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最近发了条消息,说代表团从日内瓦回来,结束战争的步骤清单终于能落地了。这话我一听就有点恍惚——之前哪次谈判不说有进展?结果仗还在打,清单从28点缩到现在,到底是谈成了还是认怂了?谁也说不准。 其实这种事儿我见过不少,就像老家镇上和开发商谈拆迁。每次开会都说“达成初步共识”,结果要么是我们让一步少拆几间老房,要么是开发商加俩钱,但核心问题永远绕不开——谁都不想吃亏。泽连斯基现在就像那个镇长老王,一边要稳住镇上的人,怕大家说他卖地盘;一边得和开发商掰手腕,紧了又怕对方直接撤资不管。说白了,他现在就是在走钢丝,一步都错不得。 再说我一朋友,和人合伙开奶茶店闹分家。每次谈都说“没问题”,背地里却各算各的账——朋友想保住招牌的珍珠配方,对方想拿走攒了半年的客户列表。谁都不肯先松口,最后要么散伙要么一方妥协。国际上的事儿也差不多,美国大选要来了,拜登不想在乌克兰问题上丢选票,特朗普又放话上台就停火,但停火的代价呢?乌克兰得割地?还是俄罗斯撤兵?谁都没明说。泽连斯基特意提要和特朗普谈敏感问题,这步棋走得悬,就像我朋友主动找对方谈配方,搞不好就被人拿捏住。 最揪心的还是老百姓。仗在乌克兰土地上打,他们每天躲炮弹、抢物资,谁不想和平?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永远不做和平障碍”,这话听着硬气,其实透着无奈——要是真答应俄罗斯的条件,国内老百姓能答应吗?要是不答应,谈判又得黄。国际社会嘴上喊支持,欧洲怕难民涌过来,美国怕影响大选,谁真把乌克兰的死活放第一位?说到底,和平不是写在清单上就行,得真真切切让老百姓能安心吃饭睡觉。 所以泽连斯基这篇文,与其说是捷报,不如说是递个信——我还在扛着,没放弃。这种韧性确实不容易,但光扛着也没用啊。希望这次谈判真能有点实在的东西,别再像之前那样,谈来谈去还是老样子。毕竟,谁都不想再看到新闻里那些哭着找爸妈的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