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国际军事

印度飞行员:好消息!成功拦截了巴基斯坦6枚导弹。印度指挥官:太棒了,我们没有损

印度飞行员:好消息!成功拦截了巴基斯坦6枚导弹。印度指挥官:太棒了,我们没有损

印度飞行员:好消息!成功拦截了巴基斯坦6枚导弹。印度指挥官:太棒了,我们没有损失吧?印度飞行员:损失3架阵风,两架苏30还有一架无人机。印度指挥官:什么?他们到底发射了多少导弹?印度飞行员:6枚!印度指挥官:那不是都拦住了吗?印度飞行员:是拦住了,不过是用战斗机拦的。印度指挥官:…
中方声援巴基斯坦后,普京给莫迪打电话,给了印度动手胆量?

中方声援巴基斯坦后,普京给莫迪打电话,给了印度动手胆量?

中方声援巴基斯坦后,普京给莫迪打电话,给了印度动手胆量?5月5日,印度总理莫迪接到了普京的电话,对于日前在克什米尔发生的恐袭事件,普京罕见地变了态度,表示会坚决支持印度的反恐行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俄乌冲突进行了三年后,俄印关系也迎来了历史性的节点,印度成功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将俄罗斯这架战车跟自己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和印度是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及合作伙伴,然而这番表态,是否预示着中俄之间在国际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呢?2025年俄罗斯要办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即将在两天后举办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也就是胜利日阅兵仪式。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虽然最近两年印度和俄罗斯在经济领域走得很近,但在军事方面,印度是受制于美国的,这种敏感的场合,印度自然不方便出面。莫迪是一名长袖善舞的政治家,这几年游走于中美俄之间,隐约被他捕捉到一条成熟且平衡的路线,三方都不得罪,但又能左右逢源,为印度谋取最大利益。虽然莫迪无力解决印度的社会文化、宗教矛盾等问题,但在外交和发展经济方面,他显然有过人之处。这次印巴危机爆发的时间节点非常敏感,一方面俄乌冲突还没有见分晓,美国和俄罗斯的谈判也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外交上缺少外援的俄罗斯急需找到中国以外的势力来扩宽他们对外的渠道,比如朝鲜,又比如印度。不过相比俄乌局势,印度次大陆如今的局势更加微妙一些。巴基斯坦过去曾经是苏联的小弟,也曾经给美国人“打过工”,跟中国交恶,但现在成了中国的“最铁”的合作伙伴。印度虽然表面上属于美国阵营,但是这几年在莫迪的运筹帷幄下,印度开始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外交上更讲究自主性,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言归正传,目前印巴之间的主要矛盾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大,双方利益的冲突点在于水资源,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围绕水资源的问题,双方其实都是相对克制的,那么什么样的因素可以打破这种平衡,让印度主动出击,甚至不惜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呢?分析人士认为,俄印之间的合作,谋求的是南亚的地缘政治利益,那么南亚这个地方,到底为何变得重要呢?说起来核心利益还是跟中美有关。众所周知,美国现在的头等大事是要促成制造业回流,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总产能占全球的45%,美国想要做成这件大事,是不可能跳过中国的。虽然难度很大,但长远来看,美国是肯定要让制造业回流的,但如今美国对上中国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双方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这个默契,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看出了端倪。中国已经在进行产业调整,减少低端制造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考虑到人工成本等因素,美国也不可能在低端制造业方面花费太多精力,所以和中国在经济领域开战后,美国需要另一个低成本的地区来进行产业转移,他们瞄准了南亚。印度方面的态度非常有意思,他们在有意模仿当年德国的路线,在军事上依赖美国,不过自主性更强一些。经济领域,印度同时跟中美俄合作,尤其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现在印度变得特别谨慎,在这个基本环境下,俄罗斯的站队,似乎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俄罗斯这次对印度的声援,其实有其特殊之处,那就是普京并没有劝和的意愿,这一点上和美国的步调是一致的,言下之意都是支持印度去打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敢动手吗?恐怕未必。首先我们看看在俄罗斯的优先级顺序中,中国肯定是远在印度之上的,今年俄罗斯曾多次表态,要跟中国发展更具有深层次、战略性意义的合作关系。其次,俄罗斯如今的经济中心全面倾倒向亚太,而无论是上合组织还是金砖组织,中国都有最高的话语权,普京此番高调介入印巴局势,其实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想要染指南亚,而是借此机会跟中国进行高度的战略捆绑。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中国的态度。此前中国多次对美国强硬表态,不介意跟美国打任何形式的战争,包括代理人战争。而在南亚,这里有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其战略价值不亚于南海,对于中国来说,一个稳定的南亚局势,才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其实不仅是印度自己不敢打,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更不想印巴大打出手,小打可以,大打肯

其实不仅是印度自己不敢打,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更不想印巴大打出手,小打可以,大打肯

其实不仅是印度自己不敢打,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更不想印巴大打出手,小打可以,大打肯定不乐意,为啥?如果印巴大规模对拼干成中国装备的广告现场,这老一套美欧俄的“技术神话”基本就散了。美俄法的“不乐意”,不是怕地区动荡,而是怕中国装备用实战效果砸了他们的“高端货”招牌,对比下印巴两军的装备“家底”就能明白了。印度军队里,美制“阿帕奇”直升机三天两头摔零件,2024年采购的6架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因变速箱故障趴窝半年;俄罗斯的T-90坦克在克什米尔零下20℃环境里,火控系统经常“罢工”,2023年升级的120辆T-72坦克,发动机寿命比原厂说明书缩短30%;法国“阵风”战机号称“全能王”,结果在2024年印巴边境冲突中,因机载雷达误判,把自家哨所当成敌方目标,闹了个大乌龙。反观巴基斯坦,中国产的“枭龙”战机出勤率高达92%,2024年5月击落印度米格-21的空战中,靠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先敌发现,全程压制对方美制AIM-120导弹;红旗-9BE防空系统在卡拉奇港实战中,成功拦截3枚印度“布拉莫斯”巡航导弹,拦截率100%,把美俄法的同类装备甩出几条街。美俄法的小心思,全在军火账单里,印度每年花150亿美元进口武器,美国卖“爱国者”导弹一套赚30%差价,俄罗斯卖S-400防空系统附带50%的维护费,法国卖“阵风”战机时,连螺丝钉都算进“技术服务费”。但这些高价武器一到实战就露怯:2024年印度用美制M777榴弹炮轰击巴控克什米尔,因火控软件适配问题,10发炮弹8发打偏;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在阿拉伯海执行任务,被巴基斯坦中国产的“元”级潜艇用声呐锁定,上演“猫捉老鼠”的反转戏码。要是印巴真打红了眼,这些“贵族装备”的拉胯表现全得被摄像头拍下来,传到国际军贸市场上,谁还愿花冤枉钱买高价次品?更要命的是,中国装备靠的是“性价比+实战化”,巴基斯坦买一套“红旗-16”防空系统,价格不到俄罗斯同类产品的60%,维护保养全中文手册配视频教程,基层士兵三天就能学会;“翼龙-2”无人机在反恐作战中,续航时间比美国“捕食者”多4小时,弹药成本低50%。2024年珠海航展上,巴基斯坦展示的“枭龙”BlockIII战机,搭载中国产涡扇-13E发动机和全向红外导弹告警系统,吸引了中东、非洲12国军方代表下单。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战效果,比美俄法靠PPT吹出来的“技术神话”实在得多。所以你看,美国国务院刚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转头就批准向印度出售价值25亿美元的“哈姆”反辐射导弹;俄罗斯外长在德里谈“和平倡议”,背后却在谈S-500防空系统的涨价方案;法国总统马克龙视频劝和时,不忘推销升级款“阵风”战机的电子吊舱。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既想赚印度的“保护费”,又怕中国借实战撕开他们的技术垄断缺口——毕竟在绝对的性价比和实战效果面前,靠信息差维持的“神话”最容易翻车。印巴冲突这面镜子,照出的是国际军贸市场的潜规则:当战场上的胜负不再靠“谁的广告打得响”,而是靠“谁的枪炮打得准”,那些靠垄断和溢价赚惯了钱的军火商,自然慌了神。
官宣:又击毁5架印度战机,巴基斯坦大获全胜!3架法国阵风1架苏301架米格

官宣:又击毁5架印度战机,巴基斯坦大获全胜!3架法国阵风1架苏301架米格

官宣:又击毁5架印度战机,巴基斯坦大获全胜!3架法国阵风1架苏301架米格29迄今为止,巴基斯坦共击落6架印度战机,6架战机均坠落在印度境内。实在不理解印度是怎么想的?每次都是先挑起战争,然后挨揍!#我的宝藏兴趣#
中国应该公开警告任何国家,谁胆敢攻击中国大陆本土目标,无论从哪里发动攻击,中国在

中国应该公开警告任何国家,谁胆敢攻击中国大陆本土目标,无论从哪里发动攻击,中国在

中国应该公开警告任何国家,谁胆敢攻击中国大陆本土目标,无论从哪里发动攻击,中国在摧毁攻击源的同时,都将攻击对方国家的本土目标!这次中国绝不含糊!中国必须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任何敢于攻击中国大陆目标的国家,别指望只是打掉你们的攻击源那么简单。摧毁敌人,我们绝不手软,打击对方本土目标同样会是我们反击的一部分。这不是狠话,而是中国用70年血泪换来的生存法则。过去的中国吃过太多哑巴亏。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三名记者血洒贝尔格莱德,我们除了抗议别无他法;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王伟烈士用生命捍卫领空,美国至今没有道歉。那些年,我们不是不想反击,是真的没有还手之力。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东风-41洲际导弹能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从本土发射可覆盖全球任意角落;红旗-9B防空导弹射程达250公里,能同时拦截8个目标;更别提在黄岩岛建成的机场,让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瞬间暴露在我们的火力范围内。我们再也不能做亏本的买卖。过去总有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中国只会防守不敢反击。但这一代人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任人欺负的中国。2024年4月,解放军在南海举行实弹演练,4艘052D驱逐舰直接开进美菲联合演习区域,这种"贴身威慑"让菲律宾海军司令直冒冷汗。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态度:你敢动我一寸领土,我就拆你整个战略支点。有人说这样会引发战争,可真正的战争从来不是看谁先动手,而是看谁能承受代价。台湾问题上,美国叫嚣"协防台湾",但解放军的东风-21D反舰导弹早已让美军航母退避三舍;南海局势中,菲律宾勾结台军搞小动作,解放军直接在黄岩岛填海造陆,把机场修到他们眼皮底下。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比直接开战更让对手难受。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足够的后手。中国的核力量始终保持在最低威慑水平,但东风-41的存在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举妄动。中段反导拦截技术五次试验五次成功,意味着我们能在导弹飞行中段就将其摧毁。这些硬实力,让那些想打"代理人战争"的国家不得不三思。看看国际社会的反应吧。俄罗斯媒体评价中国的防御政策是"用太极拳化解西洋拳",美国智库承认"中国的非对称作战能力正在改变游戏规则"。连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都不得不承认,在黄岩岛问题上"菲律宾没有胜算"。这就是中国智慧:不对抗、不示弱,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战略优势。最后说一句:中国的警告不是说说而已。黄岩岛的机场、南海的岛礁建设、东风导弹的试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准备。我们热爱和平,但绝不畏惧战争。任何试图挑战中国底线的国家,终将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突发!印度大规模袭击巴基斯坦!联合国紧急发声!普京致电莫迪给了印度动手的胆量吗

突发!印度大规模袭击巴基斯坦!联合国紧急发声!普京致电莫迪给了印度动手的胆量吗

突发!印度大规模袭击巴基斯坦!联合国紧急发声!普京致电莫迪给了印度动手的胆量吗?就在全球媒体纷纷就普京在印巴局势越来越紧张的关键时刻主动向莫迪打电话会如何影响印度政府在印巴冲突中的政策走向时,善于抓住机会的印度在今天凌晨突然对巴基斯坦展开大规模袭击!据印度军方公布信息,他们一共对巴基斯坦境内9处目标展开了袭击,使用了包括导弹在内的武器。该信息得到了巴基斯坦的确认,表示印度攻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巴控克什米尔,还对旁遮普省多个目标展开了袭击,已致3名巴基斯坦人死亡,十多人受伤。在巴基斯坦迅速发起的反击中,他们击落了两架印度飞机,再次向全世界展现出了印度空军的虚弱。印度大规模袭击巴基斯坦的行为迅速引发巴基斯坦政府的反应,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谴责印度导弹袭击巴基斯坦是战争行为的同时,已经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要对印度的战争行为做出强有力的回应。一时之间,印巴局势骤然紧张,惊动了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已经在第一时间紧急发声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克制,他在声明中写道:“世界无法承受印巴之间的军事对抗!”为了拉虎皮扯大旗,印度方面公布,他们已就袭击巴基斯坦一事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进行了通话。无形中证明,印度的袭击行动可能受到了美俄等域外大国的影响和怂恿,对此,巴基斯坦已经宣布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进入紧张状态,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有理由相信,在大国的坚定支持下,巴基斯坦绝对会给仗势欺人的印度以相对的打击,灭掉他们的嚣张气焰!
曾经,印度一直只知道,巴基斯坦的F-16战机的使用权始终都是在老美手里,只要老美

曾经,印度一直只知道,巴基斯坦的F-16战机的使用权始终都是在老美手里,只要老美

曾经,印度一直只知道,巴基斯坦的F-16战机的使用权始终都是在老美手里,只要老美不同意,巴基斯坦的F-16战机就是个摆设,没想到印度自己现在也是一样,虽然印度花费巨额资金购买了法国阵风战机,但是法国并没有给印度,阵风战机的源代码,说白了就是和老美一样的把戏,阵风战机的使用权始终都是在法国手里,只要法国不同意,印度购买再多的阵风战机,也没有什么威力,这也是印度的悲哀所在。
法国恨不得印巴冲突马上停止,否则印度的阵风真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击落了,那法国

法国恨不得印巴冲突马上停止,否则印度的阵风真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击落了,那法国

法国恨不得印巴冲突马上停止,否则印度的阵风真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击落了,那法国到时就不止丢人了,还要面临阵风卖不出去的窘境。虽然,“阵风”不是法国战机家族中的“独苗”,却无疑是其响当当的招牌机型,承载着法国航空工业的诸多荣耀与期望。虽说此前印度装备的“阵风”战机在遭遇巴基斯坦战机“1V4”的险境时,选择了仓皇撤离,这一表现已然对“阵风”战机的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当下,法国还能将责任推到印度飞行员身上,声称是飞行员操作不力,而非“阵风”战机本身存在缺陷。
印度得到了俄“支持”,“巴铁”变相警告俄?近日,巴基斯坦驻俄大使公开表示,巴基斯

印度得到了俄“支持”,“巴铁”变相警告俄?近日,巴基斯坦驻俄大使公开表示,巴基斯

印度得到了俄“支持”,“巴铁”变相警告俄?近日,巴基斯坦驻俄大使公开表示,巴基斯坦掌握了印度计划发动袭击的证据,如果印巴开战,巴基斯坦将使用所有常规武力和核武器。这是在“俄罗斯表示支持印度打击恐怖组织”之后,巴基斯坦通过俄罗斯“递话”给印度的。有舆论认为,俄罗斯以上表示可能是支持印度打击巴基斯坦,其实不然,因为有消息披露,422克什米尔恐袭案,是印度自导自演的苦肉计,俄罗斯心知肚明,则在外交层面给予了支持,而且是“打击恐怖组织”,别无他意。作为印太地区大国的印度,因受美国关税战的裹挟,对巴基斯坦挑起事端,是真心侵略巴基斯坦、还是与巴基斯坦“演戏给美国看”,相信莫迪应该有一个分寸,否则印度得到的,除了巴基斯坦的有力回击之外、还有整个印太地区的不稳定,中俄两国也绝不会对此视而不见。#新锐创作者成长计划#
北约战机被锁,盟友集体沉默,谁在背后操控?5月3日凌晨,叙利亚上空发生了一件怪事

北约战机被锁,盟友集体沉默,谁在背后操控?5月3日凌晨,叙利亚上空发生了一件怪事

北约战机被锁,盟友集体沉默,谁在背后操控?5月3日凌晨,叙利亚上空发生了一件怪事。以色列派F35战机轰炸当地武装,土耳其的F16战机去拦截,结果雷达直接被对方锁定。这可不是开玩笑,锁定火控雷达就差一点被击落了。更离谱的是,北约没人说话,美国带头装哑巴,欧洲国家也集体不吱声,眼睁睁看以色列得逞。这事儿其实是个多方角力的局,以色列这次在叙利亚上空用F-35把土耳其的F-16给锁了,北约却集体装哑巴,背后牵扯的远不止两国冲突那么简单。先看技术层面,以色列的F-35I是专门为中东战场定制的型号,电子战系统比普通F-35强了一大截,之前他们用这玩意儿在叙利亚多次压制俄军的S-300和S-400防空系统,甚至还干扰过伊朗的导弹基地。这次对付土耳其的F-16,以色列直接开启了电磁压制模式,让土军雷达瞬间“失明”,连F-35的影子都没看见就被锁定了。土耳其的F-16还是老款Block30,升级进度又被美国卡着,根本扛不住这种五代机的降维打击。再看地缘政治,土耳其和以色列表面上都是美国盟友,但实际矛盾很深,土耳其一直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以色列则盯着伊朗在叙的势力,去年土耳其还申请加入金砖国家,摆明了想在美俄之间找第三条路。美国这边就犯难了:以色列是中东核心盟友,土耳其又是北约第二大军事力量,两边都不能得罪。所以事件发生后,美国选择装聋作哑,甚至可能悄悄给以色列开了绿灯,毕竟以色列行动前特意通知美国,警告“下次可能击落土军战机”。欧洲国家更不愿掺和,法德这些年一直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组建自己的欧洲军,土耳其和希腊在爱琴海的领土争端已经让北约内部吵翻了天,要是再为这事出头,搞不好会引发更大的内部分裂。而且欧洲企业和土耳其有大量能源合作,比如土耳其从俄罗斯买的天然气有一部分要通过欧洲管道输送,得罪土耳其对谁都没好处。俄罗斯的角色也很微妙,虽然俄军在叙利亚有基地,但这次事件中他们没直接出手,不过以色列能在叙利亚这么嚣张,和俄罗斯的默许脱不了干系。之前以色列轰炸叙利亚境内的伊朗目标时,俄军经常提前撤走防空部队,变相给以色列让路。这次土耳其被收拾,俄罗斯说不定在背后偷着乐,这样一来,既能削弱北约内部团结,又能让叙利亚政权更依赖自己。还有个关键点,土耳其自己也在作死,埃尔多安政府这些年在国际上反复横跳,一会儿买俄罗斯的S-400,一会儿和伊朗眉来眼去,还公开支持哈马斯,早就把美国和欧洲得罪遍了。去年以色列空袭加沙时,土耳其召回大使、停飞航班,甚至威胁要军事干预,彻底把以色列惹毛了,这次F-16被锁,其实是以色列对土耳其的一次“教训”,警告它别太过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北约这个联盟早就名存实亡了,美国优先考虑自己的中东利益,欧洲国家各怀鬼胎,土耳其又想当地区霸主,这种松散的联盟根本经不起考验。以色列看透了这一点,才敢明目张胆地在北约盟友头上动土。而北约内部的沉默,恰恰暴露了这个冷战遗产的脆弱性,当成员国利益发生冲突时,所谓的集体防御条款不过是张废纸。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代理人战争。以色列背后站着美国,土耳其想靠俄罗斯和金砖国家撑腰,欧洲忙着自保,俄罗斯乐见其成。大家都在算自己的小账,哪还有心思管什么盟友义气。叙利亚上空的这次交锋,不过是大国博弈的一个缩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