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金日成

1954年,金日成派人送来24箱苹果给毛主席,主席收到后让拿给警卫团享用,然而当

1954年,金日成派人送来24箱苹果给毛主席,主席收到后让拿给警卫团享用,然而当

1954年,金日成派人送来24箱苹果给毛主席,主席收到后让拿给警卫团享用,然而当大家打开箱子一看几乎全都愣住了,根本没人敢下手,因为每个苹果上都印着五个大字……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金日成对中国的帮助铭记于心,为了感谢毛主席的鼎力相助,金日成专门筹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时间刚好是春节前夕,毛主席在杭州出差,礼物也被千里迢迢送到了杭州。其实毛主席对各国领导人、知名人士等人送来的礼物一视同仁,都会直接交公,让国家有关部门来处理。金日成送来的礼物有些不一样,其中一样东西,金日成特别叮嘱过,一定要交给毛主席本人,那是朝鲜特别给毛主席的感谢。负责礼品的工作人员,就将这份特别的礼物,送到了毛主席那里处理。经手的人看到礼物的名目,都笑着说,这是金日成给毛主席的当地特产。这份让大家会心一笑的礼物,是24箱苹果。大家都想着,这份礼物虽然算不上贵重,但是包含的心意很深,所以金日成才会坚持要送给毛主席。当24箱苹果长途跋涉来到杭州,按照惯例,工作人员只会把礼单交给毛主席过目,礼物的实物不会送到毛主席眼前。“主席,这24箱苹果是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特别送给您的,要不要让警卫去搬过来。”毛主席笑着摇了摇头,他一个人可吃不了这么多苹果,新鲜水果又没法长期保存,毛主席想了想,告诉卫士长,就地送给警卫部队吧。“快过年了,大家跟着我出差辛苦,就分给大家一起吃吧,就当是替我吃了。”卫士长李银桥感谢了毛主席的赠予,带着警卫,把24箱苹果都送到了警卫部队,召集大伙一起分苹果。战士们都很高兴,迫不及待打开箱子,想要尝一尝朝鲜的苹果是什么风味。大家七手八脚的打开纸箱后,却愣在原地,连苹果都不敢碰。“这……这苹果怎么能吃啊……”李银桥上前一看,也傻眼了,眼前的苹果不是一般的苹果,可是特殊的地方不在于品种或者味道,而是苹果上印的字。箱子里的苹果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每个苹果上都印着五个小字:“毛主席万岁”。李银桥是卫士长,因此别人不敢动,他却尽职尽责的拿起苹果检查了一下。那些字不是包装时现写上去的,而是培育苹果的时候,用特殊方法写在苹果上,经过长时间阳光照射,字迹早就跟苹果融为一体,等到苹果长大成熟后,擦也擦不掉。金日成准备这份礼物一定花费了不少心思,送给毛主席的只有24箱,可是这些长得整齐匀称的苹果,估计是从整片果园中挑出来的。这些字又是随着苹果一起长得,因此金日成一定是命令果农把所有苹果都刻上了字。“要不还是送回去保存吧,别把苹果给弄坏了。”李银桥左思右想,警卫部队不好处理这些苹果,还是将情况告诉毛主席之后,再看怎么办。毛主席一听苹果上有字,还是对自己的称颂,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毛主席最不喜欢听这些歌功颂德口号。“这字不现实,哪有人能活到一万岁的,还是叫警卫战士们给吃掉吧,就当是给大家春节讨个好彩头。”李银桥笑着应了,24箱苹果,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警卫部队,分发给警卫一中队的战士们。“这是毛主席送给大家的,让大家过个好年!”战士们忍不住笑了起来,既然毛主席都同意了,大家没有了顾虑,放心品尝起美味的苹果。毛主席虽然不喜欢苹果上的刻字,可是对金日成送来苹果的初衷,想必很是感慨。三年抗美援朝艰苦卓绝,志愿军战士们牺牲了那么多,才促成了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是毛主席在最艰难时刻做出的困难决定,当听到抗美援朝结束的那一刻,毛主席也松了一口气。中国人不仅打赢了抗美援朝,还向世界展示出了自己的顽强意志,再也无人敢小瞧中国。从这时候开始,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提升,毛主席的国际声望也逐渐提高,很多人慕名来拜访。参考资料:朝鲜战争后金日成赠送了24箱苹果-文汇网2019-07-09
1952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抓获了一名间谍,搜身时,志愿军战士在间谍胸前一摸,

1952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抓获了一名间谍,搜身时,志愿军战士在间谍胸前一摸,

1952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抓获了一名间谍,搜身时,志愿军战士在间谍胸前一摸,脸色大变,不禁失声大叫:“他胸前有东西在动。”这年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情报部门负责人丁公量接到前线急报,说逮住个形迹可疑的奸细。这人身手挺灵活,趁着夜色想往我军阵地里钻,结果被巡逻的战士按在战壕边上。几个新兵蛋子把人押到指挥所的时候,丁公量正趴在油灯底下研究地图,听说逮着活口了,赶紧撂下铅笔就往外走。那奸细被反绑着胳膊,身上穿着老百姓的粗布衣裳,可脚上那双美式军靴露了馅。丁公量绕着人转了两圈,发现这主儿眼神总往胸口瞟。他冲旁边的小战士使个眼色,那战士伸手往人怀里一摸,突然像被火烫了似的缩回来,嘴里直嚷嚷:"丁部长,他怀里有活物!"丁公量掏出配枪顶住奸细脑门,左手往人棉袄里一探,揪出只灰不溜秋的鸽子来。这鸽子脚脖子上还拴着个小铜管,拧开里头是张米粒大的纸条。要说这丁公量可是老情报员出身,当年在上海滩跟日本特务周旋的时候,什么花招没见过?他瞅着鸽子腿上那圈美国军用编号,心里头跟明镜似的,这是碰上硬茬了。后半夜的审讯室里,油灯芯子噼啪炸了两下。丁公量也不着急,慢悠悠把鸽子笼子往桌上一搁,掏出把炒黄豆喂鸟玩。那奸细盯着扑棱翅膀的鸽子,脑门上的汗珠子顺着下巴颏往下淌。天刚擦亮的时候,这主儿到底没扛住,把美军要在元山港搞登陆作战的老底给撂了。要说美国人这招够阴的,想趁着涨潮把陆战师送上岸,跟东线的第八集团军来个前后夹击。丁公量捏着审讯记录直嘬牙花子,这情报要是真的,咱三十八军的兄弟可要吃大亏。他蹲在指挥所抽了半包烟,最后把烟屁股往地上一摔,扭头吩咐文书:"把鸽子喂饱了,原样放回去。"放鸽子这事儿可有讲究,丁公量找着军里写字最秀气的文书,照着美军密码本仿了份假命令,说元山港守备森严让改道去黄草岭。那鸽子扑棱棱往南飞的时候,老丁背着手站在山头上直乐:"等着瞧吧,够麦克阿瑟喝一壶的。"果然不出所料,三天后美军舰队真就改了道。黄草岭那地界三面环山,活像个大口袋。咱们早埋伏好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响,海面上飘的都是救生圈。这场仗打完,连司令都拍着丁公量的肩膀夸:"你这鸽子换大炮的买卖,值当!"打这以后,丁公量在情报口算是出了名。他手底下那帮侦察兵整天神出鬼没的,今天在敌人电话线上搭个窃听器,明儿往美军驻地撒传单。最绝的是有回把假电报发到美军指挥部,愣是让两个王牌师在山沟里兜了三天圈子。转过年来开春,丁公量又截获份加密电报。破译组的小伙子熬了俩通宵,发现敌人要在临津江搞空降。这回老丁没急着动手,先派人把江边的芦苇荡全浇上汽油,又在河滩上插满削尖的竹签子。等运输机嗡嗡嗡飞过来,地面突然腾起三发红色信号弹,那是给高射炮群指路的记号。那天江面上飘的降落伞比柳絮还密,美军的空降兵还没落地就折了大半。侥幸落地的刚割断伞绳,脚底下呼啦蹿起两丈高的火苗子。这场火烧连营的戏码,后来被写进西点军校的教材当反面典型。仗打到这个份上,丁公量的名声算是传开了。连金日成将军都派人送来面锦旗,上头绣着"千里眼顺风耳"六个大字。不过老丁自己倒挺淡定,照旧天天揣着笔记本在前线转悠。他说搞情报就像老中医号脉,得把准敌人的七寸才能见真章。要说这情报战最讲究个虚实结合,丁公量经常让部队后撤个三五里地,故意留些破铜烂铁在阵地上。等美军的侦察机拍完照,夜里头再悄摸把队伍拉回来。一来二去的,把美国人的炮弹消耗量硬是拖上去三成。有回后勤部长跟他急眼,说老丁你成天造假阵地,咱麻袋包都不够用了。丁公量叼着烟卷直乐:"明天让炊事班蒸两百个馒头,搁太阳底下晒成石头蛋子,保准比沙包还顶用。"你还别说,这招后来真被兄弟部队学去了,气得美军指挥官在回忆录里写:"中国人连面粉都能当武器使。"打到1953年停战谈判那会儿,丁公量已经升了情报处长。签字那天,他蹲在板门店外头的山坡上,举着望远镜看双方代表扯皮。底下人问他看啥这么入神,他指着美军帐篷说:"瞅见没?那帮孙子后腰上都别着手枪呢,这是憋着要耍赖啊。"果然第二天谈判就谈崩了。后来部队回国评功,要给丁公量报个特等功。他死活不干,非说功劳是大家伙的。最后实在拗不过,领了个集体一等功的奖状。那张奖状现在还在军事博物馆里挂着,玻璃柜上头还摆着个铜制的鸽子模型,就是当年那只立了大功的信鸽。
抗美援朝我国出兵297万,消耗军费100亿,那朝鲜给过中国哪些支援。近代以来,我

抗美援朝我国出兵297万,消耗军费100亿,那朝鲜给过中国哪些支援。近代以来,我

抗美援朝我国出兵297万,消耗军费100亿,那朝鲜给过中国哪些支援。近代以来,我国对朝鲜可谓是尽心尽力,光是一个抗美援朝就耗费了我们的百亿军费,那么,朝鲜对我们施加过哪些支援呢?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陷入了国共内战。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成立,共产党在东北打得艰难。朝鲜那边呢,刚从日本手里解放出来,金日成领导的政权站稳脚跟后,没忘了帮中国一把。1946到1949年这几年,朝鲜给中共提供了不少实打实的支援。首先是物资。东北野战军那会儿缺枪少弹,朝鲜就从自己手里挤出武器送过来。据史料统计,朝鲜支援了至少几千支步枪和几万发子弹,还包括一些轻机枪和手榴弹。别看数量不算特别大,但那时候咱们部队啥都缺,这些武器可是雪中送炭。而且,朝鲜还送过粮食和药品,帮东北的部队熬过了最苦的日子。再一个是铁路运输。1947年,国民党在东北反攻,中共部队被迫撤退。朝鲜直接开放了中朝边境的铁路线,让咱的部队和物资能安全转移到朝鲜境内,再绕回来反击。这招儿听着简单,但那时候朝鲜自己也穷得叮当响,能把铁路让出来,真不容易。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但日子不好过。国民党残部还在西南捣乱,美国又开始在朝鲜半岛搞事儿。朝鲜那时候已经正式建国,金日成忙着稳住国内,可也没忘了中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中朝高层就一直保持联系,商量怎么应对美国和南韩的威胁。朝鲜这边还主动分享情报,比如美军的动向和南韩的部署,帮中国提前做了准备。更关键的是,朝鲜在战争初期还支援了中国一些人力。1950年6月朝鲜战争刚打响时,有不少在中国的朝鲜族志愿军回国参战,顺带着把中国的抗战经验带了过去。这些人里,有些是解放战争的老兵,战斗力不差。后来中国出兵抗美援朝,这些经验也反过来帮了咱自己。1950年10月,中国正式出兵抗美援朝,297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军费花了100亿。这仗打得苦,但朝鲜也没闲着。别以为朝鲜光等着中国救命,他们在后方也干了不少事儿。首先是后勤保障。朝鲜老百姓和政府把能拿出来的物资都拿出来了,粮食、衣服、甚至是担架队,能帮多少帮多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后勤线拉得很长,朝鲜这边硬是组织了上万民工帮着运物资、修工事。有一组数据说,朝鲜动员了至少20万人次参与后勤支援,这数字听着就让人感动。其次是情报和向导。朝鲜的地形复杂,志愿军初来乍到不熟路。朝鲜当地人就当向导,带着部队走小路、绕敌军,还提供美军的情报。比如1951年的几次战役,志愿军能打得那么顺,朝鲜的情报和向导功不可没。还有个事儿,朝鲜在国内还帮中国稳住了东北边境。抗美援朝期间,美国和南韩老想从东北渗透进来,朝鲜派兵守住边境线,减轻了中国的压力。这活儿不显眼,但真挺重要。抗美援朝之后,中朝关系一度特别铁。1953年战争结束后,中国继续帮朝鲜重建,送设备、派专家,朝鲜也感恩戴德。可到了60年代,中苏关系闹掰,朝鲜夹在中间开始摇摆。加上后来中国改革开放,朝鲜走自己的路,两国关系慢慢没那么热乎了。不过,历史上的那些支援和互助,是抹不掉的。说白了,中朝这对兄弟,打过架、吵过嘴,但关键时候还是互相拉了一把。抗美援朝咱们花了100亿,297万志愿军上了战场,可朝鲜早年给的支援,也不是白给的。咱不能光算经济账,这里面还有人情账。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个输家,其中一个国家比老美输得还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朝鲜战争说是20世纪决定世界格局的冲突也不为过,遥想1950年,麦克阿瑟带着美军,飞机开路、坦克压阵,信心爆棚地要统一朝鲜半岛。结果呢?志愿军入朝第一仗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长津湖战役,零下三十多度的冰天雪地,志愿军穿着单衣,硬生生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打得抱头鼠窜,连撤退都得丢下重装备。上甘岭战役更狠,美军扔了几十万发炮弹,志愿军阵地愣是没塌,最后美军只能灰溜溜退回三八线。这仗打得美国颜面扫地,基辛格一针见血的表示:“一个超级大国被‘实力较弱’的中国打得一蹶不振。”麦克阿瑟还放过豪言,要把中国轰回石器时代,可现实是,他自己被志愿军打得连圣诞节都没过好,直接卷铺盖走人。美国想当“世界警察”,结果在朝鲜半岛摔了个大跟头,国际威信狠狠挨了一刀。有人说美国没全输,毕竟在东亚站稳了脚跟,签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还把日本变成了兵工厂。听着挺美,可这点“副产品”跟他们的野心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美国原本的目标是吞并整个朝鲜半岛,把冷战前线推到中国东北,结果非但没成功,还让中国成了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军事上吃了败仗,战略上也没占到多大便宜,说美国输惨了,真的一点不夸张。另外一个最大的输家,就是我们曾经的“老大哥”苏联了,苏联在朝鲜战争里更是惨不忍睹。当时斯大林本想当个幕后老板,支持金日成统一半岛,自己坐着数钱。可美军登陆仁川后,朝鲜人民军崩得稀里哗啦,斯大林急了,赶紧忽悠中国出兵,还打包票说会给空中支援。结果志愿军上了战场,苏联空军愣是在鸭绿江边看热闹,找借口就是不帮忙,战后还腆着脸逼中国还军火债,二手坦克刷层漆就敢要高价。苏联这波操作不仅没捞到好处,还把中国这个盟友彻底得罪了,中苏关系恶化,后来珍宝岛冲突一打,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彻底歇菜。更别提战争耗空了资源,国内经济一团糟,东欧国家一看苏联靠不住,离心离德的心思越来越重,基辛格说苏联是最大输家,真是一点不假,本想坐收渔翁之利,结果差点输得底裤都没剩。反观中国这边,绝对是逆袭的教科书,当时新中国刚成立,国内还一穷二白,可毛主席拍板出兵,志愿军硬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了三八线。长津湖、上甘岭,这些战役打得惊天动地,美国人从此知道,中国不是好惹的。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暴涨,苏联送来156个工业项目,工业化直接快进二十年,还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带头大哥。这场仗,中国不仅保住了东北边境,还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机会,联合国席位恢复,亚非拉国家投赞成票,哪来的底气?还不是朝鲜战争打出来的。美国想把战火烧到中国门口,结果被中国一拳打回去,灰头土脸,说中国是赢家,真是实至名归。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抗美援朝时发生一件怪事,当时志愿军总参谋部收到一封匪夷所思的战报,政治部主任杜平

抗美援朝时发生一件怪事,当时志愿军总参谋部收到一封匪夷所思的战报,政治部主任杜平

抗美援朝时发生一件怪事,当时志愿军总参谋部收到一封匪夷所思的战报,政治部主任杜平看完后怒不可遏的说道:“我打了一辈子仗,也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打回去重审!”而这封战报上写着“一个新兵蛋子,孤身一人坚守两个阵地,打退了敌人40多次的冲锋,共歼灭了敌军283人!”这人是谁?要说胡修道这新兵蛋子,头天上战场时连手榴弹拉环都不会拽。1952年11月的上甘岭,597.9高地上的土都被炸成了黑芝麻糊,他守着3号阵地,裤腰带上别着二十多个手榴弹。美国兵像蝗虫似的往上涌,这小子把战友的帽子往战壕边一摆,自个儿在三号、十号阵地间蹿得比野兔子还快。最绝的是他玩的心理战。有回美军冲上来,他抄起爆破筒当金箍棒耍,嘴里嗷嗷喊着“喀秋莎来了”,吓得美国大兵扭头就跑。其实远处就两辆被炸烂的卡车,愣是被他演成了千军万马。美国记者肯德拉举着望远镜直揉眼睛:“这中国兵会分身术?怎么每个阵地都有他!”杜平主任炸毛不是没道理。那会儿战场统计比菜市场称白菜还糙,经常有把炸塌的防空洞算成歼敌数的。但这次十几个老兵油子拎着煤油灯,在阵地上数了三宿——283具尸体,连被手榴弹炸成筛子的美军指挥官兜里的全家福都翻出来了。老将军看着报告直嘬牙花子:“龟儿子,比我当年夜袭阳明堡还狠!”这事儿透着股黑色幽默。上甘岭的土里一半是弹片,一半是掺着人血的焦土。胡修道啃着冻成石头的土豆,愣是把美军王牌部队玩得团团转。他发明的“帽子阵”后来成了标准战术,连彭老总都夸:“这小子该去文工团,比赵子龙还会唱空城计!”但别光看数字漂亮。胡修道战后三十年不敢吃爆米花——手榴弹在耳边炸响的后遗症。当年给他授勋的金日成不知道,这个“一级战斗英雄”领完奖躲厕所吐了半小时,战友找到他时,他正攥着勋章哆嗦:“283个,每个都有爹娘啊......”如今再看这战绩,倒像面照妖镜。照见战争机器的荒诞——新兵蛋子胡修道守住了高地,美军战报却写着“顺利占领目标”;照见英雄背后的代价——他活着走下上甘岭,却把半条魂留在了283个编号的墓碑里。要我说啊,真正的战争奇迹不是杀敌数,是人在炼狱里还能攥住那点人性的光。