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ETF(510170)跌0.43%,半日成交额271.98万元

7月3日,截止午间收盘,大宗商品ETF(510170)跌0.43%,报0.919元,成交额271.98万元。大宗商品ETF(510170)重仓股方面,赤峰黄金截止午盘涨0.04%,紫金矿业跌0.10%,中金黄金跌0.28%,江西铜业跌0.21%,山东黄金跌1.82%,...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揭牌成立

据浙江省商务厅29日消息,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浙江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2024年11月,国务院批复...
真金白银购买的。三十万的订单就这么来的?……

真金白银购买的。三十万的订单就这么来的?……

真金白银购买的。三十万的订单就这么来的?……

中信期货发布全新大宗商品指数系列 助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费天元)6月24日,中信期货正式发布全新大宗商品指数系列。该指数系列首创四维指数体系(综合类、板块类、板块细分类、特色类)。综合类由“商品指数”“商品20指数”及“工业品指数”三大核心指数...

伊朗是甲醇出口大国:产能优势:2020年,伊朗甲醇产能达到约1200万吨,成为世

伊朗是甲醇出口大国:产能优势:2020年,伊朗甲醇产能达到约12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甲醇生产国。2023年,其甲醇产能超过1500万吨,占全球甲醇产能的8.6%。出口规模:伊朗甲醇下游需求应用较少,生产甲醇主要用于出口,实际消费只占总产量的不到15%。自2008年以来,伊朗甲醇出口量占其产量的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23年伊朗甲醇出口量约为920万吨以上,产量约为1020万吨,出口占比达到90.20%。市场地位:伊朗是全球甲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甲醇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伊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甲醇主要出口国家,合计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9.1%。中国是伊朗甲醇的主要进口国,2024年,伊朗是我国最大的甲醇进口来源国,占比达到34%(包含阿联酋进口数量)。
现货白银暴涨接近4%,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近段时间创新高的标的还有不少,有

现货白银暴涨接近4%,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近段时间创新高的标的还有不少,有

现货白银暴涨接近4%,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近段时间创新高的标的还有不少,有德国股指历史新高、和韩国股指阶段新高。但是内盘很多商品却屡创新低,这种截然相反的反差我实在是搞不懂。虽然内盘跌跌不休,但是我依旧相信多头行情很快就要回归了。
白银周一暴涨5%,最高价34.94,距离前历史最高价35.49仅仅只差0.55美

白银周一暴涨5%,最高价34.94,距离前历史最高价35.49仅仅只差0.55美

白银周一暴涨5%,最高价34.94,距离前历史最高价35.49仅仅只差0.55美元的涨幅。本来以为昨天的大阳线应该为今天带来惯性上冲的,可是没想到昨天收盘价就是最高价,今天开盘就一路下跌,已经快跌去昨日涨幅的一半了。感觉现在技术分析已经失灵了,就连光头光脚大阳线这种形态第二天都要被闷杀,不知道技术分析还有何用?白银贵金属黄金白银价格
白银为何突然暴涨?今日国际银价日内涨超3%,站上34美元/盎司关口,创3月底以来

白银为何突然暴涨?今日国际银价日内涨超3%,站上34美元/盎司关口,创3月底以来

白银为何突然暴涨?今日国际银价日内涨超3%,站上34美元/盎司关口,创3月底以来新高。白银大幅上涨的原因主要如下:1、关税争端或在6月重启以及俄乌地缘局势再度升级,引发避险情绪情绪升温,导致白银跟随黄金一起大幅上涨。2、近期,白银的韧性和弹性都显著强于黄金,主要在于白银的商品弹性开始释放,我们可以看到原油和铜都偏强,可见商品属性利好白银。其次,最近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还可以,并没有陷入衰退的迹象,因此经济下行风险对银价的拖累在逐步减缓。3、历史高位的金银比较有阶段性的修复需求,从而使得低估值的白银有阶段性的补涨。
“老鼠仓”哪家强!金融圈又上演了一出“监守自盗”的荒诞剧!中信证券前员工李某,坐

“老鼠仓”哪家强!金融圈又上演了一出“监守自盗”的荒诞剧!中信证券前员工李某,坐

“老鼠仓”哪家强!金融圈又上演了一出“监守自盗”的荒诞剧!中信证券前员工李某,坐在公司监控室里,眼睛盯着的不是风控大屏,而是私募大佬们的“藏宝图”——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持仓机密。这哪是风控岗?活脱脱一个“金融情报站站长”!靠着偷瞄来的“致富密码”,他悄咪咪跟着下单,轻松捞走213万,结果呢?罚单比他赚的还狠——连本带利吐出426万!这波操作,堪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顶配版。事情简单得让人哭笑不得。李某当时在中信证券,干的就是看着别人锅里肉的活儿——能接触到公司代销的金融产品那些核心交易信息,尤其是某明星私募大佬的持仓明细。这可比K线图刺激多了,大佬买啥啥涨啊!李某脑筋一转:“大佬吃肉,我蹭口汤总行吧?”于是乎,他化身“人形复印机”,把大佬的作业答案精准“同步”到了自己和亲友的股票账户上。大佬买,他火速跟进;大佬卖,他脚底抹油溜得飞快。这“贴身战术”玩得那叫一个丝滑,短短时间,213万真金白银轻松落袋。这哪是投资?分明是开了“天眼”的定向收割!可惜啊,金融市场的“天眼”更亮。监管部门的大数据系统可不是吃素的,你那点小账户跟大佬们神同步的操作轨迹,在系统眼里就跟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扎眼。账户关联性分析一跑,交易时间线一拉,得,证据链锁得死死的。李某这自以为隐秘的“老鼠仓”,在监管科技面前,简直成了透明鱼缸里的鱼,游得再欢也被看得一清二楚。罚单拍下来,数字相当“肉疼”:违法所得213万?全数没收!这还没完,再额外罚你213万!里外里426万真金白银飞了。这算术题做的,赚了200万,赔进去400多万,本金都得搭上。网友神评论:“这哪是罚款?这是‘抄家’式执法!”“辛辛苦苦当‘老鼠’,最后发现粮仓是捕鼠夹伪装的。”“想薅金融羊毛?结果自己被薅成了葛优!”这代价,比买十倍杠杆的股票爆仓还刺激。李某这出戏,给所有金融从业者,尤其是手握信息权限的“看门人”,狠狠敲了一记震耳欲聋的警钟:“近水楼台”不是后门,是高压线!能接触核心信息是岗位需要,不是给你开的外挂。把职务便利当提款机,等于在监管的雷区蹦迪。“零容忍”不是口号,是带电的铁网!监管科技早已今非昔比,大数据追踪、账户关联分析精准得吓人。任何“老鼠仓”的蛛丝马迹,在系统面前都无所遁形。心存侥幸?罚单教你做人。职业生涯和非法所得,只能二选一!为了一点眼前快钱,赌上多年积累的专业声誉和整个职业生涯,这买卖,亏到姥姥家了!一旦留下污点,金融圈的大门基本就焊死了。李某的故事,活脱脱一部浓缩的“金融从业人员反面教科书”。它用426万的真金白银告诉我们:在强监管、高科技的今天,任何想靠“偷看底牌”发财的歪心思,结局都注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金融这碗饭,吃得长久靠的是真本事和硬操守,而不是钻漏洞、走邪路。想动歪脑筋?看看李某的账单,那426万就是最醒目的“价格标签”。诚信,才是金融人最硬的底牌,最稳的“仓”。把心思用在正道上,比啥“老鼠仓”都强!否则,下一个被“抄家”的,指不定是谁呢!
中国赚的外汇,买空了全球的矿石!你知道吗?中国外贸企业每赚100美元,其中60美

中国赚的外汇,买空了全球的矿石!你知道吗?中国外贸企业每赚100美元,其中60美

中国赚的外汇,买空了全球的矿石!你知道吗?中国外贸企业每赚100美元,其中60美元会立刻变成全球矿山里的铁矿石、铜矿和稀土。这个看似疯狂的操作背后,藏着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美元只是购物券,全球资源才是硬通货。美元是啥?就是美国印钞机吐出来的“全球购物券”。理论上能无限印,但资源是硬邦邦的实物:2023年全球45%的出口铁矿石被中国买走,澳大利亚、巴西的矿山几乎被咱们“包场”;锂矿更夸张,全球产量一大半都运到中国炼电池了。为啥不把美元存起来?看看美国国债就懂了:美国外债超过50万亿美元,GDP却只有26万亿美元,哪天美元贬值,手里的美债分分钟缩水。但矿石不一样,钢铁是工业的骨头,稀土是芯片的“粮食”,攥在手里才是真保障。再说咱外贸的套路:出口手机、汽车、光伏板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赚美元,回头就去全球扫原材料。2023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58.6%,但造汽车要钢铁,造电池要锂矿,造芯片要稀土——这些都得从国外买。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刚果(金)的铜矿、智利的锂矿,咱用出口赚的美元买回来,加工成产品再卖到全世界,形成“资源-制造-出口”的闭环。越南那些“越南制造”的手机,80%的电路板原材料其实来自中国,绕来绕去还是咱在主导资源链。这么做有啥好处?首先是把工业命脉攥稳了。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但82%的铁矿石靠进口;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70%的锂矿要从澳大利亚买。但咱早有后手:在非洲投资的华刚矿业,年产铜31万吨,占国内自产铜的24%;国内稀土实行战略储备,2024年专门出台条例把稀土矿列为国家资产。其次是抗风险能力强:2022年俄乌冲突,欧洲被能源危机折腾得停产,咱靠俄罗斯低价油气和国内储备稳稳保生产。美国想靠关税卡脖子?德国车企、日本半导体企业全往中国跑——没咱的资源加工能力,他们连产品都造不出来。说到底,这套“美元换资源”的操作,就是把虚拟的货币信用,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业血液。别人囤美元,咱囤矿石;别人怕美元贬值,咱不怕——毕竟钢铁、稀土这些东西,永远是工业时代的硬通货。只要全球还需要中国制造,咱手里的资源就不愁换不来钱,这才是真正的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