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联合国伸手找中国要钱,中国记者质问美国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没想到联合国发言人听后,尴尬的说欠了28亿美元,直到如今都没还上!现场气氛瞬间凝固,联合国发言人犹豫片刻后坦言:“累计28亿美元,包括常规预算、维和费用和法庭摊款。”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美国作为联合国最大会费国,却成了最大的“老赖”。就在这节骨眼上联合国的财政状况亮起红灯。纽约总部因资金短缺关闭了一处员工入口,连日常运营都要精打细算。联合国的账本显示,美国承担着22%的常规预算和超过25%的维和经费。但截至2025年1月,仅常规预算就拖欠15亿美元,加上其他项目,总欠款相当于联合国全年预算的75%。更讽刺的是,美国近年军费每年超过7000亿美元,一架无人机造价就达1亿美元,却连联合国会费都不愿足额缴纳。这种反差让国际社会质疑:美国究竟是没钱,还是故意用财政手段要挟联合国?拖欠会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单方面要求将会费比例降到20%以下,并以“冻结预算”相威胁。此后几十年,美国多次以联合国“不听话”为由拒缴会费。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因联合国未授权军事行动,美国再度停止缴费。这种“顺我者交钱,逆我者赖账”的做法,让联合国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冲击。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国,近年来的贡献持续增加。2025年,中国的会费比例从15.254%提升至20.004%,每年需缴纳22.3亿美元,三年累计多交50亿人民币。相比之下,日本因经济停滞,会费比例从13.5%降至6.93%。这种调整反映出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但也让中国在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现实,美国拖欠的28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年会费的1.25倍。联合国的困境直接影响到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援助,2014年,刚果(金)的维和部队因资金不足,连冲突地区都无法有效控制,最终靠增援才解围。如今,联合国计划裁员6900人、削减20%预算,许多项目被迫缩水。秘书长古特雷斯无奈表示,过去七年的财政缺口已严重制约联合国履行职能。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批评声浪不断,俄罗斯官员指出,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不仅政治影响力受损,还留下6亿美元债务无人偿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也强调,美国的行为违背多边主义原则,最终伤害的是全球合作机制。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一边拖欠会费,一边要求联合国在中东、气候等问题上配合其政策,这种双重标准让不少国家摇头。面对压力,美国并非没有“还钱时刻”。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为换取联合国支持曾短暂还清欠款;2001年“9・11”事件后,为争取国际反恐合作,又补缴了部分费用。但这种“选择性缴费”模式,始终无法解决根本矛盾。如今,联合国80周年改革倡议正在推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优化会费分摊机制,避免单一国家用财政手段绑架国际组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增加会费的同时,始终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2023年,中国不仅足额缴纳会费,还通过南南合作等机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援助。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当联合国因缺钱关闭入口时,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全球治理需要的是担当,而不是霸权。截至2025年7月,联合国官网的“已缴清会费名单”上仍不见美国的名字。这个数字背后,是维和士兵的安危、难民儿童的口粮、气候变化的应对资金。国际社会不禁要问:美国何时才能明白,拖欠的不仅是会费,更是一个大国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