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国产大飞机全面爆发!核心战略产业,龙头厂商全梳理

4月17日《中马联合申明提出》“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4月15日《中越联合声明》提到“欢迎越南

4月17日《中马联合申明提出》“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

4月15日《中越联合声明》提到“欢迎越南的航空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支持在中国商用飞机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大飞机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高度重视大飞机产业链的产业配套、核心技术攻坚等领域发展。

从国产大飞机出海机会来看,东南亚有望率先突破。从市场容量看,预计到2040年中国客机机队规模占全球22%,亚太地区占全球19%,亚太地区机队容量与我国相当。目前C919累计订单为1061架,基本为国内订单。

根据《打造并拓展中国大飞机产业链》,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产业地位。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 10 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 1∶80,技术转移比为 1∶16,就业带动比为 1∶12。大飞机的制造环节按照价值量拆分,机体结构、发动机、机载设备、其他的价值量分别约为 30%-35%、20%-25%、25%-30%、10%-15%。

当前“主-供”供模式,全球采购,带动产业发展。

“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是当前世界主要飞机制造商采取的主流方式:因为航空制造业越来越集中,研发成本越来越大,致使各大垄断寡头为了分担风险,在控制好核心技术的前提下,将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进行了全球化分工,从而分摊研制费用,通过利用国际廉价劳动力降低制造成本,降低了自身风险。波音、空客在新一代民机上都采取了“主-供”模式。

C919批产提速+国产化环节

C919 项目中机体加工制造环节的国产化水平较高。

C919 的机体结构主要由国内供应商承 制,大部分由航空工业集团成飞、洪都、西飞、沈飞、哈飞、昌飞,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 技术研究所,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造;

机载系统主要通过合资公司的 形式配套,通用、联合技术、霍尼韦尔等一批欧美顶级航空制造企业以及航空工业集团诸 多专业制造公司深度参与其中;

发动机目前装备的是由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 SNECMA(现 赛峰集团)合资的 CFM 国际公司的 LEAP-1C 发动机。

根据 Airframer,我国 C919 大飞机 主要供应商如下:

机体制造: 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中航沈飞;中航成飞。

发动机国产化: 航发动力、航发控制;航亚科技。

机载系统国产化: 中航机载、中航光电、四川九洲、安达维尔、全信股份、江航装备。

零部件: 三角防务、润贝航科、中航重机、爱乐达、广联航空。

航材国产化: 润贝航科、北摩高科、海特高新、安达维尔。

新材料: 宝钛股份、西部超导、中航高科、光威复材、中复神鹰、抚顺特钢。

具备大飞机机体结构、机载设备供应能力的企业(国内、国外、国内外合资)、国产飞机发动机(潜在)供应商:

数据来源:中国商飞,各公司官网,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仅作为行业分析和信息分享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关注【乐晴智库】,洞悉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