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招生

安徽连续两年军校录取人数突破千人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2025年军事院校圆满完成招生计划,今年共录取1055人。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超过千名安徽考生被军事类院校录取,展现了安徽青年献身国防、矢志强军的信念和决心。合肥安庆阜阳录取...
据悉,这位农村割草女孩叫张镜,今年高考670分,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录取。

据悉,这位农村割草女孩叫张镜,今年高考670分,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录取。

据悉,这位农村割草女孩叫张镜,今年高考670分,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录取。对于考上北京大学,这位女孩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走出了大山,能看到广阔的世界!此视频在网上曝光之后,引发众多网友热议。有网友...
录取通知书上多了一行字,反倒让家长和学生心里打鼓了。就是那句“本院是教育部批准

录取通知书上多了一行字,反倒让家长和学生心里打鼓了。就是那句“本院是教育部批准

录取通知书上多了一行字,反倒让家长和学生心里打鼓了。就是那句“本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录取通知书上的“多余声明”,咋把家长整焦虑了?“哎,你瞅瞅这录取通知书,咋还专门写上‘有招生资格’啊,这学校该不会有啥问题吧?”李阿姨举着孩子的武汉晴川学院录取通知书,在小区楼下唠嗑时,把这话抛了出来。周围几个刚经历高考报志愿的家长瞬间围过来,盯着通知书上那句“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议论声“嗡嗡”响开了。一、录取喜悦被“声明”浇了冷水事情得从孩子收到录取通知书说起。小李(化名)今年高考发挥不错,被武汉晴川学院录取,本来一家人欢天喜地,通知书到手那天,还特意买了鞭炮想热闹热闹。可拆开信封,看到那句专门强调招生资格的话,李阿姨心里“咯噔”一下,喜悦劲儿直接少了一半。“咱也不懂啊,好端端的录取通知书,咋突然加这么一行?是不是这学校不正规,怕咱怀疑,才急着自证?”李阿姨当晚就给在外地的表哥打电话,表哥家孩子去年刚上大学,对这些事儿多少懂点。表哥听了也犯嘀咕:“我家孩子那公办院校通知书,可没这说法。要不你查查学校到底咋样?”这一查,李阿姨更慌了。她登录教育部官网,翻了好半天“全国普通高校名单”,终于找到武汉晴川学院,确认是正规民办本科,前身还是武汉大学珞珈学院,2016年转设更名的。可心里那股子不安,还是没完全消散。二、家长群里炸了锅,“自证”引发连锁焦虑李阿姨把这事在家长群里一说,群里直接炸锅。“我家孩子通知书咋没这行字?难道民办院校都得这么写?”“会不会是学校之前有啥负面,怕家长不放心才强调?”有位家长更直接,给孩子辅导员打电话咨询。辅导员哭笑不得:“这就是正常说明,民办院校想让家长安心,证明自己是正规军,不是野鸡大学。”可家长们还是半信半疑,毕竟在大家印象里,“正规院校”根本不用特意声明,就像公办大学,录取通知书简洁明了,从不会加这类“自证资质”的话。小李也被家里的氛围搞得有点郁闷,本来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现在却跟着担心学校是不是真有问题。他偷偷查学校官网,看校园环境、专业设置,又在社交平台搜学长学姐的分享,发现学校教学、活动啥的都挺正常,这才稍微放下心,反过来安慰李阿姨:“妈,学校是正规的,别瞎操心了。”三、“自证”背后,是民办院校的无奈与误解后来,李阿姨通过学校招生办了解到,加这句话的初衷,真就是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放心。民办院校招生太难了,这些年“野鸡大学”坑害学生的新闻不少,家长对民办院校天然有顾虑,总怕孩子一不小心进了不靠谱的学校。学校也是没办法,才想着在录取通知书上强调资质,把“正规”俩字明明白白写出来,就怕家长因为不了解,错过孩子的录取。可这好心的“强调”,为啥会起反效果?说到底,是大众对民办院校的刻板印象在作祟。在很多人心里,公办院校就是“正统”“可靠”的代名词,民办院校总被打上“花钱就能上”“教学质量差”的标签。武汉晴川学院这类正规民办本科,明明有不错的师资、教学资源,却得靠一句“自证声明”来争取信任,想想也挺无奈。四、打破偏见,要靠“正规”二字实打实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遇到类似情况,别着急焦虑。就像李阿姨他们,要是一开始能冷静下来,去教育部官网查学校名单,或者直接联系学校招生办,就能很快确认正规性。对于民办院校来说,光靠录取通知书上的“自证声明”远远不够,得用实实在在的教学质量、就业口碑说话。只有让家长和学生看到,民办院校在教学、育人上的用心,才能真正打破偏见。而我们作为家长和考生,也该放下对民办院校的刻板印象,客观看待每一所正规高校——毕竟,不管公办还是民办,只要能让学生学到本事、实现成长,就是好学校。录取通知书上的那行“多余声明”,看似是民办院校的“自乱阵脚”,实则折射出教育领域里的信任难题。希望以后,我们能少点对民办院校的误解,多些理性判断,让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能单纯成为喜悦的象征,而不是焦虑的源头。

池州5所市示范高中公布2528名新生录取名单

大皖新闻讯 7月23日下午,2025年池州市中招市示范高中批次新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2025年池州市市示范高中录取名单也同步对外发布。本批次5所市示范高中共录取2528人。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批次招录中,池州三中录取363人,...
北大清华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她后悔的不是招生计划乱了套,也不是考生流失,而

北大清华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她后悔的不是招生计划乱了套,也不是考生流失,而

北大清华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她后悔的不是招生计划乱了套,也不是考生流失,而是2024年那场高考后,高分学生们彻底醒了——宁可去普通学校读计算机,也不愿调剂进名校冷门专业。张雪峰那句“学历是结果,生存才是目标”早戳中了家长心头病。2024年北大在湖北断档数据刷屏时,我就明白:普通家庭的孩子早算清了账,一线城市程序员月入过万,可名校文科生还在卷考编。这不叫叛逆,是精明。教育这盘棋,总不能光靠名头唬人。越来越多孩子拿脚投票选实战技能,说明张雪峰没煽风点火,只说了大实话。好专业能喂饱肚子,虚名顶啥用?您说呢?
你敢信吗?今年高考,湖北有个考了702分的学生,拿着北大的预录取通知犹豫了三天,

你敢信吗?今年高考,湖北有个考了702分的学生,拿着北大的预录取通知犹豫了三天,

你敢信吗?今年高考,湖北有个考了702分的学生,拿着北大的预录取通知犹豫了三天,最后愣是拒了——就因为被调剂到了冷门的考古系。招生老师急得打电话,学生家长就一句话:“张雪峰说得对,读大学不是为了挂个名校牌子,是为了孩子毕业能有口饭吃。”这事儿一出来,清北招生群里都炸了,说“往年挤破头的名额,今年居然有空档”,而这一切,很多人都觉得跟张雪峰那张“敢说的嘴”脱不了干系。早两年,谁家孩子考上清北,那得在县城挂横幅、摆流水席,哪怕专业冷门,家长也觉得“名校光环能罩一辈子”。可今年不一样了。有个湖北招生组的老师私下说,他们去重点高中宣讲,往年学生眼睛都放光,今年有人直接举手:“老师,你们学校的材料科学专业,毕业平均薪资多少?跟哈工大的计算机比,哪个高?”问得老师都愣了。这变化,张雪峰确实“功不可没”。他前阵子在直播里扯着嗓子说:“别迷信清北!普通人的目标不是当科学家,是就业!是能找个五险一金的工作!”这话糙理不糙。有家长跟我算过一笔账:去年邻居家孩子考了698,被北大考古系录了,全家摆酒庆祝,今年再问,孩子还在考公,说“专业太冷门,企业招的少,想进博物馆还得拼关系”;反观另一个考670的,去了东南大学的计算机系,今年实习就进了大厂,月薪两万多。“你说,换你选哪个?”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湖北,浙江、江苏也出了类似的事儿。有个考了695的学生,放弃清华的环境工程,去了西安交大的人工智能,理由是“张雪峰说过,现在AI行业缺人,起薪比冷门专业高一半”。家长们坐在一起聊天,不再比“谁家孩子学校排名高”,而是比“专业好不好就业,能不能考公、进国企”。清北招生办肯定憋屈。往年他们的调剂名额都是“香饽饽”,哪怕学生不喜欢专业,也愿意先“上车”,觉得“进了学校再转专业”。可今年,转专业的难度被扒得明明白白——有数据说,清北热门专业的转专业成功率不到10%,很多学生进去了就等于“被钉死”在冷门系。有个去年从历史系转到金融系的学生说:“那半年跟高考似的,天天熬夜刷题,最后全班就俩成功的,太熬人了。”其实这背后,是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务实”了。这几年就业市场卷得厉害,清北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的新闻也不算新鲜。有机构统计,2024年清北冷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热门专业低23%,平均起薪差了近4000块。普通人寒窗苦读十二年,谁不想毕业后能稳稳当当赚钱?张雪峰不过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名校是结果,不是目的,能让你活下去的专业,才是真本事。”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短视”。清北的平台、资源,不是普通学校能比的,哪怕专业冷门,也能接触到顶尖学者,视野不一样。可老百姓不认这个:“视野不能当饭吃,我家孩子不是天才,就想找个安稳工作,有错吗?”现在清北也在悄悄调整。今年新增了“人工智能实验班”“芯片工程系”,扩招热门专业,还承诺“调剂专业一年后可二次选方向”。说白了,市场用脚投票,再牛的名校也得低头。你觉得这事儿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学生太功利,还是教育终于回归了“就业本质”?来评论区聊聊。【信息来源】-新华社2025年7月15日:《高考招生呈现新趋势考生更重专业实用性》-央视新闻2025年7月10日报道:《清北调整招生计划新增多个热门专业方向》-教育部2025年7月5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女儿的高考录取结果明天就出来了,说一点不担忧是假的。报考我基本上没参与,但我知

女儿的高考录取结果明天就出来了,说一点不担忧是假的。报考我基本上没参与,但我知

女儿的高考录取结果明天就出来了,说一点不担忧是假的。报考我基本上没参与,但我知道在爸爸和舅舅的指导下,女儿选的是冒险冲一冲。报完考当天晚上我就做了个噩梦,梦见女儿没被那所大学录取。前几天我弟开车带我女儿从上海...
“正式辟谣!”近日,不少网友网传青海一位考生高考405分被北京大学专项计划录取成

“正式辟谣!”近日,不少网友网传青海一位考生高考405分被北京大学专项计划录取成

“正式辟谣!”近日,不少网友网传青海一位考生高考405分被北京大学专项计划录取成“最大捡漏王”,引发众多网友关注。针对这个问题,青海教育招生工作人员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为保护考生隐私,录取结果不对外公布,405分上北大这么极端的例子很少见,往年确实有一个捡漏的,但学不下来自己退学了!”最近“青海405分考生被北大专项计划录取”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在惊叹这是“捡漏王”。但事实是,这是一则假消息,青海教育招生工作人员已辟谣,录取结果不对外公布,如此极端的低分上名校情况极少。不过,周少反倒觉得这类传言背后,是公众对教育公平的高度关注。专项计划本是为给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学子机会,可信息差、分数差距等,总让人怀疑其中是否存在不公平。而且,就算真有低分上名校的情况,也可能面临学业跟不上退学的困境。简单来说,这种高考捡漏的屈指可数,而且就算幸运进去,也不一定跟得上学习,起点就不是一个台阶的。对于高考捡漏,大家怎么看呢?#寻美三湘##长沙新朋友#

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送达漳州

7月18日下午4点,家住市区东升花园的杨硕烽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天,另有漳州考生分别收到来自北京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获悉,本周起至8月下旬,各批次录取通知书将通过“绿色通道”...

南方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燃”起来

大皖新闻讯 一年一度的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内卷大赛”已经开启。7月17日傍晚,合肥考生...南方科技大学官方招生宣传片称:“这是我们与未知对话的火种,它静候万象,只为点燃你手上的火炬…它能指引你,走近未曾想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