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印度时政

印度突然发现,除了跪美以外还有一条联合中国的路可选!印度外长访华,应该是带着“印

印度突然发现,除了跪美以外还有一条联合中国的路可选!印度外长访华,应该是带着“印

印度突然发现,除了跪美以外还有一条联合中国的路可选!印度外长访华,应该是带着“印度版诚意”来的,但中国很难再信任一个出尔反尔的“大国小人”,所有的合作必须是“现金交易”,为的就是防止印度卸磨杀驴,上屋抽梯,落井下石。消息传出,国际舆论纷纷猜测,印度这是在国际舞台上碰了钉子,才想起回头找中国合作?过去几年,印度紧跟美国屁股后面跑。又是加入“四方安全对话”,又是在边境上搞小动作,满心以为能换来美国的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可现实却狠狠打了印度一巴掌。美国该卡脖子还是卡脖子,该卖高价武器还是卖高价武器。就说半导体产业,印度雄心勃勃要发展本土芯片制造,可九成以上的电动汽车稀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2024年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后,印度汽车产业立刻面临原材料断供风险。更别提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中拒绝放宽印度农产品关税,欧盟的碳关税政策又重创其纺织出口。印度眼巴巴盼着的好处没几个兑现的,反倒是自己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印度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2025财年GDP增速预测从7.2%下调至6.5%,外资流入量从2023年同期的85亿美元骤降至4.8亿美元。莫迪政府雄心勃勃的制造业激励计划,4年后却因效率低下、补贴发放缓慢而终止。半导体产业更是举步维艰,塔塔电子虽然派数百员工赴中国台湾受训,可关键材料锗还得求着中国松口。印度驻中国大使馆不得不通过书面交涉与会谈,恳请中国放宽出口限制。可这边刚和中国谈合作,那边在美国副总统万斯到访当天,印度就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加征12%关税,摆明了还在配合美国打压中国。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让中国很难再信任印度。毕竟,印度退出RCEP的教训还历历在目。2020年,印度以边境冲突为由退出这个由中国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还禁止了50多个中国手机APP,延迟中国货物清关时间。如今尝到苦头又想回来合作,中国自然要多长个心眼。这次会谈中,中方明确提出三条红线:涉藏问题不容干涉、边境争议需按现有机制解决、多边场合不得针对第三方。所有合作必须是“现金交易”,为的就是防止印度卸磨杀驴。印度也不是没看到自己的处境,苏杰生此行,一方面是为了稳定边境局势,集中资源应对国内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莫迪访华“打前站”。2024年10月,中印达成边界巡逻协议,两国交流开始回暖。今年1月印度外交秘书访华,6月国防部长辛格来华,如今苏杰生到访,印度“安全—国防—外交”三位一体的改善对华关系策略逐渐清晰。可边境问题始终是中印关系的一根刺,尽管双方在2024年达成脱离接触协议,但德普桑平原、班公湖地区仍存在实控线争议。印度近年在边境加速修建永久工事,2024年新增12条战略公路,与中方“维持现状、对话解决”的思路形成反差,随时可能引发新摩擦。对中国来说,印度的合作需求大于自身需求。中国是全球镓和锗的主要生产国,印度既没有相关资源,也没有产业链,只能依赖中国。但中国也清楚,印度不会轻易放弃“有声有色大国”的定位,既想借西方制衡中国,又不愿放弃在中俄之间的“平衡优势”。这种“双重战略倾向”注定了中印合作的复杂性。就像稀土谈判,印度想获得稳定供应,却又不愿在边境问题上让步。中国自然不会轻易松口,除非印度拿出真正的诚意。现在的问题是,印度能否真正放下身段,用实际行动换取中国的信任?当全球面临“分化与重构”,两个占世界人口近三成的发展中大国,能否超越零和思维,在“合作竞争”中找到动态平衡?
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
北约秘书长喊话中国,要求中方给普京打电话,否则后果自负!北约秘书长吕特近日在

北约秘书长喊话中国,要求中方给普京打电话,否则后果自负!北约秘书长吕特近日在

北约秘书长喊话中国,要求中方给普京打电话,否则后果自负!北约秘书长吕特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印度和巴西应该立即向俄罗斯施压,如果俄罗斯不与乌克兰达成协议,那么这三个国家都将面临美国的二级关税。他的原话是:“我要特别呼吁这三个国家,中国、印度和巴西……请你们给普京打电话,告诉他必须认真对待俄乌谈判,否则这将会给中印巴三国带来严重的冲击。”吕特喊话中印巴三国的前一天,特朗普表示,若俄罗斯无法在未来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协议,那么他将对俄加征100%的关税,并施加“二级关税”。在特朗普的支持下,目前对俄鹰派参议员格雷厄姆正在推进相关法案的修订——初步方案显示,美国将对所有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最高可达500%。不过说实话,北约秘书长这种威胁,看看就好:印度和巴西这里先不谈,至少从过去3年多的经验来看,中方从未因美西方的压力而改变其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另外,可以参照隔壁的伊朗:伊朗长期被西方制裁,而且是有相关的二级制裁的——但伊朗的石油照样有途径卖出去——伊朗都能把石油卖出去,更别说俄罗斯了,办法只会更多,客户也只会更多。
中国,印度,巴西被同时警告!北约秘书长放出狠话!7月15日,北约秘书长吕特警告称

中国,印度,巴西被同时警告!北约秘书长放出狠话!7月15日,北约秘书长吕特警告称

中国,印度,巴西被同时警告!北约秘书长放出狠话!7月15日,北约秘书长吕特警告称,如果俄罗斯不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巴西、中国和印度将面临美国的二级制裁。我要特别呼吁这三个国家,如果你现在住在北京、新德里,还有巴西总统,你们可能需要关注这件事,因为这可能对你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请你们给普京打电话,告诉他必须认真对待和平谈判,否则这将给巴西、印度和中国带来严重的冲击。很显然,在特朗普扬言要对俄罗斯进行二级制裁征收100%的关税之后,北约秘书长这是赶紧跟上特朗普,转口就对中国,印度,巴西放狠话。北约秘书长的意思很清楚,中国,印度,巴西必须远离俄罗斯,对俄罗斯的能源进行制裁,不够买任何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北约秘书长的这种做法,这就是典型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印度的态度我们不太清楚。面对这样的警告,我们根本理都不会理,而刚被美国加税50%的巴西,恐怕也不会屈服。事实上,北约秘书长的这一警告,这既是为美国的霸凌张目,也是逼迫更多的国家卷入到俄乌冲突之中,某种程度这也是有意借此打击金砖合作机制,破坏金砖的团结。北约号称是一个防御组织,现在俨然变成了美国在全球霸凌他国的工具,事实再次证明,北约的触手不仅要伸到东亚,伸到南亚,还要伸到拉美,北约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威胁。有鉴于此,相信我们也会与其他国家进一步升级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应对新出现的情况。北约事实上正在成为我们的威胁。
俄罗斯玩砸了,印度也玩崩了,他们心照不宣来了中国!近段时间,俄罗斯误判形势,就

俄罗斯玩砸了,印度也玩崩了,他们心照不宣来了中国!近段时间,俄罗斯误判形势,就

俄罗斯玩砸了,印度也玩崩了,他们心照不宣来了中国!近段时间,俄罗斯误判形势,就地起价,结果换来了乌更顽强的抵抗,北约更深的支援,美国更烈的制裁。俄罗斯山穷水尽,就连印度平衡术也玩不下去了。近段时间,印度也是一样误判形势,以为有了俄的纵容,美的支持,待一举虐巴之后,再野望西藏。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对巴一战沦为小丑,美国随即变脸,关税上再无好脸。俄罗斯也是急转直下,自顾不暇。印度无奈也主动来了北京。形势比人强,中华当自强!
莫迪下巴都要惊掉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

莫迪下巴都要惊掉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

莫迪下巴都要惊掉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度。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种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毫无意义,不代表印度,两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应该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敌对态度上。前阵子杜特尔特被捕事件闹得满城风雨,马尼拉街头抗议人群举着“马科斯向外国摇尾巴”的标语,国内政治陷入混战。紧接着仁爱礁那艘“坐滩”24年的破军舰又曝出丑闻,菲军士兵在上面公然排泄,污水直接排入大海,连东盟国家都私下批评这是“丢地区的脸”。菲律宾2024年GDP增长仅5.6%,未达政府预期目标,经济复苏乏力加剧社会矛盾。在这种背景下,菲律宾军方试图通过制造外部矛盾转移压力。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在新德里宣称,菲律宾正努力将印度、韩国拉入美澳日菲“小分队”。他声称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试图以此为合作基础。然而这番言论刚出口,就遭到印度外交部的严厉驳斥。印度发言人明确表示,这种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不代表印度立场,两国关系不应建立在对第三国的敌对态度上。近年来,印度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始终保持谨慎平衡。尽管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在外交、经济等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就在菲军参谋长言论引发争议之际,印度外长苏杰生正访问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议。这是他五年来首次访华,释放出改善中印关系的积极信号。印度更倾向于通过“东向行动”政策在印太地区发挥作用,而非加入针对中国的对抗性框架。菲律宾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其试图拉拢印度的举动,不仅未得到回应,反而暴露了自身战略焦虑。菲律宾近年来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规模屡创新高,甚至以中国航母为假想敌进行模拟打击。这种紧跟美国步伐的做法,不仅加剧南海紧张局势,也引发东盟内部不满。此前,菲律宾防长针对中国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发表不当言论,这一行为已引起东盟多国私下的批评。更讽刺的是,菲律宾的经济困境使其外交姿态显得尤为苍白。2024年GDP未达预期,通货膨胀高企,债务问题加剧,小马科斯政府急需外部支持缓解压力。但将印度拖入对抗中国的漩涡,显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印度作为地区大国,更关注自身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而非卷入南海争端。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菲律宾若一味迎合外部势力,忽视自身发展与地区稳定,最终受损的只能是本国人民的利益。当印度明确拒绝为其“火中取栗”,当东盟国家对其行为保持警惕,菲律宾是否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选择?毕竟,在南海这片海域,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对抗只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7月14日,彭博社报道:“边境冲突后首次访华,印度外长苏杰生周一抵达北京,他在会

7月14日,彭博社报道:“边境冲突后首次访华,印度外长苏杰生周一抵达北京,他在会

7月14日,彭博社报道:“边境冲突后首次访华,印度外长苏杰生周一抵达北京,他在会晤时表示,自去年10月印中两国领导人在喀山会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改善,苏杰生在声明中承认两国关系持续正常化带来了互利成果,据悉,苏杰生将在周一会见王毅外长,随后将前往天津出席周二举行的上合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
巴基斯坦打得过印度吗?就这么说吧,现在如果印度去打巴基斯坦,那是稳输。因为两个国

巴基斯坦打得过印度吗?就这么说吧,现在如果印度去打巴基斯坦,那是稳输。因为两个国

巴基斯坦打得过印度吗?就这么说吧,现在如果印度去打巴基斯坦,那是稳输。因为两个国家后面的大佬摆在那,印度就算是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欧盟全面的支持他,那又怎么样?这些除了嘴炮支持一下,不能提供实际的支持一样都没有。这些国家根本无法提供弹药。先说印度的外援。表面上看,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欧盟都跟印度眉来眼去,又是卖武器又是搞军演,可真到了战场上,这些支持能兑现多少?就拿美国来说,2024年倒是批准了向印度出售31架MQ-9B无人机和配套弹药,可这些东西从下单到交付得排档期,战争要是突然爆发,印度能指望得上吗?再看俄罗斯,虽说答应给印度提供苏-57E战斗机和S-400防空系统,可俄乌冲突把俄罗斯的军工产能耗得差不多了,连印度订购的T-90坦克配件都经常断货。以色列倒是给印度提供了“苍鹭”无人机,结果2025年5月印巴冲突时,这些无人机刚飞过去就被巴基斯坦击落了好几架。至于欧盟,嘴上喊着支持印度,可真要涉及弹药出口,各种环保、人权的审查能把印度拖到黄花菜都凉了。再看印度的弹药储备。这事儿印度自己都头疼。印度陆军的T-90坦克用的穿甲弹、155毫米火炮的双模块装药系统,全得从俄罗斯进口。2025年7月,印度国防部不得不紧急批准了123亿美元的本土武器采购计划,可本土生产的弹药质量又不过关——2022年印度陆军直接退回了67%的国产弹药订单,理由是“精度不达标”。更要命的是,印度70%的国防电子元件和90%的特殊合金都依赖进口,一旦国际供应链出问题,印度的武器库立马就得抓瞎。反观巴基斯坦,虽然常规军力不如印度,但背后有中国这个铁哥们儿撑着。中国给巴基斯坦的支持,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从枭龙战机到哈立德主战坦克,从F-22P护卫舰到麒麟级潜艇,中国不仅提供装备,还手把手教巴基斯坦造武器。比如巴基斯坦的坦克厂,就是在中国技术援助下建起来的,现在能生产“艾-哈立德”坦克,性能不比印度的T-90差多少。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弹药供应能做到“随用随到”。2025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发射中国产的霹雳-15E空空导弹,直接把印度的阵风战机打了下来;CM-400超音速导弹更是炸了印度的S-400防空系统和布拉莫斯导弹弹药库。这种实战效果,可比印度那些还在生产线排队的武器靠谱多了。有人可能会说,印度不是在搞“印度制造”吗?2025年4月,印度国防部确实宣布本土国防产值增长了174%,还跟德国合作生产“火山”155毫米精确制导弹药。可这些项目要么还在图纸上,要么产能有限。就拿“火山”炮弹来说,就算工厂建起来了,关键的制导芯片还得从德国进口,真到了战时,德国能顶住美国的压力继续供货吗?反观巴基斯坦,在中国帮助下,已经能生产“哈塔夫”系列战术导弹和“安扎”防空导弹,虽然技术不如中国顶尖水平,但对付印度的常规部队已经够用了。还有个关键因素不能忽视——核武器。巴基斯坦是有核国家,虽说两国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这种威慑力就像悬在印度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真要把巴基斯坦逼急了,核武器一旦出鞘,印度就算常规军力再强,也得掂量掂量后果。再往深了说,这场博弈背后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印度这些年到处买武器,表面上装备挺先进,可骨子里还是“组装大国”——飞机发动机靠俄罗斯,导弹芯片靠以色列,电子元件靠欧盟,自己的军工体系就像个拼凑起来的积木塔,看着挺高,轻轻一推就散架。巴基斯坦虽然穷,但在中国支持下,一步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从战机组装到导弹生产,从潜艇建造到电子对抗,虽说技术水平不算顶尖,但胜在能自给自足。这种“造血能力”,比印度的“输血模式”要靠谱得多。说到底,现代战争拼的不是谁的武器更花哨,而是谁能把弹药持续不断地送上前线。印度的外援看着热闹,可真到了关键时刻,这些国家各有各的算盘,谁会为了印度的利益跟中国正面硬刚?
俄罗斯现在可能确实有些紧张。如果俄罗斯真的打算向印度提供苏-57战机,中国肯定

俄罗斯现在可能确实有些紧张。如果俄罗斯真的打算向印度提供苏-57战机,中国肯定

俄罗斯现在可能确实有些紧张。如果俄罗斯真的打算向印度提供苏-57战机,中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苏-57战机中有很多关键零件是由中国制造的,比如用于发电机的强力磁铁和雷达元件。如果中国停止供应这些零部件,或者要求俄罗斯不得将苏-57卖给特定国家,那么俄罗斯的计划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就像2020年印度购买德国潜艇时,因其使用了中国生产的曲轴,导致整个交易作废的情况一样。技术全球化虽然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在这样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加谨慎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避免过于强硬的做法,导致合作伙伴关系受到损害。中国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确保既能保护自身利益,又不会过度干扰合作伙伴的独立性。这就需要与各方共同商讨规则,确保每个国家的利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避免单方面的强制行为,这对全球合作和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这两天,全球又发生了三件大事,均与中国有关!第一件事:中美会谈之际,特朗普开始

这两天,全球又发生了三件大事,均与中国有关!第一件事:中美会谈之际,特朗普开始

这两天,全球又发生了三件大事,均与中国有关!第一件事:中美会谈之际,特朗普开始逼李在明二选一。当地时间7月11日,韩联社放出消息,特朗普政府希望韩国能和美国联手,在造船业等领域遏制中国。按照韩国官员的说法,美国十分忌惮中国的造船业发展,正在将韩国当做为可以压制中国造船业的战略伙伴,而美方在推进韩美造船合作时,明确要求以“联合牵制中国”为前提。而美方要求韩方联手遏华,无疑是逼李在明政府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李在明在上周表示将尽快改善中韩关系,现在特朗普已经给韩国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找到平衡点,将是对其外交智慧的考验。第二件事:印外长苏杰生准备访华之际,印度国内有识之士大骂莫迪,拖了金砖上合的后腿。上合组织即将召开,据多家媒体的消息称,印度外长苏杰生将访问中国。他先到北京,专程与中方外长举行双边会谈,讨论中印关系中的一系列复杂议题,然后才去天津出席上合会议,不排除是为莫迪出席上合领导人峰会做铺垫。前段时间,印度一直和上合内部议程保持距离,还公开和金砖“去美元化”唱反调,称自己无意挑战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但印度国内的有识之士,正在声讨莫迪政府,批评后者蓄意拖金砖和上合的后腿,重点指出,这两个组织,是新全球治理体系的核心,体现了国际秩序多极化、全球地缘政治中心“向东转”的主流趋势。而印度这几年的表现,与这股潮流显得格格不入。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对金砖穷追猛打,金砖峰会一过,就迫不及待地找借口对今年的东道主巴西施压。但2026年轮到印度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可想而知,印度这个金砖轮值主席国身份,分外烫手。莫迪政府如果还认不清现实,只会陷入更大的困境。第三件事:为讨好美国,泽连斯基原形毕露,突然对中国出手,以所谓的“援俄”为由,一连宣布制裁五家中企。结合最近消息看,原因估计在美国身上。7月初,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下令停止向乌克兰运送美国武器,这被视为特朗普政府终止援乌,以施压泽连斯基接受停火条件的手段。结果没过几天,美媒突然披露,这项命令是赫格塞斯私自下达,特朗普并不知情。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很有可能是美防长“唱黑脸”,特朗普“唱白脸”的双簧戏码,而泽连斯基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选择用抹黑中国作为“投名状”,去讨好美国的欢心。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泽连斯基制裁中企之后,没过几天他就表示,乌克兰获得了美国及欧洲盟友最高层面的积极回应,军事援助渠道已经全面恢复。再加上美媒对特朗普停止援乌的“辟谣”,说明现在美国已经对和谈失去了信心,打算重回曾经的路线,支持乌克兰继续对抗俄罗斯。对于乌克兰而言,这样打下去真的有利吗?能让乌克兰人重回和平的,是一场各方参与的谈判,而不是更多的炮弹。美国对泽连斯基眼中的援助,实际上是诱使乌克兰一步步走向泥潭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