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俄军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绍伊古终于认清现实,连朝鲜都能灭俄军威风打了两年多,俄罗斯终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绍伊古终于认清现实,连朝鲜都能灭俄军威风打了两年多,俄罗斯终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绍伊古终于认清现实,连朝鲜都能灭俄军威风打了两年多,俄罗斯终于不得不承认:这场战争打成了持久战,而且是一场让人反复下不来台的持久战。曾被普京寄予厚望的“特别军事行动”指挥官绍伊古,从“铁腕部长”一步退成了“安全会议秘书”,表面上是横向调岗,实际上是被边缘化。这位半路出家的国防部长,曾靠修桥救火封神,终究没能让俄军撑过这场系统性崩塌的战争。他不是一败涂地,而是被一点点打回现实,最后连朝鲜都成了镜子,让莫斯科认清了自己。纸面强军,在战场上被一层层撕碎当年绍伊古接手国防部时,俄军正经历谢尔久科夫“商业化改革”后的混乱期。他大刀阔斧“去改革化”,恢复苏式建制、扩编军官、强化传统。他搞了一套北极基地和战备突检,也的确让军队更像回事。但一旦进入21世纪的实战,这些表面文章就显得乏力了。乌军的“韧性”背后,其实是北约260多颗军用卫星的实时指引,是“海马斯”导弹几秒钟就能得到坐标的数据链,是战场透明度和打击精度的双重压制。乌克兰不是靠人多,也不是靠武器好,而是靠把战争“数字化”。俄军那点“压路机战术”在这种体系下,只剩两个下场:被精准打击,或者徒劳堆尸。不只是乌军在教训俄军,朝鲜也上了一课让绍伊古更尴尬的,是2023年那次访朝。朝鲜摆出“火星”系列导弹和固体燃料技术,还拿出无人机和制导弹药展示战场应用,直接颠覆了俄方军官的刻板印象。这些年朝鲜没怎么高调露面,但背后悄悄升级了电子战设备、优化了指挥系统,很多装备甚至搭载了中国产芯片。尽管依然低调,但效率和精度已不是当年的水平。更关键的是,2025年朝鲜居然主动派出6000名工程兵到俄军后方重建,一边帮俄罗斯修,一边给自己练兵,顺便把信息化作战的经验移植到实地。某种意义上,俄军开始学朝鲜打仗了。曾经的“小兄弟”如今在战术、装备和数据联动上反客为主,逼得绍伊古不得不低头。“系统性失败”早就写在地图上了巴赫穆特、阿瓦迪夫卡、赫尔松——这些节点战役早就表明,俄军不是打不赢,而是“赢不了”。T-72、T-80坦克挤在前线,不是被标枪打穿,就是在无GPS指引下成批走错方向。苏-35飞不进西线,也拿F-35没办法。导弹打出去靠祈祷命中,电子战设备干扰不进北约卫星链,情报系统还靠人工判断。更离谱的是2024年4月,乌军越境袭击苏贾市,1000多人直接开进库尔斯克州,俄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不是战术失误,是体系漏洞。而绍伊古的答卷就是:换个将领、加点火炮、恢复老办法。看起来是在应对,实则是躲在上世纪的战法里走流程。普里戈任刺破了幻觉,但没有人听瓦格纳叛乱不是个“乌龙”,那是前线将领对高层失能的公开逼宫。普里戈任当时怒骂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不管兵、不供弹”,说的不是脾气,是整个军方体系对战争态势的误判。哪怕叛乱被迅速平息,那封骂战也成了俄军内部裂痕的标志。而绍伊古从未正面回应,只是继续打他的“传统仗”,直到被调离战场。被撤换,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看不到胜利2024年5月,绍伊古被撤,安德烈·别洛乌索夫上任。有人说他是技术官僚,其实更像项目经理。普京清楚,这仗已经打不了“热战胜利”,只能打“体系调整”,而这不是绍伊古能完成的任务。绍伊古不是懒政,也不是腐败分子(虽然副手伊万诺夫因为受贿被捕)。他是一个旧系统下的高效执行者,但不是新时代战争的设计师。他太懂怎么把旧部队维持下去,却根本不理解怎么打穿一个情报主导、系统对抗的战争。国际刑事法院随后又发出逮捕令,将他钉在“战争罪”的耻辱柱上,连“体面退休”都成了奢望。俄乌战争还没结束,俄军还没输,但“如何赢”这件事已经没人敢大声说了。靠火炮、靠兵力、靠突击,这些苏联军魂的幻影,已经被卫星图像和无人机精度粉碎了。乌军背靠北约的数据战,打一场成本高但高效的消耗战;朝鲜靠信息化、自动化和新技术把有限资源打出最大边际;而俄罗斯,还在把T-55坦克从博物馆里拉出来用。绍伊古的结局,是一个旧时代军官的落幕。但这场战争远没有到谢幕的时候。真正的危机是:俄罗斯下一任防长,能不能造出一个比过去更快一步的战场体系,而不是继续修补那辆已经漏油的坦克。参考资料:《普京罢免绍伊古任命别洛乌索夫为国防部长》央视新闻《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俄军改革失败暴露》德国之声
俄罗斯夏季攻势似乎已经失败了,因为乌克兰军队近期的打击,针对性非常强!根据相关

俄罗斯夏季攻势似乎已经失败了,因为乌克兰军队近期的打击,针对性非常强!根据相关

俄罗斯夏季攻势似乎已经失败了,因为乌克兰军队近期的打击,针对性非常强!根据相关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近期利用无人机,集中对俄罗斯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铁路线实施打击。而且,俄罗斯境内的罗斯托夫州萨尔斯科的火车站,也遭到了无人机的打击,发生了严重的爆炸和火灾。因为一列装满军事物资的军列,被袭击后发生了爆炸。此外,俄军的铁路信号控制大楼、牵引变电站,同样遭到了乌克兰的袭击,导致铁路运输中断。目前,俄军的军事补给,主要依靠的就是各种铁路线。俄军为了准备夏季攻势,也在通过这些补给线补充物资。从这个角度讲,乌克兰的打击是相当精准的。随着夏季即将过期,俄罗斯策划已久的夏季攻势,似乎也已经失败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俄罗斯的夏季攻势,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条件不成熟!因为给人的感觉就是,俄军的打击力度虽然在加大,但并没有出现战役级别的攻势。俄军的整体作战节奏,给人的感觉依然是不紧不慢。有分析指出,俄军目前已经没有能力,集中优势兵力发动对乌克兰的决定性战役。首先,俄军没有足够的兵力。俄军目前的兵力,可以说是捉襟见肘的。在冲突三年多的时间,损失了数十万人。目前的兵力,不仅要守卫本土,还要保证新占领领土的安全,防止被乌克兰反扑。这方面的压力,是相当大的!虽然朝鲜决定,为俄罗斯提供兵力方面的支持。但这些士兵进入俄罗斯之后,需要进行培训和适应性训练。这个周期,要在两个月左右。其次,这是俄罗斯目前的主要战略。那就是,不急于攻占更多了领土,而是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对乌克兰进行消耗!毕竟如今的乌克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北约的强大支持。所以,俄军并不敢发动盲目发动大规模的地面进攻,以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当前的俄乌冲突的主要变量有两个方面,一是朝鲜军队何时到位,到底会派出多少兵力。二是美国的新制裁,力度会有多大。如果在美国指定的最后期限内,俄乌没有达成协议,美国大概率会推出直接的关税、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制裁,包括二级制裁。
一村一镇啃下来的胜利:康斯坦丁诺夫卡以南,俄军在下一盘大棋如果你只盯着红军城的

一村一镇啃下来的胜利:康斯坦丁诺夫卡以南,俄军在下一盘大棋如果你只盯着红军城的

一村一镇啃下来的胜利:康斯坦丁诺夫卡以南,俄军在下一盘大棋 如果你只盯着红军城的巷战,那还真容易忽略掉康斯坦丁诺夫卡这边俄军的“闷声发大财”。最近这几周,在乌军注意力集中在红军城的火海中时,俄军在康斯坦丁诺夫...
普京为了合作中国真拼了,超前发展黑瞎子岛,一口气定下5大特区。对于普京而言,

普京为了合作中国真拼了,超前发展黑瞎子岛,一口气定下5大特区。对于普京而言,

普京为了合作中国真拼了,超前发展黑瞎子岛,一口气定下5大特区。对于普京而言,当前其最担心的不再是俄乌冲突战场局势,而是下一步俄罗斯经济发展问题。目前,俄军已经全面掌控俄乌冲突局势,美西方国家基本上失去了逆转局势的可能,也失去了逆转局势的信心。乌克兰战争潜力基本消耗殆尽,内部矛盾开始激化,泽连斯基甚至面临下台危机。相关消息显示,美西方都对泽连斯基失去了信任。战场不是问题,但俄经济却是问题。冲突已经持续3年多,俄遭遇西方全方位制裁,经济受到较大打击。普京已经明确,下一步要将发展经济当作重要工作。因为西方制裁短期内不可能消除,普京就将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了东方,而最核心的就是合作中国问题。因为东方国家虽然多,但是能承接俄罗斯能源和开发的国家并不多。为了更好的合作中国,普京一口气确定了5大发展特权。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外贝加尔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和黑瞎子岛5大特区是普京决心合作中国搞开发,加速经济建设的诚意体现,也是普京的决心所在。特别引人关注的就是黑瞎子岛开发问题。普京明确提出要在黑瞎子岛,建设国际超前发展区。黑瞎子岛我们都很熟悉,我们确实有着特殊情况,普京确定在这里作为超前开发区,也是直接针对中国的。当然,俄罗斯学习我们搞特区,学习我们搞超前开发,也会遇到不少问题,因为俄基础条件与我们相比还有差距。
俄1万多枚导弹、数万架无人机、几百万发炮弹都击不垮乌克兰,终于找到原因,这次威胁

俄1万多枚导弹、数万架无人机、几百万发炮弹都击不垮乌克兰,终于找到原因,这次威胁

俄1万多枚导弹、数万架无人机、几百万发炮弹都击不垮乌克兰,终于找到原因,这次威胁下狠手,打了三年多,俄罗斯发现炸烂乌克兰的工厂、电厂、铁路根本没用,乌军照样能反击,导弹无人机照样往俄本土飞。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俄罗斯曾经以为,这场战争能像过去那样,用导弹、炮火和铁蹄迅速压制对手,三年过去了,导弹打了上万枚,无人机飞了数万架,乌克兰的城市被反复摧毁,铁路、电厂、工厂几乎没有完整的地方,但让人惊讶的是,乌克兰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在不断反击,而且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打击能力越来越远,甚至能将攻击延伸到俄罗斯本土。乌克兰的秘密不在前线,而在后方——一个遍布欧洲的巨大供应网络,这场战争的核心,其实早就从战壕和阵地,转移到了工厂和运输线,表面上看,乌克兰像是在独自作战,但实际上,它背后站着整个北约的工业体系,和传统战争不同,这一次,真正决定胜负的不是哪支部队冲得更猛,而是谁的生产线能更快恢复、谁的后勤体系更难被打断。战争初期,俄罗斯重拳出击,瞄准乌克兰的基础设施,试图通过炸断铁路、切断电力、摧毁军工厂来让乌克兰“断血”,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乌克兰的仓库刚被炸毁,下一批炮弹又到了;工厂刚瘫痪,无人机又起飞了,原来,北约早已将乌克兰的军工体系“外包”到了俄罗斯打不到的地方,弹药在波兰生产,装甲车在德国翻新,无人机在土耳其组装,导弹元件从法国和英国运来,再通过波兰、罗马尼亚等路线输送进乌克兰,后勤网络如同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哪怕某个节点被打断,其他线路也能继续运转。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是这个网络中的核心企业之一,他们不仅在德国本土扩建生产线,还在立陶宛建立了炮弹厂,年产20万发155毫米炮弹,其中一半直接留给乌克兰,2024年,他们又在乌克兰境内设立了第一个维修中心,专门修复战场受损的装甲车辆,到了2025年,这些维修厂开始扩展为生产线,准备在2026年投产装甲车和防空导弹,这意味着,即使运输通道受阻,乌克兰本土也能逐步恢复部分产能。波兰的角色更像是中转枢纽和“战争大后方”,由于地理位置紧邻乌克兰,大量的西方武器都是通过波兰进入战区,为了提高效率,波兰与乌克兰合建了数个弹药厂,专门生产125毫米坦克炮弹,同时,波兰还建立了快速维修和装配中心,帮助乌军在后方迅速更换损坏装备,2025年上半年,波兰交付了超过350辆主战坦克,占乌克兰同期接收坦克总量的一半以上,每当乌克兰西部的运输线被炸,波兰方面就会迅速调整路线,保障武器不断线。瑞典则提供了大量经济和技术支持,从2022年起,瑞典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已超过480亿克朗,2024年单年就投入了250亿克朗,主要用于采购无人机、防空系统和装甲车辆,除了资金援助,瑞典还提供了JAS-39战机的零部件支持,帮助乌克兰维护其空军力量,2025年,瑞典又宣布拨款4.8亿克朗,用于协助乌克兰重建海军能力,重点支持水雷清除和巡逻艇制造。土耳其的参与方式则更具经济色彩,他们与乌克兰合作生产TB2无人机,采用利润分成模式,这不仅让乌克兰获得了稳定的无人机供给,也让土耳其在战争中获得了经济利益,这种模式一方面分担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双方的合作意愿,到2025年,TB2无人机已成为乌克兰远程打击的重要武器,能跨越边境对俄军后勤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俄军并未坐视不理,他们试图通过打击北约的援助线路来切断输血,比如用高超音速导弹突袭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运输枢纽,发动网络攻击破坏德国军工企业系统,甚至企图暗杀关键军工企业高管,但这些行动收效有限,北约早已建立起备用路线和冗余系统,即便某条线路受损,其他路线可以快速补位,情报共享和电子防御系统也让俄罗斯的网络战难以奏效,2025年5月,俄罗斯试图通过导弹袭击敖德萨港口摧毁一批北约弹药和无人机,但不到一周,补给就通过罗马尼亚和波兰绕道抵达。乌克兰的自研能力也在逐步增强,虽然大部分关键部件仍依赖外部供应,但乌克兰本土的组装能力已显著提高,2025年计划生产1800万架各类无人机,虽然实际产量未必达到,但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模式转变——从完全依赖进口,向“外部提供核心+本地快速组装”过渡,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供给速度,也增强了应变能力。整个北约的支援体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援助关系,更像是一场高度协作的工业战争,每个国家都有明确分工:德国负责重型装备和弹药,波兰负责中转与装配,瑞典提供资金和技术,土耳其提供生产平台,英国和美国则稳固供应高端电子模块和导航系统,乌克兰宛如一个前线作战平台,而整个西欧和北欧构成它的“后脑”。
俄军2枚导弹消灭200名乌军。俄罗斯国防部7月30日发布消息表示,俄军通过“伊

俄军2枚导弹消灭200名乌军。俄罗斯国防部7月30日发布消息表示,俄军通过“伊

俄军根据掌握的情报,发射了2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对乌军训练中心进行打击,一下子消灭了200名乌军,这也是俄军导弹部队近期取得的最大一次战果。乌军还是大意了,都这个时候了还敢集中这么多人进行训练,明摆着会成为战术...
乌克兰军官亚历山大·卡尔普尤克(代号“谢尔盖·马尔科”称,俄军借助无人机、电子

乌克兰军官亚历山大·卡尔普尤克(代号“谢尔盖·马尔科”称,俄军借助无人机、电子

乌克兰军官亚历山大·卡尔普尤克(代号“谢尔盖·马尔科”)称,俄军借助无人机、电子战和无线电拦截技术,正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推进。他提到,乌军部队没法及时修好防御工事,预备队也被繁琐手续拖慢了。问题出在指挥系统不行...
为啥特朗普上台后俄乌战场上的俄军越打越厉害,只有明白人才知道特朗普是最希望俄罗斯

为啥特朗普上台后俄乌战场上的俄军越打越厉害,只有明白人才知道特朗普是最希望俄罗斯

为啥特朗普上台后俄乌战场上的俄军越打越厉害,只有明白人才知道特朗普是最希望俄罗斯打乌克兰的,这样下来美国就能在其中周旋,从中获取利益。但表面上特朗普会很严厉的指责普京,背地里照样坐在一个桌上吃火锅。
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

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

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和伊朗的支持,其实都不是,有一个国家一直在背后为大俄默默无闻地付出,堪称普京最大的靠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西方媒体天天喊着“俄罗斯撑不住了”,结果俄军越打越猛,甚至在2025年库尔斯克战役中上演绝地反击。这时候,西方终于发现了玄机——普京最大的靠山根本不是中国或伊朗,而是那个被制裁了几十年、穷得叮当响的朝鲜!这波操作,连拜登都得拍桌子:“早知道当初就该把朝鲜也拉进制裁名单!”2024年10月,朝鲜悄悄往俄罗斯运了1.2万名特种兵,这些人来自朝鲜最精锐的“暴风军团”,专门执行渗透、破袭任务。结果到了2025年4月,朝鲜官方突然宣布:“我们帮俄罗斯收复了库尔斯克!”这可把乌克兰气炸了——原来那些操着朝鲜口音的俘虏不是“志愿者”,而是正规军!最绝的是,朝鲜士兵不仅打仗卖命,还兼职当“工兵”。库尔斯克被乌军埋了几十平方公里的地雷,俄军根本不想碰这个烫手山芋。朝鲜二话不说,直接派了1000名排雷专家,顶着随时被炸飞的风险清出安全通道。俄国防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感动得差点掉眼泪:“朝鲜兄弟这是拿命在帮我们!”作为回报,俄罗斯直接把压箱底的技术掏出来了:核潜艇推进系统、高超音速导弹设计图、S-500防空系统零部件……这些东西要是落到韩国手里,估计首尔得连夜迁都。朝鲜媒体更是高调宣称:“我们的导弹技术已经领先韩国20年!”气得尹锡悦在国会拍桌子:“赶紧给我追加军费!”打仗就是打消耗,俄军每天要打出去几万发炮弹,自己生产根本跟不上。这时候,朝鲜直接甩出“王炸”——2023年8月到2025年7月,朝鲜通过海陆空三条线,往俄罗斯运了超过1.3万个集装箱的弹药,包括152毫米炮弹、KN-23战术导弹,甚至还有上世纪80年代的库存火箭弹。美国智库CSIS算了一笔账:朝鲜提供的炮弹数量,比整个欧洲加起来还多!更绝的是,朝鲜用这些弹药换来了“救命稻草”。俄罗斯直接往朝鲜运了50万吨粮食、200亿韩元的化肥,还有12.5万桶原油——要知道,联合国每年只允许朝鲜进口50万桶原油,这一下子就占了四分之一。朝鲜老百姓终于不用烧木头开车了,平壤街头的卡车又开始突突突跑起来。西方不是制裁吗?朝鲜直接玩“狸猫换太子”:货轮关闭应答器、铁路用伪装集装箱、飞机挂俄罗斯国旗。英国《金融时报》气得直跳脚:“联合国制裁已经崩溃了!”可美国又能怎么办?总不能派航母去炸朝鲜的小渔船吧?有人说,中国和伊朗才是俄罗斯的盟友。可事实是,中国从头到尾都在喊“中立”,2025年中俄贸易额虽然创新高,但90%都是能源和农产品,连一颗子弹都没卖给俄罗斯。伊朗倒是给了2000架无人机,但跟朝鲜的300万发炮弹比起来,简直就是“毛毛雨”。最打脸的是,伊朗总统莱希2025年访问莫斯科时,居然说:“我们支持俄罗斯维护国家利益,但不会直接参与冲突。”气得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摔了茶杯:“早知道还不如多给朝鲜点技术!”现在最慌的不是乌克兰,而是美国。朝鲜通过跟俄罗斯合作,不仅获得了先进武器技术,还把“军需经济”盘活了。韩国情报部门发现,朝鲜军工企业的产能从30%直接拉满到120%,连民用工厂都在加班生产炮弹零件。更绝的是,朝鲜居然把俄罗斯给的S-500零部件拆了研究,现在自家的“火星-18”导弹射程已经能覆盖美国西海岸。西方想制裁?朝鲜根本不理会。2025年7月,朝鲜又跟俄罗斯签了新协议:俄罗斯帮朝鲜升级宁边核设施,朝鲜再派5000人去顿巴斯“重建”。韩国国防部急得直跺脚:“这哪是重建,分明是要在前线扎根!”普京心里门儿清:中国和伊朗都是“锦上添花”,只有朝鲜才是“雪中送炭”。朝鲜用1.5万士兵的伤亡、300万发炮弹的家底,换来了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和生存物资,这波“以战养战”的操作,连当年的萨达姆都得佩服。现在,俄罗斯的炮弹越打越多,朝鲜的导弹越造越先进,而西方除了嘴上抗议,啥招都没有。拜登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该在朝鲜半岛多部署点萨德!”可现在说这些还有啥用?朝鲜已经成了俄罗斯最铁的盟友,这场代理人战争,普京怕是要笑到最后了。
2025年的俄乌战场,“断粮道”成为俄军核心战术

2025年的俄乌战场,“断粮道”成为俄军核心战术

2025年的俄乌战场,“断粮道”成为俄军核心战术。​​7月,罗斯托夫关键铁路枢纽遭俄精准打击,通往克里米亚的生命线被瞬间切断​​。但乌克兰的反击如影随形:大批无人机呼啸升空,直扑俄后方纵深目标。这场围绕着“谁先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