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事件警示:顶风作案暴露的监管漏洞
中央巡视组进驻湖南第三天,湖南省机场管理局局长邱继兴因涉嫌性侵被刑拘的消息引发震动。这一案件折射出三个深层问题:
权力监督的时空盲区:邱继兴从乡镇干部到省属国企掌舵者的晋升轨迹(1994-2023),恰是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化的历程,但其顶风作案暴露出“能上能下”机制仍需强化。
“围猎”与“被围猎”的共生关系:饭局作为权力寻租的传统场景,在高压反腐态势下仍成犯罪温床,折射出某些领域“围猎”手段的隐蔽化趋势。
“能人腐败”的治理难题:邱继兴的快速晋升与其后续违纪形成反差,警示“重业务能力轻政治监督”的积弊仍未根除。
二、制度刚性:反腐败斗争的法治化升级
“不敢腐”的震慑持续强化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涉及“一把手”占比达31.6%,表明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持续加码。
邱继兴案发生于巡视组进驻期间,恰恰印证了“巡视利剑”对“顶风作案”的精准打击效能。
“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密
湖南省2023年出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明确“八小时外”行为规范。
国企领域推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全程留痕制度,从源头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不想腐”的堤坝筑牢夯实
湖南省纪委监委创新“廉政家访”制度,2023年通过家属监督发现问题线索同比上升27%。
“清廉机场”建设纳入全省清廉单元创建,今年已排查廉洁风险点136个。
三、理性反思:超越个案的制度性求解
破除“反腐影响发展”的认知误区
邱继兴曾主政的浏阳市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但其违纪行为证明:没有政治生态的清明,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中纪委数据显示,2023年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中,60%涉及“一把手”权力滥用。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闭环
技术赋能监督:借鉴长沙市“智慧监督”平台经验,将工程项目审批、干部配偶从业等30类数据纳入监测模型。
制度创新突破:参考浙江“一把手”用权清单制度,推动国企领导人财产申报与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覆盖。
激活群众监督“末梢神经”
中央纪委“四风”问题举报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群众举报线索中,涉及“饭局腐败”的识别准确率达73%。完善证人保护、举报奖励等机制,方能释放全民监督潜力。
四、历史启示: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从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到新时代“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邱继兴案的查处,既是巡视制度的胜利,更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生动注脚。
结语:
反腐败斗争需要“雷霆之势”,更需“制度之治”。中央巡视组的进驻不是“一阵风”,而是制度笼子不断收紧的信号。唯有将个案查处转化为制度完善,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治理效能。
#2025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进入湖南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