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其实,知恩图报的教育和信念,从古代就已经被先贤所普及,也成为了老百姓内心中公认的美德。孝敬父母,养育儿女已经成为了无数人心中认可的义务和责任。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部分人却缺乏责任感,往往对别人的帮助觉得理所应当,根本不会记在心上,更不要说给予回报。一位善良男子偶遇弃婴,含辛茹苦将其养育成人,成年后女儿却要断绝关系。
生父无力抚养,男子悉心照料
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时代,很多女性开始和男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在一些方面甚至有一定的优待。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经常会出现一些女性新生儿被送给他人养育,甚至会有父母直接将女婴抛弃。
1993年4月,一名男子以家庭困难为由抛弃了自己亲生的女儿,希望有人可以将其养育成人。但当地村民却认为,孩子很小非常虚弱,很难养活。但这位父亲却在村中留宿了一夜,没有抚养女儿的能力,又想让女儿有一个好的领养家庭,直到这名男子第二天准备怀着不甘离开时,一个名叫做方崇财的单身汉决定领养,将孩子抱回家,还给女孩取了个小名叫做小鱼。
单身汉方崇财收养了这个女儿,把孩子视若珍宝,还给孩子买了奶粉和葡萄糖。他认为这个养女会是自己的福报,于是他非常细心地照料小鱼,而方崇财的母亲经常也会帮忙照看。方崇财的母亲离世之后,方崇才也要外出打工,给小鱼挣钱,于是照顾小鱼的重任,就由方崇财的哥哥一家照顾自己。小鱼的日常生活开销,学费都是由方崇财承担,在户口本上也将小鱼登记为了方崇财的养女,小鱼也亲切地将方崇财称之为爸爸。
虽然方崇财没有办法悉心照料小鱼的生活,但是对小鱼一直都很好。上学的时候,还经常会接送小鱼。小鱼的亲生父母也曾经来探望过小鱼,十岁的时候,小鱼还去亲生父母家玩儿过,到快开学的时候都还没回来。方崇财有一点点智力障碍,但是由于担心小鱼,还是决定自己出门寻找,甚至在寻找小鱼的路上,方崇才迷路了,后来还是救助站将方崇财送回的家。而乡里乡亲都知道方崇财对小鱼非常好,也为这个孩子高兴,认为小鱼在长大之后也会回报方崇才,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乡里乡亲都感到意外和寒心。
不愿尽赡养义务,提出诉讼断绝关系
小鱼长大成人,也有了合适的对象,结婚也是势在必行,而方崇财和大哥在磋商之下,希望小鱼来赡养自己的养父方崇财。方崇财被接到小鱼家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不能白吃女儿的苦,决定四处打工。2015年,方崇财回到老家。在此之前,女儿和婆家人发生了一些矛盾,而小鱼的婆家人也表示会承担方崇财的赡养义务,但是这个承诺没有兑现。在外打工的小鱼经常会回老家,但是却没有看望过自己的养父方崇财。
在赡养有一定智力问题的养父方崇才这件事情上,方崇财的大哥也曾经和小鱼的婆家有过交涉。双方都认为对方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在双方的激烈争吵下,小鱼也最终软下来,在大年三十把养父接到家中赡养。但是很快又把养父送了回去,在2016年的时候,小鱼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要和养父断绝关系。当年的方崇财虽然收养了小鱼,但是却没有签下任何书面上的协议,且有智力问题的方崇财和《收养法》的要求不符。最终,法院判定小鱼和方崇财的收养关系无效。但是,方崇财有权利向小鱼追讨十多年来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等费用,但心怀仁爱的方崇财表示并不打算向小鱼追回费用。
方崇财和小鱼之间的家庭纠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十几年的养育之恩,说断就断,的确让人觉得倍感凄凉。法院一纸判决下达后,小鱼也再也没有和养父方崇财及其家人联系过,但方崇财经常会拿起幼时小鱼的照片愣神难过。
结语:
”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人生在世就是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修养和思想境界。虽然小鱼的养父方崇财有一定的智力问题,但是在境界和道德方面,它却比大多数人拥有更高的境界。虽然他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最终选择断绝关系,但是他的高尚品德受到了世人的肯定,他的事迹也会被乡亲们广为传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