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船员

“海上幸福药素”服务品牌成效显现船员海上“求医问药”省钱又安心

为保障船员安全用药和健康管理,从去年起,舟山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卫健、医保、海洋经济发展等部门,将近年来运行成熟的“幸福药素”服务拓展到海上,通过“1+1+5”形式,即创新1个“渔民购药备案制”、建立1张“线上问药网络”...
从“两套材料”到“一次办结”“船员一件事”带来便捷新体验

从“两套材料”到“一次办结”“船员一件事”带来便捷新体验

“以前办船员适任证书与特培证书要准备两套材料,费事费力,有了船员一件事以后,一个窗口就能受理,真是太方便了!近日,船员孙先生在福州市水运中心窗口办理业务时,对“船员一件事”服务赞不绝口。原先需要6个工作日完成的...
2010年,11名海盗劫持俄罗斯油轮不成,被生擒。海盗头子叫嚣:“按照国际公约,

2010年,11名海盗劫持俄罗斯油轮不成,被生擒。海盗头子叫嚣:“按照国际公约,

2010年,11名海盗劫持俄罗斯油轮不成,被生擒。海盗头子叫嚣:“按照国际公约,你们没有资格审判我们。”俄罗斯军官听完没有生气,而是笑道:“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决定释放你们,并给你们一艘船!”2010年5月5日,亚丁湾海域,一艘俄罗斯油轮“莫斯科大学”号满载原油驶向中国,却被11名索马里海盗盯上。海盗们信心满满,打算劫船勒索赎金,没想到船员顽强抵抗,俄罗斯特种部队随后赶到,将他们一网打尽。被俘后,海盗头子嚣张喊话:“国际公约不许你们审判我们!”俄罗斯军官却淡定一笑:“没错,所以我们放了你们,还送你们一艘船。”2010年5月5日,亚丁湾风平浪静,一艘名叫“莫斯科大学”的俄罗斯油轮正在航行。这家伙是个大家伙,排水量10.6万吨,装着8.6万吨原油,价值5200万美元,从苏丹开往中国宁波。船上有23名俄罗斯船员,都是老手,知道这片海不太平。亚丁湾可是索马里海盗的老巢,近些年袭击事件多得吓人,商船路过都得提心吊胆。就在油轮行驶到索卡特拉群岛东边350海里时,麻烦来了。雷达上冒出三个小点,速度贼快。瞭望员一看,是三艘小艇,直奔油轮冲过来。船长尤里·图利科夫当机立断,全船进入战斗状态。船员们不慌不忙,准备迎敌。这11名索马里海盗不是新手,带了AK47、火箭筒,打算干票大的。他们知道,只要控制住船员,船东多半会掏赎金。这种买卖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索马里那地方穷得叮当响,海盗成了不少人的“职业”。船员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受过反海盗训练,经验丰富。面对逼近的小艇,他们先用高压水枪招呼,想把海盗冲远点。有人还扛出铁桶、木箱,准备近战肉搏。海盗一看这架势,傻眼了——他们习惯了商船投降,哪见过这么硬气的?海盗急了,开枪扫射,子弹打得甲板叮叮响。一家伙还扛出火箭筒,轰了一发,结果技术太烂,只炸了桅杆上的雷达,没伤到人。船长见势不妙,果断下令撤到安全室。这安全室是专门设计的,钢板加固,里面有水有粮还有通讯设备,跟个小堡垒似的。船员一进舱就锁门,海盗只能干瞪眼。海盗费了老劲登上船,发现一个人影都没有。他们猜船员躲起来了,就满船找,最后在船尾发现个锁死的舱门。里面传出声音,气得他们又是开枪又是撬门,可那钢板结实得要命,根本弄不开。他们还烧电缆,想用烟熏人出来,结果船员早有准备,堵住通风口,还用自制的燃烧瓶反击。这场拉锯战打了半天,海盗累得够呛,士气越来越低。船员呢?在安全室里稳如老狗,等着援兵。原来,袭击刚开始时,船长就发了求救信号给附近的俄罗斯军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这艘反潜驱逐舰接到消息后,马不停蹄赶过来。军舰一到,局势就变了。海盗已经折腾得没力气,俄罗斯特种部队却养精蓄锐。他们派登舰小组,配上快艇和直升机火力支援,悄悄摸上船。交火没几下,22分钟就搞定。一名海盗被击毙,剩下10个全被抓。船员一个没伤,完胜收场。战斗结束,问题来了:这帮海盗咋处理?按国际惯例,得送回索马里审判,可索马里乱成一锅粥,政府都没影儿,哪有能力管?俄罗斯自己审吧,又怕惹上外交麻烦。海盗头子还嚷嚷:“国际公约不让你们审判我们!”这话倒不假,可俄罗斯军官没跟他硬杠,反而笑眯眯地说:“对啊,所以我们放了你们,还给你们一艘船。”啥意思呢?俄罗斯把海盗的武器、导航设备全收了,扔给他们一艘小艇,配上三升油和一点水,然后挥手拜拜。这决定听着挺“仁慈”,但细想不简单。小艇在茫茫大海上,三升油能跑多远?没导航,连方向都找不到。这不是放生,是让他们自求多福。这帮海盗被放后,结局不难猜。小艇没多久就失联了,估计是油尽粮绝,漂着漂着就没了。俄罗斯国防部后来淡淡地说,他们“可能溺死了”,没证实也没否认。反正大海那么大,谁也找不到证据。这招够狠,既没脏了俄罗斯的手,又教训了海盗。比起审判的麻烦,这法子简单直接,还能吓唬其他想干这行的家伙。“莫斯科大学”号修了修,继续开往宁波。船员因为表现英勇得了表彰,船长尤里还拿了个“俄罗斯联邦英雄”的称号。这事儿也让国际社会更重视亚丁湾的安全问题。各国海军加大巡逻,可海盗这毛病根儿在索马里——战乱、贫困不解决,海盗就不会绝迹。
“不能随意判他们死刑!1996年,6名中国船员因杀害7名韩国人被判死刑,没想到

“不能随意判他们死刑!1996年,6名中国船员因杀害7名韩国人被判死刑,没想到

1996年,6名中国船员因杀害7名韩国人被判死刑,没想到,韩国总统文在寅,却顶着“中国人走狗”的骂名,出面为他们辩护!1996年夏天,釜山港外的水天一线还未泛起波澜,一艘名为“佩斯卡玛号”的217吨远洋渔船却在茫茫大海上,...
1996年,佩斯卡玛号渔船,一名韩国船长刚踏进操舵室,就被6名中国船员持刀偷袭。

1996年,佩斯卡玛号渔船,一名韩国船长刚踏进操舵室,就被6名中国船员持刀偷袭。

1996年,佩斯卡玛号渔船,一名韩国船长刚踏进操舵室,就被6名中国船员持刀偷袭。韩国船长连反抗都来不及,就被乱刀捅死。处理完尸体,有人担忧道:“船上还有7个韩国人,怎么办?”领头的中国船员语气冰冷:“全杀了!”这件事的缘起还要从全在千说起,他是朝鲜族人,老实本分甚至在家连重话都不曾说过,谁能想到这场大屠杀正是他带头的。那天,他听说在韩国捕鱼能赚到不少钱,想想一家老小,全在千咬牙决定背井离乡来到韩国打工,到了那里,他也见到了与他同族的其余五个人。他们所在的渔船上有一个叫做姜仁浩的甲板长,是个十分歹毒的人。全在千等中国船员在来之前几乎都没有接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自然难以适应,这是人之常情,却遭到了姜仁浩非人般的羞辱和折磨。“你的孩子怕不是从母狗的肛门中出来的吧,哈哈哈。”这样的羞辱相信没人能受得了,但是那个船员忍下来了,因为这里的工资高,只有自己忍气吞声才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全在千是所有中国船员当中唯一很有文化的,也有些经验,一直小心谨慎没有出错,即便如此,他也逃不过这样的折磨。姜仁浩在渔船上以羞辱他人为乐,不仅是他们,还有一些印尼船员同样是这样,被他非打即骂的折磨着。姜仁浩看到全在千工作认真,但还是想办法将他叫到自己面前,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理由竟然是嫌全在千来到太慢了,全在千只能躬身道歉,一边慌乱的擦着自己的鼻血,姜仁浩没有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依旧气焰嚣张的打骂......随着事情愈演愈烈,所有人心中都压抑着一股难言的怒火,只是大家为了赚钱都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味的祈祷航行赶快结束。在这样无休止的打骂中,众人决定通过仅有的那个对他们友好的韩国船员向上面报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船长也是有前科的。因为船长的纵容,中国船员的日子十分煎熬,姜仁浩甚至开始动用各种捕鱼工具敲打船员的脑袋,动作十分狠厉,甚至让人跪下乖乖被他打,船员那一刻再也受不了了,他们开始举刀反抗。剑拔弩张之际,全在千出来劝和,他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事情闹大对谁都没好处,这件事没有就此平息。就这样,他们坚决要辞职,于是船长表面上妥协让他们签字,谁知道,背面竟然是是一份认罪书,内容是承认他们对船长存在暴行。船长扬言要让他们坐牢,还是自费的除此之外还要交保证金,这下,他们是真的气急了,开始坐在一起抱怨,后面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开始决定鱼死网破。那天晚上,他们大开杀戒,用切鱼的大刀,将所有曾经欺负过他们的人都杀死,连那些曾出言嘲讽的人在内,韩国人唯一活下来的便是那个对他们友好的。死的人中还有一名中国人以及三名印尼人,这些人全被扔到海里,不见踪影,随后那唯一的韩国船员开着船往日本驶去,然而不识方向的中国船员们并不知道,就这样,他们被日本警方抓走。韩国人愤怒的要求处死凶手,而文在寅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的努力下,救下了除全在千外的其余人免受死刑,而全在千也最后也改判无期,如今他们依旧在韩国监狱内。参考资料:凤凰网《文在寅曾为之辩护:中韩远洋渔轮仇杀事件》

拖欠7船员工资,公司却要卖船舶!海口海事法院为船员追回57万余元

本报讯近日,海口海事法院积极开展“零欠薪”专项行动,通过先行调解机制,成功化解涉薪资拖欠船员劳务合同系列纠纷,为7名船员追回欠薪及补偿金共计57万余元。三年多来,某船务公司始终以经营不善为由,拖欠支付符某、陈某等7...
锚地播球赛暖了船员心

锚地播球赛暖了船员心

7月以来淮安船闸下游水位持续走低,待闸船员增多,加上天气炎热,给船员带来不便,为优化船员服务,淮安航务中心组织志愿者上航,宣传安全过闸知识,并通过播放苏超等方式,让船员待闸之余,放松心情,缓解待闸压力。
航母上为什么要养猫?是为了抓老鼠?那你就错了,现在航母上的猫可不是为了抓老鼠,而

航母上为什么要养猫?是为了抓老鼠?那你就错了,现在航母上的猫可不是为了抓老鼠,而

航母上为什么要养猫?是为了抓老鼠?那你就错了,现在航母上的猫可不是为了抓老鼠,而是另有一项无可替代的用途。早年间,船上养猫确实是为了对付老鼠。古埃及人最早把猫带上船,那时候船是木头的,老鼠到处啃咬粮食、绳索,还带病菌,搞得船员健康出问题。猫天生会猎鼠,爪子利索,动作快,一抓一个准。维京时代,北欧水手也带猫出海,猫帮他们守住补给,避免鼠疫传播。黑死病那会儿,船上老鼠就是罪魁祸首,猫成了救星。探索时代,哥伦布他们航海时,猫跟着去了新大陆,帮着控制鼠害。猫适应力强,不管船摇晃多厉害,都能稳住身形,成了水手们的固定伙伴。英国皇家海军从17世纪起就把猫列为船上必需品,每艘船配几只,军官还给猫发津贴买吃的。猫不光干活,还让船员觉得有点家的味道,长途航行不那么孤单。历史资料显示,猫在船上地位高,有的船长亲自照顾猫,避免猫掉海里。猫也迷信多,水手觉得猫尾巴动静能预报风暴,其实是猫对气压敏感。船上猫传统延续到二战,那时猫在军舰上还是主力,帮着保粮食安全。美国海军档案里提到,猫在船上杀了无数老鼠,减少了补给损失。猫的猎鼠本领直接影响船只作战能力,要是老鼠毁了电线或食物,任务就泡汤了。猫的存在让船员安心干活,不用担心后院起火。转到现代,航母材质变了,全是钢铁,高科技密封,卫生管理严格,老鼠问题基本没了。鼠害少,为什么还养猫?关键在于心理层面。航母上几千人关在铁盒子里,几个月见不着陆地,天天面对海水和机器噪音,压力大得慌。研究显示,跟动物互动能降血压、减焦虑,猫正好派上用场。猫在甲板闲逛,船员摸摸毛,就能放松点。维基百科上说,猫提供陪伴感和安全感,让水手觉得不那么漂泊。美国海军历史杂志提到,猫是士气助推器,长途任务中,猫是唯一能抱的活物。现代军事心理学强调,动物疗法对士兵心理健康有帮助,猫简单有效。猫不需要特殊训练,就靠存在感安慰人。海军档案显示,二战时猫不光抓鼠,还帮士兵缓解孤独。皇家海军1975年禁猫,理由是卫生,但私人船上猫还多。现代航母上猫少见,但传统影响深。猫的心理作用无可替代,高科技设备再牛,也给不了那种温暖。船员反馈,看猫玩耍,就觉得团队更融洽。猫还促进船员交流,大家轮流照顾猫,拉近距离。相比养猫的成本,带来的益处大多了,资源消耗小,管理简单。各国海军都认可这点,美国海军虽没明文规定,但许多船上猫是事实存在。猫成了军舰文化一部分,象征人文关怀。说起舰猫传奇,得提西蒙这只猫。1947年左右,西蒙出生在香港码头区,瘦巴巴的,四处找吃的。1948年,英国皇家海军阿梅西斯特号军舰停港,一名水兵乔治·希金博特姆捡到它,偷偷带上船。西蒙适应快,在船舱转悠,抓老鼠本领高强。船员给它取名,喂剩饭,它很快就胖了。1948到1949年初,西蒙巡逻时,爪子刨鼠窝,牙齿咬断老鼠脖子,帮船清了不少鼠害。舰长伊恩·格里菲思喜欢它,常让它在指挥室歇着。后来舰长换成伯纳德·斯金纳,西蒙继续干活。维基百科记载,西蒙在船上地位稳,保护了粮食和缆绳。1949年4月,阿梅西斯特号进长江,遭炮击,西蒙脸和腿受伤,血流不止。船员抬它去医务室,医生拔出四块弹片,清洗伤口。西蒙几天后爬起来,继续抓鼠。船困147天,食物短缺,西蒙守住补给。它还杀了一只大老鼠,船员叫它“毛泽东”。西蒙的坚持让船员看到希望。国家地理杂志提到,西蒙不光实用,还提振士气。猫在困境中表现,让人觉得有伴。西蒙的故事传开,成了舰猫代表。舰猫不止西蒙一个,还有不沉的萨姆。二战时,萨姆先在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上,1941年5月船沉,它漂到英国驱逐舰哥萨克号。水手捞起它,继续服役。10月哥萨克号沉,萨姆又上英国航母皇家方舟号。11月皇家方舟号也沉,萨姆三度幸存,转去直布罗陀岸上抓鼠。它的经历成传奇,海军历史里常提,象征韧性。另一只蒂德尔斯,生在皇家海军阿尔戈斯号航母上,后来转到胜利号,航行3万多英里,常在绞盘玩铃绳。海军档案说,蒂德尔斯是航母猫典型,帮抓鼠,还陪飞行员放松。波莉猫二战服役,得三枚绶带四颗战斗星。马修·弗林德斯探险时带猫特里姆,绕澳洲一圈。猫在航母上角色从猎鼠转到心理支持。现代研究证明,猫互动减压力,海军重视这点。猫的存在让冷冰冰的军舰有点人情味。船员说,猫是情感寄托,帮他们扛过孤独。猫传统虽变,但本质没改,始终是船员伙伴。西蒙事件后,阿梅西斯特号7月底突围,回航途中西蒙还抓鼠,但伤势重。回英国,西蒙出名,报纸报道,民众寄礼物。1949年8月,它获迪金勋章,这是动物最高荣誉,还得蓝十字勋章和战役勋章,授“能干水手猫”衔。仪式上,西蒙被抱上台,勋章挂脖子,人群鼓掌。上万信件来,水兵斯图尔特·赫特处理,回信感谢。每停港,西蒙受礼遇,普利茅斯登陆有欢迎会。
1994年5月,一艘潜水艇突发故障,23名船员被困海底,氧气即将耗尽。就在这紧急

1994年5月,一艘潜水艇突发故障,23名船员被困海底,氧气即将耗尽。就在这紧急

1994年5月,一艘潜水艇突发故障,23名船员被困海底,氧气即将耗尽。就在这紧急关头,船员在炮手贝利的指挥下,一个个走进发射装置,像鱼雷一样被发射出去。贝利这人出生在密苏里州乡下,从小就爱鼓捣机械,帮老爸修农机啥的,...
航母上为什么要养猫?是为了抓老鼠?那你就错了,现在航母上的猫可不是为了抓老鼠,而

航母上为什么要养猫?是为了抓老鼠?那你就错了,现在航母上的猫可不是为了抓老鼠,而

航母上为什么要养猫?是为了抓老鼠?那你就错了,现在航母上的猫可不是为了抓老鼠,而是另有一项无可替代的用途。这项特殊的用途,直接触及了船上数千名船员内心最深处的需求——精神层面的慰藉。美国海军曾经做过统计,发现在航母上服役的人员中,大约有两成的人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挑战。这个数字背后,是几千人长期挤在同一个封闭空间里的现实,他们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要忍受与家人朋友长期分离所带来的孤独感。更深层次的压力,来自于航母本身的战略属性。作为一座时刻处于战备状态的“移动军事基地”,它在广阔的大洋上随时可能成为潜在的攻击目标。这种挥之不去的、无法预测的威胁感,像一块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上,无形之中加剧了他们的焦虑与不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看似与军事环境格格不入的小动物,却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这些特殊的“船员”——舰猫,就这样应运而生,它们的存在,为这座高度紧张的钢铁堡垒注入了一丝生命的气息和家庭般的温暖。舰上的猫大多不是什么名贵品种,而是船员们在靠岸时从港口或基地附近“收养”回来的流浪猫。这些小生命被带上舰船,不仅是出于同情,更是一种双向的情感需求。猫咪找到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家,而船员们则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和寄托情感的对象,这些猫通常会成为全舰官兵共同宠爱的吉祥物。它们在船上指定的活动区域内自由地穿梭,用它们慵懒的身姿和无声的陪伴,抚慰着一颗颗因长期紧绷而疲惫的心。在一座充满冰冷机械和严格规程的舰船上,一只猫的存在显得尤为珍贵,它代表了一种“正常感”,一种与舰外那个和平安宁世界的微妙联系。当船员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回到生活区,能看到一只猫在角落里打盹或者悠闲地散步,这种场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疗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舰船的设计和材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鼠患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猫作为“捕鼠官”的原始职能逐渐淡化。但它们作为“精神慰藉者”的角色却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海军部队开始更加正式地探索利用动物来缓解船员心理压力的可能性。他们启动了试点项目,不再是偷偷摸摸地“收养”流浪猫,而是有计划地将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犬”部署到军舰上。这些经过专门训练的狗狗,性格温顺稳定,能够敏锐地感知人类的情绪,当船员感到焦虑或沮丧时,它们会主动上前提供安慰。这一项目的出现,标志着军方高层对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正视,以及对动物辅助疗法价值的认可。这些毛茸茸的伙伴,成为了船员们在漫长航行中的“活体解压器”,它们的存在被证明能有效降低压力水平,改善整个舰船的生活氛围。这些毛茸茸的“船员”用它们独特的方式,在冰冷的钢铁世界里,搭建起一座通往温暖与安宁的心灵桥梁,帮助那些在海上为国效力的人们,更好地应对孤独、压力和恐惧。信源:俄海军莫斯科号上的萌喵——海外网百度百科——西蒙唯一获得迪肯勋章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