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莫比乌斯星勇士|协和八

,莫比乌斯星勇士——读陈罡新书《大医院里的小医生》李乃适曾几何时,幼时的我沉迷于莫比乌斯环的神奇之中,一度将从事拓扑学研

莫比乌斯星勇士

——读陈罡新书《大医院里的小医生》

李乃适

曾几何时,幼时的我沉迷于莫比乌斯环的神奇之中,一度将从事拓扑学研究作为人生理想。一只蚂蚁爬行于莫比乌斯带之上,浑然不觉地由该带的正面爬到了其反面,或者说无所谓正面也无所谓反面,这是多么的困惑,又是多么奥秘无穷的一种结构呀!即使在投身于学医的“炼狱”以后,在生化书里学到莫比乌斯分子的时候,在分子遗传学课程里学到拓扑异构酶的时候,我都会眼前一亮,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油然而生。

莫比乌斯环示意图(图源网络)

即便如此,当我在拉萨回北京的航班上看到陈罡医师新书《大医院的小医生》里出现莫比乌斯星的科幻故事时,我惊讶得可以说是大跌眼镜,同时也隐隐感觉到了一种不祥之兆:莫比乌斯环的结构作为行星的存在,有可能稳定吗?尽管我的数学基础对该问题没有确切把握,但从热力学角度和自引力系统的学说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一瞬间我颇有些担忧该行星的悲剧结局和故事创作者的命运,但看到该故事是类比于肿瘤病房的工作意义时,我又重新进入了释然的状态。

然而,该书的主角程君浩又开始在梦里续写莫比乌斯星传奇了,我的心突然又悬了起来,预感悲剧即将发生……果然,第168次拯救莫比乌斯星的行动因“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的悲剧收场,而我这个读者尚未摆脱遗憾的心情,就看到了程君浩的非正常梦醒;而这一幕恰恰由肿瘤科病人阿修的再一次抢救而起,以神似的悲剧告终……于是我更加笃信,但凡莫比乌斯星出现,悲剧总会发生。

奇怪的是,小说的后面几个章节均未出现莫比乌斯星,而程君浩亲历的一个个患者中,除了肺动脉高压最终意外猝死无力回天,其余患者虽经受了种种苦难,总是有医生能抓住稍纵即逝的一线生机,让患者走上转危为安之路。繁忙的住院医工作居然也成就了苏巧巧与吴军这一对恋人,而程君浩也与同事的双胞胎姐姐走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这些友情和爱情为这本医院为背景的小说添加了不少亮色;我暗忖,除了泪水与不甘,鲜花与欢愉也是住院医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他们的真实世界。

然而剧情急转直下。吴军的意外倒地,将这部小说的矛盾推到了高潮。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心包压塞,室颤,电复律无效……每一个最担心的并发症,居然都出现了——让最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都化为了徒劳!当看到无力回天之时,我已不忍卒读。合上小说,热泪夺眶而出;伸手擦拭,发现满头是汗……登机时尚存的轻度高原反应不知何时已然无影无踪。突然想起,这次并没有出现莫比乌斯星呀?

平复少顷,继续阅读。苏巧巧去了吴军的内蒙故乡。广袤草原,浩瀚星空……莫比乌斯星呢?莫比乌斯星上面的勇士呢?也许随着吴军一起消失了么?不,相信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已经存在于身边每一个人的意识之中……

期待陈罡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期待莫比乌斯星的归宿抑或重生……

图文:李乃适

附:《巫山一段云·读陈罡新书有感》全文

巫山一段云·读陈罡新书有感

莫比乌斯带,幻星1灾变艰。

“陆堃”何以汇“临渊”2,衔梦返瑶田3。

夸父穷追日,秦医4力补天。

垂成功败近浑闲。难测死生缘。

注解:

1、 指小说章节中,科幻故事里的行星星球

2、 “莫比乌斯历3256年,一颗巨大的流星撞击到莫比乌斯星的环不面,史称‘大灾难’。惊天动地的爆炸和旷日持久的震动在莫比乌斯的环面上撕开了一个裂口。奔流涌动的湖水到达裂口时无法继续流动,不断蓄积的湖水淹没了莫比乌斯环面的一侧,后世称之为‘临渊’;莫比乌斯世界的另一侧环面不断干涸,露出皲裂的土地,后世称之为‘陆堃’。(《大医院里的小医生》片段,人民卫生出版社,P59-60,2023)

3、 瑶田,传说中仙人的园圃,代指小说中莫比乌斯星过去的美好世界。

4、 秦医,原指扁鹊,现泛指良医。

本文作者:李乃适

李乃适,医学博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理学博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病案科常务副主任。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分会委员与医学与文学专委会副主委。曾获2017-2018年度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和2018年度“协和之友”优秀教师奖。所作诗词曾入选2019年度国图“文津经典诵读”原创诗词十佳优秀作品。

图书作者:陈罡

陈罡,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哈佛-麻省总医院博士后,2022年北京冬奥会医疗官,获北京市冬奥会、冬残奥会先进个人。任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副主委。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总IF>100分,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三项国家专利授权,著《从书本到临床:诊断思维提升》,小说《因为是医生》获国家级奖项。

图书介绍

《大医院里的小医生》是《因为是医生》的前传,陈罡医生“医院三部曲”小说的第二部。作者通过讲述五位住院医师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医学生逐渐转变成独当一面的医生的过程。在面对各种内科病房的疑难危重疾病时,他们展现出了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不断学习、成长,最终成为了值得信赖的医生。

现推出评论区留言赠书活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写下你在大医院中做小医生的小故事,或者你看到的大医院中小医生的故事,将送出陈罡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大医院里的小医生》一本,将送出陈罡老师的著作《从书本到临床:诊断思维提升》一本,快来留下你的故事吧!

编辑:乱想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