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菲律宾网友说:为什么中国对19国西太平洋大演习没有什么害怕的感觉呢?一个丹麦网友回答了菲律宾网友的疑问,他说:名义上是19国演习,实际上是美国在向18个国家收保护费呢。这场名为“护身军刀”的多国联合演习,集结3.5万兵力,近300架战机,规模看着不小,但如今根本构不成实质威胁。火箭军的区域拒止能力、海军航母编队的远洋部署能力、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共同织成了一张立体防御网。有这样的实力基础,中国自然没必要对这类演习过度紧张。再看美国主导这场演习的真实目的,所谓“针对中国”更像是个幌子,五角大楼专门拿出的5.326亿美元预算,说是军演经费,实际上就是向参演盟国摊派的“保护费”。19个参演国里,真正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没几个,多数国家参与进来,不过是出于对美国的政治依附。澳大利亚作为东道主,虽说提供了演习场地,可军力投送能力有限,日本派的舰艇更多是象征性参与,不敢真的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其他中小国家参演,更像是在大国博弈中表个态,没什么实际作战价值,这样松散的军事同盟,看着声势浩大,实则各有各的心思,很难形成协同作战能力。而且别说是现在,以前美国的军演从来没吓倒过中国,上世纪90年代台海危机,美国双航母编队施压,中国集结海军一大半的力量准备对抗,然而美国还是没能再进一步。中国的从容,还源于看透了美国的战略困境,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的军事力量正面临资源分散的问题。它既要应对俄罗斯在欧洲的战略牵制,又要维持在中东的影响力,能投到亚太的兵力其实很有限。中国对地区局势的掌控力,也是从容应对的重要原因,演习期间,中国军队在相关海域开展常态化战备巡逻,海空兵力抵近侦察,全程掌握着演习动态。这种“你演你的,我练我的”的应对方式,既展现了不卑不亢的态度,也彰显了对周边海域的实际掌控能力。实际上,美国及其盟友的演习区域大多在国际公海,中国从没反对过各国依据国际法在相关海域开展活动,只是坚决反对把演习针对第三方、破坏地区和平稳定。这种基于国际法的立场,让中国在应对此类事件时始终占据道义高点。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发展重心一直在自身建设上。军事演习带来的短期干扰,动摇不了中国持续发展的基本面。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科技实力、国防能力已经形成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综合国力的提升,让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有了更大的战略缓冲空间。美国想靠军事同盟遏制中国发展,却没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当今世界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一领域的对抗,而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不惧怕19国演习,源于对自身发展道路的坚定自信,也源于对国际大势的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任何逆潮流的军事挑衅,最终只会暴露自身的战略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