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清朝

1751年,乾隆下令抄了老师张廷玉的家,一下子搜出了36万两银子,乾隆冷笑一声,

1751年,乾隆下令抄了老师张廷玉的家,一下子搜出了36万两银子,乾隆冷笑一声,

1751年,乾隆下令抄了老师张廷玉的家,一下子搜出了36万两银子,乾隆冷笑一声,对着身边的近侍大臣一脸不屑地说道:“看看,这就是所谓的文官清流!但是仅仅过了一天,乾隆却将这36万两银子送了回去,还将责任甩给了内务府总管德保!张廷玉这人,真不是一般角色。1672年,他出生在安徽桐城一个普通人家,靠着苦读,29岁中了进士,33岁就进了南书房,成了康熙的近臣。康熙晚年,他崭露头角,帮着处理朝政,稳扎稳打。到了雍正朝,他更是扶摇直上,成了首席军机大臣,权势一时无两。雍正临终前,还把他定为顾命大臣,许诺死后配享太庙,这对汉臣来说可是顶级的荣誉。乾隆上台后,起初对张廷玉挺客气,封他三等伯爵,继续倚重他。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乾隆是个强势的皇帝,喜欢掌控一切,而张廷玉在雍正朝积累的威望和人脉,让乾隆有点不放心。加上张廷玉年纪大了,70多岁还赖在朝堂上不走,多次请辞又被留任,君臣关系慢慢就变味了。到了1751年,张廷玉已经告老还乡,但朝廷突然让他交还历代皇帝赏赐的东西。他老老实实让人清点,谁知内务府总管德保带兵闯进来,把张府翻了个底朝天,最后搜出36万两银子。乾隆听到这个数字,冷笑一声,对身边的大臣说:“看看,这就是所谓的文官清流!”这话听着刺耳,意思很明白:张廷玉这老家伙,表面清廉,家里却藏着这么多银子。可这36万两银子,其实没啥问题。张廷玉当了几十年大官,俸禄、赏赐加起来,攒下这些家底并不离谱。清代官员的收入,除了正式俸禄,还有各种补贴和赏赐,像张廷玉这种级别的,家产多点很正常。更何况,他也没证据证明这些是贪来的。可乾隆当时就是要借这个机会,杀杀“清流”的威风。结果第二天,剧情就翻转了。乾隆突然下旨,把36万两银子全还给张廷玉,还说抄家是德保自作主张,跟他没关系。这180度大转弯,乍一看挺莫名其妙,但细想其实有讲究。首先,抄家没查出真凭实据。张廷玉的银子来源合法,硬扣贪污的帽子站不住脚。乾隆要是继续追究,反而显得自己小气,冤枉忠臣,传出去不好听。其次,这事本来就不是要真搞死张廷玉,而是敲打一下,警告其他自命清高的官员,别以为自己资历老就能跟皇帝对着干。最后,把责任推给德保,既保住了皇帝的面子,又给了台阶下。德保是内务府的人,乾隆的亲信,背个锅也没啥大不了。这事说白了,就是一场政治博弈。乾隆在位时,正忙着巩固皇权。他爹雍正留下的老臣,像张廷玉这种,影响力太大,难免让乾隆觉得碍眼。抄家这招,既能试探张廷玉的底细,又能震慑朝堂,一举两得。结果没捞到把柄,乾隆就顺势收手,还卖了个人情,显得自己宽宏大量。张廷玉这边呢,吃了哑巴亏也没辙。他毕竟70多岁了,早就没了跟皇帝硬碰硬的底气。抄家虽然没真把他怎么样,但这脸算是丢尽了,晚节不保的滋味不好受。1755年,张廷玉在老家病逝,活了83岁。乾隆得知后,倒也没彻底翻脸,遵照雍正的遗命,让他配享太庙。可这事对张廷玉的声誉,还是留下了阴影。历史上,他是个能臣,但晚年这场风波,让人感慨权力无常。清代的“清流”官员,也从这事里看出了点门道:再清廉,碰上皇帝的猜忌,也得低头。这事对乾隆朝的政治风气也有影响。抄家风波后,官员们更小心翼翼,生怕被扣上“不清廉”的帽子。乾隆通过这手,既压住了老臣的气焰,又强化了皇权,真是一箭双雕。

清朝的异姓一等公和宗室镇国公哪个地位更高?如果单论地位的话,异姓一等公不如宗室

清朝的异姓一等公和宗室镇国公哪个地位更高?如果单论地位的话,异姓一等公不如宗室镇国公。当年一等忠勇公傅恒病逝,乾隆下旨以宗室镇国公规格治丧,显然总是镇国公的地位要更高一些。镇国公、辅国公大多都是入八分,可与诸王...

康乾盛世到底是“真辉煌”还是“假繁荣”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确实创造过耀眼成就

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确实创造过耀眼成就:疆域版图基本奠定,平定准噶尔、收复台湾;摊丁入亩让人口暴增,经济总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还编出《四库全书》这样的文化巨作。但繁华背后,危机四伏:人均耕地从康熙时的27亩,跌到...

左宗棠收复新疆损失有多大?看死了多少勋贵,数据名单真触目惊心!清朝光绪帝上位那

清朝光绪帝上位那年,也就是1875年,左宗棠被点将当了钦差大臣,当时他六十多岁头发都花白了,摆在面前的难题是新疆丢了要拿回来。新疆这地方早先1864年就被乱民搞出事,闹得乌烟瘴气不说,还招来外头的豺狼虎豹,沙俄这帮人占...

清代的知县如果干得好获到晋升,那么可选择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大致有以下这些岗位可

清代的知县如果干得好获到晋升,那么可选择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大致有以下这些岗位可以冲一冲。京官系统中有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知事、銮仪卫经历、京府通判、...

清代地方官系统中有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级别越高的部门反而官员配置越少。总督、巡

清代地方官系统中有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级别越高的部门反而官员配置越少。总督、巡抚衙门是最简单的,除了督抚外,没有一个体制内的官员,全都是私人聘用的幕僚;布政司、按察司衙门有编制的官员也较少,只有经历、照磨、理问...

清朝不是不愿招安太平天国,而是不能。太平天国起义前及早期在广西流窜时,清朝有多次

清朝不是不愿招安太平天国,而是不能。太平天国起义前及早期在广西流窜时,清朝有多次机会扼杀它。就像冯云山传教时被王作新察觉有叛逆之心,还捣毁庙宇引发不满被抓,但官府受贿将其释放。清朝当时的统治体系已腐朽,内部矛盾...

如果没有清朝,那中国就只是一个仅仅只有36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性小国了,大家觉

如果没有清朝,那中国就只是一个仅仅只有36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性小国了,大家觉得呢?看图 明明是南方割据势力恶意反对北朝俄罗斯族民族融合,为了私利反对国家统一,挫清居然还有脸到处乱嚷嚷。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对清朝的统治是有利的。一方面,通过签订尼布楚条约,和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对清朝的统治是有利的。一方面,通过签订尼布楚条约,和沙俄达成和解。清朝才腾出手来有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准噶尔。另一方面,再打下去,清朝不见得能打得过沙俄。雅克萨之战,沙俄那几百人的成分是少量...

上当”这个词竟和当铺有关!清代扬州有个王家富商家族,经营多家当铺。一次,家族纨绔

清代扬州有个王家富商家族,经营多家当铺。一次,家族纨绔子弟故意高估老人玉佩价值,超值放款戏耍老人。这事传开后,百姓指责他们“在当铺里做荒唐事,让人白白得了好处,日后定会吃亏”,“上当”便成了受骗代名词。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