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英国花了 7 亿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 60 多亿, 就为了救河里的百十条鱼,这事儿不是瞎编,是《泰晤士报》曝光的,就发生在萨默塞特郡的欣克利角 C 核电站。 这事儿我刷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直到翻到当地网友的评论区,才知道老百姓有多窝火。住在核电站附近的退休教师玛格丽特说,她今年冬天把暖气开到15度都舍不得,每月电费还比去年涨了40镑,而那些给鱼装的“声波迪斯科”装置,光是安装费就够她整个街道的老人缴半年暖气费。更讽刺的是,这些号称“最牛保护装备”的东西,实际测试时连最常见的河灯鱼都拦不住,最后只能靠数学模型凑数,算出零点几条鱼的存活率,这哪是救鱼,分明是拿数字糊弄纳税人。 我查了下,这个项目的环保方案是法国电力集团EDF提交的,当初监管部门连现场实验都没做就直接通过了。有人在论坛里质疑:这7亿英镑里,会不会有回扣?毕竟这么大的项目,随便抽点都够普通人活一辈子。但更让人无奈的是,英国现在的能源政策就是这样——为了所谓的“生态政绩”,把保护鱼群捧到不切实际的高度,却不管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去年冬天,英国有超过12万户家庭因缴不起能源费被断供,而这笔救鱼的钱,足够给25万户家庭缴一年的暖气费。 其实环保本不该和民生对立。比如我们国内建水电站时,也会做鱼类保护,但都是选性价比高的方式:建鱼道、放养鱼苗、用低成本的拦鱼网,而不是搞这些华而不实的“奢侈品装备”。英国这次的教训就是,环保要接地气,不能成为某些人捞钱的幌子,更不能让老百姓为“政治正确”买单。现在反对党已经要求彻查此事,看看这7亿英镑到底花在了哪里,有没有人从中渔利。 这事儿后续我会继续盯着,毕竟60多亿不是小数目。大家觉得,为了救百十条鱼花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是真环保还是假政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