,他拎了两小壶油和几斤橘子送给她们。那座庵藏在秦岭深处的一道峡谷里,没有路标,只有一条被踩得发亮的石板路通向那里,路两旁长满了带刺的酸枣树,朋友第一次误打误撞找到时,裤腿都被勾出了好几个洞。那次回来后,朋友总惦记着庵里的尼姑。 我有个朋友,常去爬秦岭。 他说秦岭深处藏着座尼姑庵。 在一道峡谷里,没路标,只有条石板路通向那里;路被踩得发亮,两旁酸枣树的刺带着尖,叶子边缘的锯齿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第一次找着时,他裤腿被勾出好几个洞——深色的线头像没扎紧的心事,垂在脚踝边。 庵里的尼姑都瘦。 不是刻意节食的瘦,是脸颊没什么肉,手腕细得像山涧里的竹枝,他后来才知道,她们每天只吃一顿饭。 那天他爬山,拎了两小壶油,还有几斤橘子。 橘子是早市买的,皮有点青,他想着放两天会更甜。 尼姑们出来接东西时,手指上沾着泥,像是刚在庵后的菜地里忙活完。 接过油壶的手顿了顿,又轻轻捏了捏橘子,问他:“这得走很远的路吧?” 他说不远,顺道。 其实那天他多绕了两小时。 回来后,他总惦记。 惦记那几斤橘子够不够分,惦记小壶里的油,够她们炒几次菜。 后来他想,或许她们的瘦不是因为饿,是山风把日子吹得清减了? 山泉水煮的粥,野地里摘的菜,连说话都带着草木的气,哪有多余的脂肪可长。 可他还是忍不住想,下次去,带点什么好。 那袋橘子后来被摆在庵堂的窗台上,青黄的皮晒得半透,像串起的小灯笼。 现在他爬秦岭,背包里总多装样东西——有时是把挂面,有时是包红糖。 别总问别人需不需要,你觉得该给的,递过去就好。 那条石板路还是老样子,酸枣树的刺尖上,偶尔挂着他新勾破的线头。 他又去了

0 阅读:92
小杰水滴

小杰水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