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博兴者,河朔之明珠也。北枕黄河之雄浑,南襟济水之余韵,东接渤海之浩渺,西连岱岳之葱茏。昔者《水经注》载“平州古湖”,今之麻大浩渺,蒲苇连天,鱼蟹潜跃,盖天地之奥府也。董郎仙配,传千年之恋曲;草柳经纬,织百代之匠心。物阜民丰,非遗璀璨,诚鲁北之灵壤哉!
观其山水:九曲黄河,襟带其左,浊浪奔雷,孕万物以膏泽;麻大潴泽,镜鉴其右,碧波映月,养群生以珍奇。春则柳烟笼岸,蒲芽破土;夏则荷香漫湖,蛙鼓连声;秋则蟹肥稻熟,芦雪纷飞;冬则冰凝玉镜,渔火缀寒。四时之景,更迭若画,而民之生计,皆赖于斯。
论其物产:金丝鸭蛋,出湖滨之泽,鸭啄蛤螺,卵含琼浆,盐卤渍之,蛋黄流金,明清贡馔,今入民间,佐蒲菜之鲜汤,味越八珍。店子粉皮,肇自北魏,《齐民要术》载其法,红薯为浆,石磨为引,旋蒸晾晒,薄若蝉翼,炖鱼则吸其鲜,凉拌则承其味,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乔庄水煎包,诞于民国,面煎金黄,底脆若金,馅调荤素,香溢街巷,早集之上,老幼咸趋,一啖而暖肠胃,再品而忆乡愁。
至于百工之妙:草柳编结,起于宋元,蒲柔柳韧,编篮织筐,或为日用之器,或成巧饰之珍,非遗榜上,名播寰宇,今之匠人,融古汇新,时装秀场,竟现草编之华。老粗布织,传自仙姬,棉线经纬,木机声响,纹若云雷,质比葛苎,冬暖夏凉,适乎四序,鲁锦之名,载誉八方,顾家村头,机杼声里,续千年之女红。
若夫珍馐之盛:麻大毛蟹,秋日肥膏,清蒸佐醋,鲜逾江鲜;博兴对虾,沿黄而养,壳薄肉弹,白灼油焖,各尽其美;曹营狗肉,卤香透骨,五香入魂,冬则汤暖,夏则丝凉;姜韩全羊,整豚入釜,汤白如乳,蘸料而食,温补而不腻,宴客以全礼,尽显鲁北之豪迈。
嗟乎!博兴之地,集天地之灵秀,汇古今之华光。昔者农耕渔猎,开文明之先;今者非遗焕新,展时代之貌。一邑之内,既有河泽之利,复得匠作之巧,美食琳琅,风物独特。登斯土也,临湖而叹造物之奇,观艺而感匠人之智,品馔而悟烟火之味——此诚齐鲁之瑰宝,河海之遗珠也!
产地坐标: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文化密码:黄河三角洲腹地,北魏《水经注》记载的“平州”古湖,董永与七仙女传说发源地,国家级非遗草柳编、老粗布之乡。
1. 麻大湖金丝鸭蛋
产地:湖滨镇麻大湖水域
典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麻大湖“鱼龙潜跃”,此地鸭群以湖内蛤蜊、小鱼为食,产下的鸭蛋经传统盐卤腌制后,蛋黄呈现金丝状纹路,曾为明清贡品。北宋诗人苏轼泛舟麻大湖时,赞其“金丝裹玉盘中珍”,民间更有“吃了金丝蛋,不羡天上仙”的俚语。麻大湖湿地生态系统为鸭子提供天然饵料,形成“鸭戏莲湖,蛋藏金辉”的独特景观。
推荐理由:蛋壳青润如玉,蛋清透亮似琥珀,蛋黄沙绵流油,搭配当地蒲菜做汤,鲜掉眉毛!
2. 店子粉皮
产地:店子镇东郑村
典故: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粉皮制作工艺,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将其列为宫廷宴席必备食材。民国时期,东郑村家家户户以红薯淀粉手工制粉皮,薄如蝉翼,耐煮不烂。非遗传承人郑璐芳坚持用传统石磨磨浆,延续“打糊、旋皮、晾晒”古法,每张粉皮需经七道工序,耗时三天方成。
推荐理由:凉拌时淋麻汁蒜泥,酸辣开胃;炖鱼时吸饱鱼汤,Q弹入味。老辈人说:“过年不磨粉皮,不算过团圆年。”
3. 乔庄水煎包
产地:乔庄镇蔡寨村
典故:起源于1928年,传说同治皇帝患病厌食,尝后食欲大振,此后成为宫廷御膳。2011年入选“山东不可不吃的100种美食”。蔡寨村至今保留柴火铁锅煎制工艺,老辈人用棉花柴烧火,香气更醇厚。面皮金黄酥脆,韭菜猪肉馅鲜香不腻,搭配醋汁和蒜瓣,是当地人早餐标配。
推荐理由:“金底银帮”的水煎包需经煮、蒸、煎三道工序,火候全凭掌勺人经验。咬开脆皮,汤汁四溢,一口穿越百年烟火气。
4. 博兴草柳编
产地:锦秋街道湾头村
典故:800年传承历史,国家级非遗。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柳编技法,20世纪70年代产品出口20多国。传承人王贵芝将草编与现代时装结合,设计出草编礼服裙,亮相巴黎时装周。老匠人贾流远耗时三个月,用1万多把“鲁班锁”编织巨型灯笼,获上海世博会金奖。
推荐理由:蒲草、柳条编织的果篮、收纳筐,天然质朴。湾头村“草柳编+电商”模式走红,村民在抖音直播编织过程,传统手艺焕发新生。
5. 博兴老粗布
产地:城东街道顾家村
典故:相传七仙女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传授纺织技艺。顾家村老粗布以纯棉线手工织造,纹路粗犷,透气性强。明清时期,老粗布成为鲁商“闯关东”的重要商品,东北民间至今流传“博兴老粗布,冬暖夏不捂”的说法。
推荐理由:床单、衬衫触感柔软,冬暖夏凉。2025年“鲁锦风尚”非遗展上,老粗布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出时尚家居系列。
6. 麻大湖毛蟹
产地:麻大湖水域
典故:齐桓公会盟诸侯时,曾以麻大湖毛蟹宴请宾客。湖区“无蟹不成席”,中秋前后蟹肥膏满,清蒸后蘸姜醋,鲜美绝伦。北宋诗人梅尧臣曾赋诗:“湖蟹十月黄,持螯共君尝。”麻大湖生态养殖,水草丰茂,毛蟹自由觅食,比普通河蟹更具野趣。
推荐理由:蟹壳青亮,肉质细腻,蟹黄如金。麻大湖景区推出“蟹宴游船”,边赏湖景边品蟹,体验“秋风起,蟹脚痒”的诗意。
7. 博兴对虾
产地:乔庄镇沿黄盐碱地
典故:2001年引进南美白对虾,利用黄河水和盐碱地优势,开创低盐度生态养殖。2019年获“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称号。乔庄镇举办对虾节,推出油焖、蒜蓉、白灼等吃法,搭配黄河鲤鱼,演绎“一虾两吃”的黄河盛宴。
推荐理由:虾体饱满,肉质弹牙。当地渔民独创“活水暂养”技术,确保对虾鲜活直达餐桌。
8. 曹营狗肉
产地:曹王镇曹营村
典故:县级非遗,百年传承。曹营村以“五香卤制”工艺闻名,狗肉酥烂脱骨,香气四溢。民国时期,曹营狗肉馆林立,南来北往的商人以“吃狗肉,住曹营”为旅途标配。卤制秘方传男不传女,至今沿用百年老汤。
推荐理由:冬季搭配热汤面,驱寒暖胃;夏季凉拌狗肉丝,佐以黄瓜丝,清爽不腻。曹营村沿街狗肉馆林立,本地人常说“吃狗肉,就去曹营”。
9. 姜韩全羊
产地:韩店镇姜韩村
典故:起源于清末,以整羊入锅炖煮,搭配秘制蘸料。姜韩村全羊宴曾获“山东名吃”称号。当地婚丧嫁娶必上全羊汤,寓意“全福全禄”。老匠人姜德海坚持“现宰现炖”,羊肉软烂入味,羊汤乳白如奶。
推荐理由:寒冬时节,一碗全羊汤配烧饼,从头暖到脚。姜韩村推出“全羊宴体验”,游客可参与宰羊、熬汤,感受传统饮食文化。
旅行贴士:
✅ 每年9月“博兴对虾节”可体验捕捞、烹饪乐趣
✅ 麻大湖景区可乘小船采摘白莲藕,品尝渔家菜
✅ 顾家村老粗布市场能亲手参与织布体验
✅ 乔庄镇打渔张森林公园露营,夜观黄河星空
———
✨ 文化彩蛋:
博兴县博物馆藏有明代草柳编宫灯,麻大湖遗址出土过春秋时期的青铜鱼钩,印证此地千年渔猎文明。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