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巴冲突已持续到第16天了,美国人又想事情了?美国人的话不能信,特朗普的话,更不能信!特朗普称,美国和印度以及巴基斯坦的关系都很好,如果需要帮忙,美国可以从中调停!大家试想一下吗,特朗普一个商人出身,一切的算盘都是以美国的利益为重,美国究竟如会何调停这场印巴冲突,泽连斯基应该很有发言权。印巴为什么会爆发冲突?冲突爆发后,印巴有向中美俄通电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巴冲突算不算得上是一场代理人战争?克什米尔问题是1947年英国《蒙巴顿方案》的殖民遗产,其模糊的领土划分导致印巴分治后三次战争和持续对抗。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的游客恐袭事件(26人死亡)成为导火索。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战争很多时候,都是政治的延续,在这里具象化了。莫迪政府因经济增长放缓(2024年GDP增速降至4.8%)和土地改革受阻,急需通过对外强硬转移矛盾。印度人民党(BJP)煽动印度教民族主义,将巴方塑造为“恐怖主义支持者”,而巴军方也借冲突转移国内债务危机(外债达1300亿美元)和经济治理失能压力。双方均将克什米尔作为国内政治的“泄压阀”。从历史上来看,印巴冲突从来不是两个人的拳击赛,而是五常俱乐部的棋局。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苏联太平洋舰队驶入孟加拉湾,美国“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则从菲律宾苏比克湾起航。这场海上对峙的潜台词清晰:莫斯科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华盛顿则试图维持南亚均势。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美国将印度视为控制印度洋航线(中国60%能源进口通道)的关键,试图通过冲突干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印度采购以色列“苍鹭”无人机和俄罗斯导弹,形成对巴“战略包围”,而巴方依赖中国装备反制,形成“中械VS美俄以械”的代理人对抗模式。那么印巴冲突会不会扩散为全面战争呢?我认为完全不可能。印巴都清楚,全面战争等于集体自杀。1998年核试验后,双方建立起“核威慑下的恐怖平衡”。2002年军事对峙期间,印度陆军参谋长帕德马纳班曾直言:“我们不是在准备战争,而是在管理危机。”这种微妙平衡,让小规模冲突成为压力释放阀。美国在南亚的战略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利用印度制衡中国,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将印度打造成“南亚以色列”,用冲突消耗中国战略资源。但正如特朗普所说,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不错,所以美国这次可以说是两不相帮。莫斯科在印巴冲突中扮演着微妙角色。当乌克兰战场上俄军急需能源收入时,印度成了俄罗斯石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