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国产金属风暴亮相引起一定热度,某些专家也在卖力的解读,又总结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成果:拦截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金属风暴是老牌明星武器,澳大利亚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
金属风暴最核心的技术是:电击发。
常规枪炮是机械击发,撞针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把弹丸打出去。金属风暴是用电引燃发射药,把弹丸打出去。
电击发,没有枪机、撞针这些东西在屁股后,所以金属风暴可以把多发弹丸塞到一根发射管里。又不需要弹匣、供弹这些零部件,所以金属风暴造型非常简洁,只是一根管子,又可以把很多根管子打包成一个单元。
只要空间足够,多少根管子都行。
不过金属风暴容易产生几个误区:
1根管子里塞多发弹丸,发射管起的是弹匣功能,所以真正用于发射的部分是很短的。
看着长其实是短管。
金属风暴可以发射子弹也可以发射榴弹,但只能是40mm口径左右的小榴弹,不能发射155mm口径之类的大榴弹。
榴弹叠加在发射管里,发射药产生的高温、高压对后面的榴弹有很大的影响,搞不好会炸膛。所以金属风暴装的是低速榴弹:发射药少、初速低、射程短。
短管、低速小榴弹!
外形毫不沾边,但金属风暴跟自动榴弹发射器更为接近。
金属风暴是一下子打出去几十发榴弹,自动榴弹发射器是几秒钟打出去几十发榴弹。其他方面,榴弹飞行的速度、射程、威力都差不多。
榴弹炮跟迫击炮更为接近,炮弹飞的偏慢、弹道非常高、走一条大弧线,相当于打到空中再掉下来,所以不能用榴弹炮搞拦截!
飞的慢、走高高的大弧线弹道,下落的时候刚好砸到目标,可能性接近于零。时间上稍微有一丢丢的误差就错过去了。
而低速榴弹、金属风暴,飞的更慢,弹道更高,更不能用来搞拦截。
过去大口径高射炮都是加农炮。
现在负责防空的高射炮、转管炮虽然口径小了很多,但道理跟加农炮是一样的:炮管长、弹道低伸、装药足、炮弹速度快、直接扑向目标、跟目标在一条路线上,在目标前面打出一片弹幕。时间、位置有点误差也能击中。
金属风暴、低速榴弹的射程近,理论上最大射程1000多米,通常只能打几百米。亚音速反舰导弹也是挺快的,每秒二三百米。2-3倍音速的反舰导弹每秒七八百米。
射程太近,低速榴弹即便拦截到导弹,造成一定破坏,导弹依靠剩余的动能、惯性还是很可能击中军舰。
金属风暴可以发射子弹,弹道低伸,速度快,可以像加农炮那样正面拦截。但还是这个问题,子弹的射程短,只有几百米,即便拦截到,导弹靠惯性继续飞,爆炸依旧会对军舰产生很大的破坏。
金属风暴不能拦截高速目标、反舰导弹!不论是2-3倍音速还是亚音速,都拦不了。
空对地导弹、战斗机、轰炸机、巡航导弹、地对地导弹等等速度比较快的目标也都拦不了。
军舰是极其昂贵的装备,用金属风暴,慢悠悠飞、高抛弹道、射程几百米的低速榴弹作为最后的屏障,心得多大呀。
理论上金属风暴可以拦截低速目标。
小型无人机速度很慢,飞的很低,用金属风暴拦截应该可以。现在无人机泛滥,金属风暴会不会跟着兴起,会不会借这个机会被部队采纳,还得拭目以待。
但拦截的关键是发现。
如果能及时发现、锁定无人机,用什么武器打下来并不重要,现有的机枪、机炮、近程防空导弹都可以打下来,很容易。所以,为拦截无人机,有没有必要再搞一款金属风暴也是很大的问题。
拦截无人机最好用的武器依然是转管炮、转管机枪:速度快、射程远、精度高、弹道平直。
个人感觉应该搞一款12.7mm口径的6管机枪,装在轮式底盘上,既可以拦截无人机,放平打步兵也很猛,成本还很低。上面的25mm口径6管机炮拦截廉价的无人机有点浪费。
首先,是咱们可爱的专家不知道金属风暴是什么,不知道装的是什么弹,不知道这个弹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然后展开畅想、天马行空、想跑偏了。根据他跑偏的畅想又骄傲自豪、遥遥领先、美帝惊呆了。
研制金属风暴的初衷是直接作战、直接打人的,压根不是为搞拦截设计的,本身它也不能搞拦截。金属风暴不能搞拦截没有任何毛病,有毛病的是专家。
金属风暴有手枪、步枪、狙击步枪和榴弹发射器,都是用来直接打人的。
金属风暴的名气很大,但也是叫好不叫座的典型,30年来并没有哪个国家正式采纳。
30年没被采纳这是现实情况,答案也只能是一个:肯定是有毛病。
1、军队对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人类搞机械击发已经100多年,极其成熟、可靠。再先进的火炮也得预备根绳子,啥高科技也不如拽绳子击发可靠。电击发是比较新的技术,怎么都有点悬。
2、多发弹丸叠加在一根管子里,还是有点悬。即便减少发射药,高温、高压对后面的弹丸还是有影响的。不炸膛也影响精度、可靠性。
3、金属风暴最大的特征是多管。虽然没有传统枪械的零部件,但很多根管子捆到一起,加上电源系统,体积反倒很大。
金属风暴手枪、步枪、狙击枪基本上都是双管、4管,比普通枪械更笨重。榴弹发射器通常40管起,体积非常庞大,得用卡车、坦克底盘甚至军舰搭载。
国产金属风暴才16根发射管,一辆中型卡车已经饱和。
看着个头很大,实际上每根管子里塞10发榴弹,总计才160发。1个齐射打16发,能打10次。这么大的底盘,转管炮可以携带2000发炮弹,1个点射16枚,能打125次。或者小很多的底盘,更快更敏捷,携带800发炮弹,能打50次。
国产金属风暴即便能拦截空中目标,火力持续性也太弱。
现在,拦截空中目标的武器系统都自带雷达、红外等设备。而金属风暴历来都没有雷达、红外。国产金属风暴也不带雷达、红外。说明人家的初心不是为了拦截。
如果像上面所说,可以拦截无人机,国产的金属风暴也得再安上雷达、红外等设备。这样一来更大更笨重了。
没办法,金属风暴先天体型巨大。
不搞拦截,用来打地面目标,直接打人,别忘了它跟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家。
一辆吉普车架上一挺自动榴弹发射器,可以带500发榴弹,比金属风暴小得多,快得多,灵活得多,安全得多,便宜得多,射程和威力都一样,还能打出多几倍的时间。
国产金属风暴这么大的卡车底盘,能装160发榴弹。用坦克底盘搭载40管,每根管里装5发榴弹,总计也不过200发。
用来打地面目标也是很不好用:个头很大、目标很大、很笨重,载弹量却不成比例,很少。
4、金属风暴最大的特点是管多,瞬间打出去几十发弹丸。转管炮是一秒多钟打出去几十发弹丸,不比金属风暴差多少。打击地面目标,自动榴弹发射器几秒打出去几十发弹丸,也完全够用。金属风暴的优势并不突出。
所以,30年没有哪个国家正式采纳。
国产的金属风暴一看就是实验品,还很不成熟,没必要想太多。成熟能用的金属风暴大体应该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