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呼吁民众捐款,替政府偿还美债美国财政部表示,呼吁民众向政府捐款,帮助美国政府偿还36万亿的美债,这是爱国的表现,民众应该为国家做的更多。这个名为“用捐款偿还美国国债”的项目其实早在1996年就设立了,但29年来总共只募集到6730万美元。要知道,美国国债每秒平均增加5.5万美元,过去29年的捐款加起来还不够支付20分钟产生的债务。有外媒记者实测发现,完成一次捐款需要1分20秒,而在这短短时间里,国债又多了440万美元。这操作,简直就像把比特币发往一个销毁地址,钱进去就没了踪影。财政部发言人倒是挺会说话,搬出肯尼迪的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试图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财长贝森特上个月还在国会打包票,称政府的税收和贸易政策能在未来十年降低联邦赤字。可现实是,美国政府6月的财政盈余主要靠暴增301%的关税收入撑起来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本质上是对美国消费者和国内投资者的变相征税,根本解决不了长期的财政问题。消息一出,美国民众的反应可谓五花八门。有网友调侃:“要不把白宫卖了抵债?”也有民众吐槽:“政府自己大手大脚花钱,却让我们买单,凭什么?”社交媒体上,“#捐款还债”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但大部分都是段子和讽刺。有个网友说得扎心:“我连自己的房贷都还不起,拿什么帮政府还36万亿美元?”专家们对此也是直言不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指出,关税战带来的税收激增只是短期效应,依托经济增长实现的税收增长才更健康。其实,美国历史上也有过民众捐款救国的例子。二战期间,美国发行战争债券,民众踊跃购买,为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1938年的“一碗饭运动”中,美国民众通过购买餐券、义演等方式为中国抗战募捐,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但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36万亿美元的债务规模远超以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大不如前。说白了,美国政府这波操作更像是一场政治秀。在国债屡创新高、两党博弈陷入僵局的背景下,呼吁民众捐款更多是为了转移矛盾,给财政赤字找个“遮羞布”。如今,美国国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全球经济。而财政部的这波迷之操作,不仅没能缓解危机,反而让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发酵。接下来,是继续上演“民众捐款还债”的闹剧,还是真正痛下决心进行财政改革,考验着美国政府的智慧和勇气。但有一点很清楚:靠薅普通民众的羊毛来填补债务窟窿,终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