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小县城竟然藏着这么多美食,个个背后有故事
前段时间,跟随一些朋友,第一次去了甘肃定西的通渭县。说实话,去之前是对这里一无所知,甚至去了之后,也是不太知道这个小县城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除了大家是奔着这里的书画去之外,有时甚至连这里的名字都叫不准。
说来也是,就是被这里的书画市场,后来个真心震惊到了。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有着如何深厚的书画文化。也是培养出了众多的,不论是学者专家,还是很平头百姓,都对书画兴趣浓厚热爱有加的爱好者。这是真令人不曾想到的。
除此之外,当我们参观完这里的书画园区,到了晚饭时间,被带到附近的一处居民区,进入一家农家小院时,又再一次对这里的地方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后来,也真真实实被这里的美食给吸引和再次震撼到了。
当地朋友建议说,既然来了通渭,那就吃一些这里地地道道的农家饭,地方菜,这才更显通渭特色和地方特色。他们不知道的,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呢。每到一个地方,吃最地道的地方美食,这都是我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于是乎,当地的朋友便为我们推荐起来。
大家一致同意先上肉,当地朋友主推的,就是这里的“通渭排骨”。这份看似没啥特别的排骨,既然被称为“通渭排骨”,那一定是有着通渭这边特有的做法和味道。据当地朋友介绍,这排骨,一般都是提前炖好,等到客人上座,根据分量然后上菜。而这样的一份排骨,吃起来香烂而不干柴,非常美味,很是令人喜欢。当然,那份猪蹄,就是更不用讲,众人对这两份最先上桌的肉菜,纷纷表现出了十二分的好感,不仅赞不绝口,而且也是吃不绝口。
除此之外的其他几样菜,也是样貌独特,味道不一般。你比如,那份手擀馍,模样上和吃饭上,多少有点陕西长武彬州乾县一带的锅盔馍,同时加一些辣椒之类的伴菜。但是这个饼的特点是,更加的软和,吃起来劲道,味道也很上口。
看到炒血面,第一反应就是吃过的长武一带的血条汤。大致能理解,这都是用猪血之类的原料制作而成的面条,一个是炒着吃,一个是浇汤吃。有了以往吃长武血条汤的感觉,对这份菜,倒不是很拒绝。谁知这吃起来,也是令人心里赞叹不已。汤面吃的感觉很爽,炒着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两地虽是差几百公里,这吃法和对美食的开发研究上,也是有着各自的不同。
还有一份比较独特的菜,就是“烂草帽”,这道菜,够烂,够形象。就是听这个名字,你大概都能联想到,这道菜长啥样。这道菜也一定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让人印象深刻的生活,用劳动人的智慧,才能创造出来的经典之作。果不其然,那份已经都“烂透”的油酥饼,不仅看着很应景,就是吃起来,你也一定是能品尝到劳动间,淳朴的粮食的味道。
与此同时,桌子上有一道上的比较晚的菜,看样子就是那种肉片炒粉之类的,品尝一口,自然味道也是没的说。有了众多这些出自农村的“家常菜”的铺垫,也有了对这里民间饮食文化的初步接触,大致我们是能猜到,这份看这其貌不扬的小菜,也是一定是有着别样的名字,比如,它真正的名字,就是叫做——杀猪菜。关于这道菜的故事,当听到的那一刻,脑海里,便是无尽的画面感,就如同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还别说,有了这道菜,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陕甘两地,源远流长,深厚而纯真的民间历史和文化。因为朋友们讲的这道菜的故事,和这菜名,就已经很不一般。
据他们介绍说,之所以这叫杀猪菜,那是因为以前呢,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而如果遇到村子里谁家杀猪,那一定是要请村里人和邻居们到家里吃饭,这道肉片炒粉的小菜,便是必选菜。所以,关于这道杀猪菜,背后的故事,也都已经充满着浓浓乡土风情。吃到它,既对美食的一种眷恋,更是对过往生活的无尽怀念。
除此之外的地软软炒鸡蛋,光是看一看,那种童年无忧无虑奔走在山间沟壑中,搜寻地软软吃的场景更是记忆犹新。地软软炒鸡蛋的熟悉味道,没吃之前就已经涌上心头,充斥着大脑。
如今,我们随着一天天的长大,都已经习惯了“挖光阴”,也就是“挣钱”。已经不再想以前那样简单快乐自由的去生活。丢掉和忘掉了很多以前生活中的美好和味道。没想到,这样一个初来乍到的地方,竟然给一点点吃回来,找回来了。
这里丰厚悠久的历史人文,也是一点点通过影响,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进而让这里的每一道美食,都富有文化的气质,劳动的味道。这是很少能在现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里,感受得到呢。所以,这一餐,和这一路出行一样,让人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